人大代表建言孔子學院更名
【文匯網訊】(記者 王曉雪、凱雷 兩會報道)目前,中國的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有510多所,全國人大常委、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慎明認為,在條件成熟時可考慮把「孔子學院」改稱為「中華文化學院」,並應承載漢語言和漢文化、中華烹飪文化、中醫藥文化、中華太極拳文化、中國茶文化與中國書畫文化六方面內容。
李慎明解釋稱,這裡所說的漢語言和漢文化,是包括了中國56個民族相關語言和文化的泛稱。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漢語言文化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和各國人民的重視,成為世界各種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孔子學院已主要承擔了這一功能,這一功能似應繼續加強。
而目前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正在增強,這也是中國烹飪文化走出去的大好時機。在中醫藥文化方面,李慎明表示,孔子學院也在這方面做過一些嘗試,但除了倫敦中醫孔子學院有一點中醫、針灸學位課程外,各孔子學院開展的與中醫相關的課程與活動主要集中在養生保健方面, 與診斷和治療無關,偶有涉及,也多為理論介紹或研討,少有診療實踐。
「在海外推廣中醫藥可先從針灸、推拿等有著直觀療效的項目做起。創造條件後,再增加其它項目。」 李慎明指出,天士力的「丹參滴丸」明年有望在美國藥店上架,有可能由此進一步帶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目前,太極拳已傳播到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億多愛好習練者。李慎明說,據說這是當今世界上參與人數最多的健身及武術運動。把太極拳納入孔子學院的學習內容,有著重要意義。
李慎明表示,各個孔子學院可因國、因地制宜,選擇相關的教學內容。
此外,建議條件成熟時,還可考慮把「孔子學院」改稱為「中華文化學院」。他解釋稱,因為中國有諸子百家,孔子僅是其中突出一家。且諸子百家僅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但卻不是中華文化的全部。中華文化以孔子命名,遠未概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西方一些國家還以孔子有著較為強烈的意識形態色彩這一借口而加以抵制。而「中華文化學院」不僅囊括了中華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的全部,而且還有利於淡化國際上的一些誤解。
更需內部整合、民間發動、國外聯動聯合
就此問題,曾任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波士頓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的劉成運副教授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現在孔子學院中國文化走出去更需要的是內部整合、民間發動、國外聯動聯合。
劉成運說,中國文化走出去是大勢所趨,是中國經濟發展水平達到一定程度的自然選擇,也是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不論官方還是民間,均有很好的例子。僅在春節期間,「歡樂春節」「四海同春」等中宣部文化部的品牌活動,孔子學院總部的「三巡演出」和各個孔子學院的慶祝活動,各省市、高校選派的文藝演出,國外當地中文學校的春節晚會,加上其他海外華人團體的各種慶祝活動,還有國內各種民間團體令人應接不暇,雖對中國文化走出的廣度大有裨益,但有時候難免造成有的地方演出繁多,有的地方沒有聲響,有的收費,有的免費,缺少統籌和協調。
綜合看,官方組織的文化走出去活動需要整合,凝成合力,打造經典;民間自發的文化走出去活動需要廣泛發動,相互協調,根據當地需要開展活動。同時,隨著中國的崛起,國外中文教育機構、中國研究機構如雨後春筍,僅在美國新英格蘭地區,不僅有哈佛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等成立數十上百年的老牌中文教學和中國研究機構,大量中學甚至小學都開設了中文選修課程,有的學校甚至把中文作為第二外語納入課程體系,如果再算上海外華人的中文學校,就構成了一個龐大繁雜的中國文化團體。
「這些機構根植於國外本土,都是應當地需要而生,在當地有廣泛的和有效的受眾,且對學習和研究中國文化有十分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應該聯合這些機構,共同開展活動,在中國文化走出的深度方面下功夫。」劉成運說。
孔子學院的設立,已經有十多年時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雖然爭議一直存在,但好評更多,品牌的設立和認同來之不易。孔子學院也根據當地情況發展了商務孔子、科技孔院、戲曲孔院、中醫孔院等特色孔院,廣泛開展了中文教學和教育文化交流活動。劉成運認為,如果孔子學院能發揮「中國文化學院」的職能和作用,多做整合、發動和聯合的工作,則文化走出去能夠更快更好。
他並指出,應整合所有中國文化對外傳播功能。目前國外從事相關工作的有國外大學的中文系(教學、科研),中文學校(海外華人創辦,教授華人子女中文和中國文化),中宣部、外聯部、文化部、僑辦等部門都有相關的文化走出去項目。海外華人和外國人應接不暇,既有重合和浪費,也有混淆和混亂。
除了整合,還要調動國外現有的中國語言教學、中國問題研究和中國文化傳播資源。他指出,這包括大學的中文系、中國研究機構、中文學院、華人機構等,他們每一個都有自己的渠道和資源,有自己的受眾,他們根植於國外本土,容易讓人接受,更容易產生效果,同時也節省國內資金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