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学院社工专业欢迎您!

石家庄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介绍

一、专业概况

2006年,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2010年,社会工作专业被评为河北省唯一一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2013年,被评为河北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2015年,被遴选为石家庄学院应用转型发展试点专业。

2015年,发起、组织、举办中国社会工作燕赵论坛(每年一届)。

201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单位。

2017年,发起、组织、举办中德国际社会工作研讨会。

二、师资队伍

石家庄学院社会工作专任教师共12名,分别来自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学缘结构合理,80%以上的教师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50%以上的教师具有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被聘为“双师双能”教师。

张立波,男,教授,小组工作与司法社会工作专家。

张学东,男,博士,副教授,系主任,河北省首批专业社工领军人才。

李志君,女,副教授,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专家。

宋杉岐,女,硕士,副教授,社会政策与社会行政专家

张红霞,女,硕士,副教授,城乡社会工作专家。

闫翅鲲,女,硕士,副教授,应用社会学专家。

刘佩,女,硕士,讲师,系副主任,临床社会工作专家。

刘妍,女,硕士,讲师,家庭社会工作专家。

彭庆雅,女,硕士,讲师,社会保障专家。

曹月如,女,博士,讲师,人类学与临床社会工作专家。

曹玮丽,女,硕士,讲师,社会工作实务专家。

史凯,男,硕士,讲师,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专家。

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级、省厅级等课题10余项,其中,包括“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课题是河北省社会工作界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专任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5部,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摘编、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专任教师获得省、市厅级科研奖励10余项。

图1:社工专业合作协议签订

三、培养特色

在依托行业进行专业建设的前提下,社会工作专业确立一个导向,强化双元合作,构建三重机制,提升五种素质,培养三类人才(简称为“1、2、3、5、3”模式),具体而言如下:

1=确立以社会工作行业应用技术需要为导向

2=强化学校与社会工作实务部门在“教-学-研-产-用”融合的双元合作

3=构建导师制、督导制、项目制等三重培养机制

5=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文关怀、反思精神、创新意识、终身学习等五种基本素质

3=培养出服务儿童青少年、老年、家庭等社会群体的治疗人才——“社会群体治疗师”、面向社区、医院、企业等社会组织的运营人才——“社会组织经理人”、从事项目规划、评估、创新等社会工程的研发人才——“社会项目工程师”。

四、教育设施

本专业建有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的社会工作实验室,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能够从事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技能实验与模拟,同时,建立了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社会工作实践教学O2O化。

图2:社工教师到北京看望专业实习学生

本专业与河北省社会工作促进会、北京市青少年社会工作协会、石家庄北极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石家庄护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河北省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中心等单位建立了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有效地保证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质量。

图3:社工专业学生在北京实习

图4:社工专业学生在北京实习

图5:社工教师到北京看望专业实习学生

五、毕业生去向

截止到2017年6月,我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达432人,其中,约30%毕业生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院校的研究生,约为50%毕业生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相关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工作,20%到知名公司或其他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等相关工作,部分优秀毕业生选介如下:

杨国军

2011届本科毕业生,曾攻读复旦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现为湖北省孝感市纪委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组办公室主任

李达

2013届本科毕业生,曾攻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现为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

王卫政

2013届本科毕业生,曾攻读首都经贸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现为北京市西城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察局监察员

韩健

2012届本科毕业生,曾攻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现为新希望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

胡博文

2016届本科毕业生,现为深圳市龙岗区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驻华侨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工

石家庄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欢迎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