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念大学,钟点工妈妈想给他台电脑

NO:1915

爱心档案:黎阿姨

联系人:黎主任

联系电话:13826065002

心愿:手提电脑

黎阿姨(化名)1998年从阳江农村经他人介绍结婚,来到广州。万万没想到,在成亲后不久,她发现了丈夫有精神残疾。这些年来她四处打着散工,靠着自己微薄的薪水维持着一家。每每说起这些年的艰难,她都湿了眼眶,表示数次都有想放弃的念头,但是看到这个家庭,还是决定要把责任担起来。

“我是1998年来到广州的,当时是通过其他人介绍,嫁到了广州。”看着如今患有精神残疾的丈夫,黎阿姨眼中的神情有些复杂。“当时我是从阳江农村嫁过来的,也不懂那么多,当时刚接触他的时候,只是以为他有一些呆,毕竟还有工作能力。”但是后来知道他有了精神残疾的时候,黎阿姨已经怀上了孩子,为了孩子和这个家庭,黎阿姨选择留在广州。

据了解,黎阿姨的丈夫许叔(化名)在与其结婚前20年精神就出现了问题。采访过程中,许叔神智还算清醒,“我以前读书是省重点,在广东省实验中学,当时我的同学都称赞我记忆力好。但是我在1978年的时候因为家庭,就精神出现了问题。”看着丈夫现在的样子,黎阿姨苦笑道:“现在比以前好很多了,比较稳定了,思路也比较清晰,就是反应慢一点。”她说丈夫这些年让她还算宽慰的就是精神虽然有残疾,但是不至于伤人,不会对他人做出攻击性的行为,也不会去辱骂家里人。

黎阿姨说,自从1998年来广州之后,她一直没有工作,只能四处给别人打点散工,因为丈夫能拿到以前单位的退休金,所以无法申请低保,每个月高额的药费让这个家庭不堪重负。“我这么多年了,都是做家政,一般都是靠朋友介绍,每个小时大概收费15~20元。”黎阿姨回忆以往,她甚至忙得没办法带孩子,有时候都是带着儿子一起去雇主家中打扫卫生。

“这些年我觉得对不起孩子,没有好好照顾他和陪着他一起成长。”黎阿姨说起这些,不由自主地哭了出来,她哭着说,“很累,我很多次觉得坚持不下去了,很想回到老家去。”但是想着自己如果一走了之,那么孩子和丈夫都没有人照顾,她就心软下来,觉得还是应该背起这个家,承担起这份责任。

她表示,让她最欣慰的就是孩子读书不需要太操心,读书成绩还算可以,前两天也刚参加完高考。“前两天,我们家的电脑坏了,我儿子找了师傅来换了一些硬件才勉强能用。家里的电脑和衣服,很多都是别人送的,我想着他快要读大学了,可能会需要一台新的手提电脑。”

本期刊出个案不属于慈善公开募捐信息,真实性由信息发布个人负责。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黄骆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原标题:儿念大学,钟点工妈妈想给他台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