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作者:陈水勇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要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形成教书育人长效机制。教书与育人本来是不可分割的,但受应试教育、不合理评价体系影响,思政课重教书轻育人、重科研轻教书育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动摇了立德树人根基。因此,思政课也要与时俱进,提高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让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一、思政课教师要夯实教书育人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好老师标准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打铁还需自身硬,思政课教师应以“四有”标准为准绳,以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实现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潜心问道与关心社会、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
一是要有较好的明道能力。学高为师,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明道,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既要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还要博学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拥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二是要有较高的传道能力。思政课教师要自觉成为先进思想文化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为大学生成长动力,担当起大学生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三是要有勤勉的学术研究能力。思政课教师有了深厚的学术研究做支撑,才能掌握纷繁复杂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本质,把理论讲出灵气、地气和底气。四是要有积极的社会实践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政课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走出书本和校园,融入社会,亲自了解世情、党情、国情、民情,广泛调查研究社会热点难点,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有效释疑解惑。
二、思政课教学要坚持以生为本导向
现在的高校学生大多是“95后”,成长于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的环境,视野开阔、思维和行为方式多元,但心理尚未成熟,价值观尚未成型,需要思政课正确引导。因此思政课教学也要进行改革,从文本进入学生心灵,围绕学生、关注学生和服务学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正能量的“产品”,使大学生真学、真信、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
传统思政课教学往往注重社会本位和知识本位,倾向宏大叙事,脱离了社会实际与大学生真实生活体验。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思政课教学要实现范式转换:从供给者本位转向需求者本位,坚持以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一方面,教学内容要回归大学生生活世界。思政课教学内容与生活世界融会贯通,才能真实了解大学生多层次、多样性的需要,聚焦他们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回答他们普遍关注又难以解开的“思想疙瘩”,指导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另一方面,教学方法要不断创新,推进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向学生能力体系转变。思政课要授之以渔,培养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基本能力。变革教学方法,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专题教学法、启发教学法等,创设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和欣赏,使教学内容入耳、入脑、入心,不断提升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
三、思政课程目标要强化价值引领
思政课融知识性、思想性、政治性为一体,承担着塑造大学生道德品格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崇高使命,因此思政课课程目标必然内蕴理想追求。它要成为大学生缔造成功人生的精神高地,点燃他们信仰的火花,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目标、坚定理想信念、正确价值取向,引领他们成为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人,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思政课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政课还要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方案,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启迪学生客观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自信心态认同中国特色和制度优势,坚定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奋斗的信念。思政课要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超越当下、勤奋求知、踏实做人,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人民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陈水勇)
[责任编辑:刘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