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学院校领导走进学生宿舍送祝福慰问毕业生

青年人网讯 带着对2017届毕业生的深情牵挂和美好祝愿,近日,枣庄学院校领导曹胜强、李东、曾宪明、李进京、明清河、李目海、韩素玲带领校办公室、宣传部、学生处、团委、教务处、后勤管理处、保卫处等部门有关人员分四组深入毕业生宿舍,看望慰问毕业生,为即将踏上人生新征途的他们送去温暖祝福和良好祝愿。

每走进一个学生宿舍,学校领导都细致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学习情况和生活近况,征求毕业生对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询问他们生活上、就业中存在的困难,鼓励他们在新的人生起点上继续努力,踏实工作,勤奋学习,幸福生活,开辟更广阔的天地,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为母校添光彩。学校领导深情地表示,枣庄学院是大家永远的精神家园,希望毕业生有时间常回家看看。并要求相关部门和各学院一定要认真做好工作,努力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让广大毕业生愉快、满意地离校。

即将离校的毕业生们,看到校领导不顾炎热、不辞辛苦亲自来宿舍为他们送行深为感动。纷纷表达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感激之情、留恋之意。表示在校学习生活收获良多,不仅丰富了文化知识,培养了专业技能,砥砺了意志品质,而且与老师和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今后无论走到哪里、身在何方,一定始终谨记母校老师的教诲,勤奋工作,以优异的成绩为母校争光。(枣庄学院)

责任编辑:小白

青年人网讯 在青岛理工大学, “一轴双驱”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一体两翼”创业实践孵化模式影响着每一位学子,有多支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带着知识走出课堂,取得成绩助力课堂,逐步打造出贯通课堂内外,覆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课堂”教学体系。

近日,“学创杯”2017年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省赛落下帷幕,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学生团队表现出色,荣获省赛二等奖2项;2017山东省大学生建造设计大赛中,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在此次比赛中获评优秀方案5项,一等奖1项;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 BIM毕业设计大赛圆满落幕,临沂校区管理工程系选派的三支参赛队伍,共获得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

作为省建造设计大赛参赛队伍的“总教头”,建筑学院程然老师早已将课堂的教学延伸到双创实践中。“我的培养方针其实很简单,就是抓得很紧。”据程然介绍,队员每周都要在课堂例会上汇报实践课题的进展、提出问题、接受考评。

如今,在青岛理工大学,越来越多的老师像程然一样,在担负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双创实践课堂中,把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当作一个专业教师的“分内事”。与此同时,学校把教师指导创新创业工作作为基本考核要求之一,同时在教学考核、考评机制、职称晋升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保障,使得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接下来,青岛理工大学会继续巩固现有双创成果,探索延伸专业课教学,将设计竞赛、教学实践、校企合作的有机整合,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知识,在竞赛中实践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创新创造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青岛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小白

青年人网讯 7月3日,在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咖啡厅内,举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一边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果树学专家、博士生导师束怀瑞,一边是山东农业大学数十名本科生。这批学生来自学校齐鲁学堂,是通过竞争选拔,从在校本科生中脱颖而出的一批有志于为参与未来国际农业科技竞争和引领我国农业发展方向的“未来之星”。

“做研究要打好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束院士满头白发、精神矍铄,言语中透露着对青年学生的关爱。他深情地回忆了自己在山东农业大学70年的人生历程,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在专业学习中,学好基础课对你们今后的研究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作为齐鲁学堂的学生,学校给你们配备了最好的师资、顶尖的平台,未来还将充分借助国内外顶级农业科研平台,给你们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希望你们要珍惜难得的机会,发奋图强,为未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束院士回忆起自己当时求学,从事科研的经历,感慨良多。“我当时从学校学习完知识后,到烟台待了十年,后来又在沂蒙老区待了十年,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向农民学习,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恰恰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对当地果树栽培技术优化、盐碱地改良等一些想法,才真正开始有了一些创新。”“应该说,这些都是山东农大这所百年老校不断积淀,注入到学生思想中的品质和特点。不仅是我,从学校走出的余松烈院士、李振声院士、于振文院士、印象初院士等一代一代的农大人都是如此。希望你们继续传承下去!”束院士说。

“你们的选择很有眼光,未来农科类专业大有可为”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发展之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经营模式的改革,农科类专业的未来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我选择了进入齐鲁学堂学习,现在已经大三结束,暑假回来就直接上研一了,跟着导师在实验室,觉得很有意思。”来自农学专业的齐鲁学堂2014级学生薛晓婧说。 束院士一边仔细听着,一边不断点头。“一直以来,国家都十分重视农村、农业、农民,不断加大政策和资源支持力度”,束院士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应该说,我国农业已经发展到了更加依靠科技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阶段。现代农业以生态、绿色、可持续为特点,需要大量的拥有农科类专业背景,从事农业科技研发、管理的人才。同时,现代农业一个突出的趋势是跨界融合,京东种大米、人人网养兔子、联想酿酒、阿里农民会,互联网投资项目与农业都紧密结合起来了。他们正是看到了未来农业领域前景广阔”。束院士给学生们讲了许多生动的故事。农大校友王家喜创办了惠农园艺公司,种植的矮化大樱桃,亩产3000多斤。这种樱桃和普通樱桃相比,含糖量上达到18%—20%,远高于普通的樱桃的12%。3月份就能上市,售价高的时候卖100多元一斤。“这就是我们农业科研工作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但我更看重的是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给一个家庭、一个地区甚至整个国家带来的社会效益。我想,农民致富的笑脸应该是对我们的最好回馈。”院士话音刚落,现场掌声四起。

“山东农大传承的校风学风就是培养8位院士的秘诀”

“束老师,作为一所省属大学,我们这所学校竟然培养出了8位两院院士,您作为其中之一,觉得有秘诀吗? 对于这个问题,束院士并没有直接回答,“我给你讲讲几个院士的经历吧。”

李振声院士当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后,非常高兴,但随即被分配到了当时条件比较艰苦的甘肃地区。但是他没有怨言,扎扎实实在当地做研究,最终成功解决了干旱地区抗病品种的研发。束老师沉思了一会,说,“我们这一批人,在山东农大的学习过程中,身上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能吃苦耐劳,能脚踏实地,能联系实际。这种共同的品质和风格,就是在山东农大几年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在农大的传统的学风校风熏陶下逐渐形成的。”“我特别高兴的是,最近这些年,我到的园艺学院的很多毕业生考取到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学校的研究生都得到人家的认可。他们跟我说,山东农大的学生基础扎实,能吃苦耐劳,能联系实际,能做事。”束院士微笑着说,“这与我们这个学校的校风学风有很大的关系,过去的一些品格和风气延续下来了。”“我想,这就是我们的秘诀吧。”束老师微笑着对在场的学生说。“老学长,我能在您有时间的时候再去向您请教吗?”一位戴着眼镜的男生迫不及待地问。“大家都是农大人,你们是年青的师弟师妹,随时欢迎你们来办公室交流。”束院士亲切地说。(山东农业大学)

责任编辑:小白

青年人网讯:7月4日,2017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举行了赛前通气会。上海市教委、市体育局、市侨联等主办方领导,闵行、青浦、徐汇、杨浦、崇明等赛区的相关负责人出席本次发布会。

会上,闵行区教育局副局长乔慧芳介绍了闵行分赛区的赛事筹备情况。上海代表队领队、同济大学一附中校长阮为在会上发言,介绍了球队的备战情况。随后,组委会领导向球员代表赠送了本次邀请赛的纪念T恤。上海外国语大学李爽作为志愿者代表上台发言。会上,组委会领导向志愿者代表进行授旗,同时向赞助商颁发了纪念铭牌。

作为本次大赛五个承办赛区之一,乔慧芳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该赛区的赛事筹备情况。首先,闵行区政府高度重视本次赛事筹备工作,多次召开协调会议,细化各机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拟定总体方案。其次,闵行赛区各项工作由闵行区教育局负责总体统筹协调,在组委会的领导下,严格按照国际大赛的要求,建立严密的组织管理运行体系,形成务实、高效的赛事组织管理保障体制。比赛现场成立24小时工作组,全程全力做好驻地、赛事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第三,为了营造良好的参赛环境,给予运动员温暖如家的感觉,运动员入住的学生公寓楼每层安排了多功能活动室,并修建了休闲吧,为运动员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休闲活动。

杨浦区和徐汇区都是从第一届赛事开始作为分赛区,他们的组织工作有条不紊。承办开幕式的青浦区和承办闭幕式的崇明区,同样在区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周密详尽的安排,力争将本次足球赛办成一届难忘的赛事。

组委会领导表示,足球作为世界第一的体育运动,早已发展成为了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和纽带,对于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促进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交流,提升青少年的团队精神、促进其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上海从2015年开始已经连续三年举办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本届赛事将继续秉承“活力青春,共筑梦想”的办赛理念,以简洁的风格,热烈的气氛和富有中国特色的元素,彰显各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活力激情与青春风采。同时,组委会领导也提出了本届赛事的办赛目标:通过持续办赛,不断创新办赛模式,提升办赛质量,把邀请赛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青少年足球品牌赛事。同时通过比赛,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本市乃至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持续发展,把上海打造成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国际交流的中心之一。希望在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下,在不久的未来实现这个目标。

今年的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将于7月7日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和揭幕战将于7月8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举行。开幕式简短隆重,将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表演“中华神韵”,向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少年展示武术等中华传统文化。

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16支u17参赛队将分别在杨浦、徐汇、青浦、闵行4个赛区进行小组赛和淘汰赛,7月14日将在崇明进行最后的决赛。赛事期间,还将举行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高峰论坛、文化交流活动和精英训练营交流比赛。今年将有包括教练员、运动员388名,领队16名,另有比赛监督9名,裁判监督9名,裁判员45名,志愿者324名参与赛事组织工作,预计将有万余名学生观众前来观摩比赛和参加开、闭幕式。

为了更好地推广本次赛事,主办方于6月22日在地铁音乐角举行了抽签仪式,同时启动了本次赛事的8号线地铁宣传专列,列车上布置有本次赛事的介绍,以及16支参赛球队的简介和照片。为了让更多市民和学生了解这项赛事,今年组委会还开通了赛事官方网站,将在比赛期间第一时间发布各场比赛的赛报赛况、精彩瞬间和比赛成绩。此外,本次赛事的相关视频报道,将通过东方明珠移动电视,在地铁、公交、楼宇等电视屏幕上滚动播放,让国内外足球少年在赛场上的飒爽英姿,展现在更多市民的面前。

责任编辑:Qnr.Cn

青年人网讯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成立2017届校友年级理事会。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副校长韦殿华,副校长陈克正出席会议并为2017届校友年级理事会理事颁发聘书、授会旗。

据悉,校友年级理事会是由青岛科技大学同届校友自愿推选组成的的群众性团体,接受青岛科技大学校友总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从2017届开始设立学院校友年级理事会,由学院校友年级理事会和校友总会推举产生学校校友年级理事会。2017届校友年级理事会的成立,将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沟通与合作,进一步增强校友信息员队伍的整体活力和凝聚力,提升校友总会的信息收集效率,更好地为学校的发展和广大校友的成长服务。(青岛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小白

青年人网讯:7月1日,上海电力学院与国网节能服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全国首个新能源微电网大学正式落户上海临港。据介绍,上海电力学院在建的临港校区被列为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这是上海市唯一的全国28个示范项目之一,也是国内仅有的大学校园示范项目。

据介绍,此次上海电力学院新校区确定的建设目标为“智能、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校园”。作为一所面向能源电力的行业特色高校,自2014年11月起,上海电力学院就与国网节能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意向。其中,临港新校区新能源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是双方深入落实战略合作关系的实质性举措――在新校址上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张新能源微电网,与城市大电网并网运行,包含2兆瓦(MW)光伏发电以及若干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在上海电力学院新校区里的29幢楼,均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屋顶,采光面积约2万平方米;车棚顶也设计成光伏配置,可直接以直流电方式为棚内的电动车充电,避免了电流转换而造成能源消耗。路灯除了照明功能,还集成了通讯、监控、充电桩、安防等几大功能;热水系统则采用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器,既“高精尖”又安全可靠。

“我们的新校区不仅是电力消耗场所,同样也是一个电力生产场所。”上海电力学院副院长封金章表示,新能源将承担着新校1/6的供电任务,通俗来说,就是每6度电中就有1度电来自新能源的“自给自足”。国家电网节能服务公司设计研究院总经理徐杰彦表示,建成后,即使在城网断电、完全离网的状态下,新能源微电网仍能独立运行并保住数据存储、安全保卫等重要电力负荷。全系统共有2017个采集计量点,“电、气、水”等使用情况均实现数据化,而且所有数据都是分层分类计算,如照明电、插座电、动力电等。地下水管内漏现象、一些能耗大户的“跑冒滴漏”现象都将被敏锐监测到。

根据建设目标,在安全用能前提下,拥有新能源微电网的智慧校园可比正常校园能耗降低约25%。与之相对,目前,国内高校校园老校区设施普遍较为陈旧,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存在着绿色节能技术改造的迫切需求。上海电力学院临港新校区新能源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的建设,将对高校能源管理、节能改造以及运营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新标杆。上海电力学院校方也十分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建设,能够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规范和标准。

作为我国3所电力特色高校之一,上海电力学院也是国家能源电力行业高端人才的成长基地。因此,该智慧校园也可同时为师生教研活动提供巨大多样的实测数据,既是一块“试验田”,也能为科研攻坚提供一手数据。目前上海电力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建筑均已封顶,正进行内外装修,计划明年秋季学期交付师生使用。

责任编辑:Qn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