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师范学院红旗渠精神融入社会实践

□本报记者李树华本报通讯员苗红果

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州人民凭着“重新安排山河”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苦战十个春秋建成了纵横1500多公里的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这是共产党带领群众创造的一个“愚公移山”的壮举,在这里,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多年来,地处红旗渠畔的安阳师范学院始终立足自身特色,将红旗渠精神主题教育渗透到社会实践中,并逐步加大与林州市政府协同育人力度,推进与红旗渠纪念馆共建共享,形成了“八个一”的实践育人模式:即重走一次红旗渠线路,讲演一个红旗渠故事,寻访一位修渠劳模,创作一件红旗渠文化艺术作品,举办一次红旗渠精神沙龙,开展一次红旗渠精神基层巡讲,赴红旗渠畔支教一个月,做一项红旗渠专题调研。在实践中,青年学生与林州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社会实践中享受红旗渠精神的“盛宴”。

每年暑假,安阳师范学院大学生骨干训练营都会开展重走红旗渠活动。聆听专家讲座、阅读红旗渠书籍、观看红旗渠网络视频材料、学唱红旗渠歌曲、微博微信线上线下讨论分享,参观红旗渠精神纪念馆,徒步丈量红旗渠……“重走红旗渠,重温艰苦创业梦”是安阳师范学院校团委组织的大学生骨干训练营每年都要开展的活动。贾路萍是安阳师范学院2015年度的校学生会主席,她已经参加了两次重走红旗渠活动。

2010年—2017年,安阳师范学院连续八年组织“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调研服务团”志愿者深入社区、街道、农村、学校、监狱开展宣讲,足迹走过河南、新疆、广西、河北等4省20余个城市,先后开展了“红旗渠精神宣讲”“重走红旗渠”“寻访修渠英雄”“红旗渠精神专题培训”“红旗渠精神引领下砥砺奋进的五年”等系列活动,累计宣讲千余次,受众超过10万人。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安阳师范学院累计有200余支服务队赴林州开展志愿服务5000余人次,连续5年支教英雄故里占元村,连续18年送文艺进大山,连续17年赴基层小学援学助教,建有教育教学、实践实习、志愿服务基地30余个,每年创作文化艺术作品400余件,服务当地群众70000余人,《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500余次,为地方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安阳师范学院赴林州“三下乡”服务队多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三下乡’优秀志愿服务队”。2011年,安阳师范学院作为河南省唯一代表在复旦大学举行的全国大学生“党史我来讲”展演活动中,为全国大学生代表诠释了修建红旗渠过程中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2016年,“弘扬红旗渠精神,再续艰苦创业梦想”主题实践活动在全省高校第三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评选中获优秀成果一等奖。2016年12月,学校“‘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调研服务团”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金奖。

安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纪多辙说:“安阳师范学院将进一步创新红旗渠精神育人载体,搭建红旗渠精神文化教育平台,引领青年大学生坚定信仰,继承传播弘扬红旗渠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