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课程周】在川大聆听世界顶尖大学教授授课——新加坡国立大学王学森副教授课堂纪

在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全国妇联授予了10位杰出女性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新药评价实验室主任王莉教授获此殊荣。

“有梦想并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在爱国奉献、科研创新、自主创业、志愿公益等方面,表现出非同一般的顽强毅力,有突出的自强事迹或个人成就...

【缤纷课程周】在川大聆听世界顶尖大学教授授课——新加坡国立大学王学森副教授课堂纪实

时间: 2017-07-04 18:05 阅读 次

来源: 新闻中心应厚非 通讯联络员李佳妹 编辑: 付玉杰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世界顶尖大学,根据权威性极高的2017年QS世界大学排名,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世界高校第15位,亚洲高校第2位。在四川大学校园里,每年都能够沉浸式体验高水平、国际化的“国际课程周”活动,面对面聆听世界顶尖大学教授的授课,一直是四川大学本科培养中的一道亮色风景。

虽然按照学校安排,川大一年级的学生要参加军训,无缘学校实践及国际课程周各项活动。但今年却有些不同,在他们出发军训前两天,学校专门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王学森为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等相关学院的一年级学生作了一场题为“Perspective of Future Green Energy System(未来绿色能源系统展望)”的讲座。许多同学一大早便来到江安校区综合楼C204教室静静等待,离讲座正式开始还有半个小时,教室里几乎已座无虚席。

王学森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副教授。他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明尼苏达大学攻读博士后。他在Phys. Rev. Lett,Phys. Rev. B,Appl. Phys. Lett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系列学术论文,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表面科学、薄膜、纳米科学等。

在互动交流中传递学术干货

王学森此次的讲座围绕三个主题展开,包括当前能源系统现状及问题、可再生能源及其局限、认识以可再生为基础的绿色能源系统。几十张幻灯片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数据和图表,以最直观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国内和国际能源问题的方方面面。

从王学森放出第一张幻灯片开始,来自建筑与环境学院的周柯岑就没有停止过记录的动作。她显然是有备而来——坐在第一排正对着投影幕布的位置,桌上摆好一台ipad,一边将关键的幻灯片拍下来,一边把重点内容及时编辑成文录入文档。在王教授结束讲解后,她第一个举起手来,用流利的英文提了一个长长的问题。疑问被解决后,她坐回位置上,在平板电脑上回顾图文并茂的笔记。她说:“我父亲就是研究能源技术的,所以我特意来听讲座以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原来我只是听说过一些概念,但王老师把这些概念系统地梳理了一遍,尤其是对‘储能技术’解释地很清楚,让我受益匪浅。”此外,她还特别注意到每一张幻灯片上都注明了数据及资料来源:“老师讲的干货很多,数据很详实,每项数据都有来源,我查了一下觉得都挺好的,能给我自己以后进一步学习指明方向。”

“王老师好,我注意到现在很多人都在探讨‘核聚变’相关技术,但是好像争议很多,请问您对这一技术有何看法?”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傅亦威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向王教授抛出问题。王学森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对核聚变技术的怀疑态度:“大家普遍对核聚变技术寄予厚望,但是在最近十年其进展非常缓慢,有种说法称‘核聚变总是未来的技术’。你可以看到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发展非常快。而且现在核聚变可控性比较弱,以后即使核聚变可控性提高,也不一定能在效益上优于其他可再生能源。”得到答案的傅亦威礼貌地向老师道谢,感谢老师坦诚地分享观点。

用贴近生活的课程打动川大学生

“绿色能源系统”这一课题看似与物理专业出身的王学森关系不大,但这是他深思熟虑后决定的授课方向。首先,他认为这一议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全球变暖、环境污染这些词语在媒体上很常见,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会听到”。其次,这也是他自己研究转向的结果,“我现在在做关于光催化的研究,这必然会牵扯到相关的绿色能源问题。”最后,他希望通过客观系统地讲述绿色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知识,让大家从粗浅的感性认知深化为定量的、科学层面的理解。他说:“能源和环境不仅仅是科学问题,还是社会议题。川大的学生以后都是社会栋梁,会从事各行各业,不管是科研工作者、还是行政管理者,都要对相关概念有科学的认知,在实际工作中为节能环保做出贡献。”

在为期两周的“实践及国际课程周”里,王学森会为川大学子带来《科学与社会》短期课程,这也延续了他将科学精神传播给学生的设想。他解释说,“现在很多事物看上去是‘科学’,比如所谓的‘保健品’等,实际上它们只是打着科学的幌子。将来即使同学们从事科研以外的社会性工作,也要有鉴别真伪的能力,要坚持科学观念,破除迷信和伪科学。”讲座中学生们的认真专注让他对未来两周的授课颇有信心,“只要课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一定会认真听讲的。”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打好基础很重要”

王学森所在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与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有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因此近十年来他几乎年年都要来川大访问交流。但这却是他第一次踏足江安校区,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川大一年级的学生。在讲座中,王学森采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在讲到较为简单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危害时,他用英文陈述;而随后在解释较为深奥的弃电、弃水和弃光问题时,他又用中文讲解。如此贴心的授课方式让同学们既能有机会挑战自我、练习英语能力,又能确保关键知识的正确接收与理解,满足了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需要。

两个小时的讲座结束后,他显得很开心:“从同学们提的问题来看,大家听讲的专注度还是比较高的。”教学经验丰富的他原先比较担心学生们上课玩手机,但川大学子没有让他失望,“我今天注意看了一下,同学们整体注意力比较好。看来大家对能源相关的课题还是相当感兴趣。”

王学森在采访中建议川大的学子们,尤其是学习数理化生等基础科学领域的同学,能够静下心来打好基础。他很欣赏同学们追求出国深造和工作的目标,但同时也提醒大家:“定好目标后,具体措施和扎实行动更为重要。年轻人不要太急于求成,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一场短跑,还是要潜下心来学习和钻研,这样才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