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美术师“化腐朽为神奇” 被美国人邀请办展

■胡文贤正在雕刻新作品。

■美国圣地亚哥孔子学院师生到华报书院参观,并体验砖雕制作。

【人物名片】

姓名:胡文贤

身份:国家一级美术师、厦门华报书院院长

【心声愿景】

闽南砖雕 源远流长

承古创新 再谱华章

为保护红砖古厝,他利用业余时间,用锤子、刻刀“化腐朽为神奇”,将废弃的红砖变成了砖雕作品。

他叫胡文贤。他在百家村创办华报书院,展示自己的砖雕作品。他希望,未来这些红砖雕刻不仅可以留在古厝的墙上,也能成为一种“带得走”的纪念品。上个月月底,来自美国圣地亚哥孔子学院的师生参观了华报书院,体验了砖雕制作,对他的作品十分着迷,并邀请他到美国办展。

台海网7月5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对闽南古厝情有独钟,从老砖入手制作文创品

胡文贤祖籍惠安,学的是环境艺术设计,对雕刻和红砖古厝有着特殊的情结。定居厦门后,他发现厦门的红砖古厝、砖雕手艺人越来越少,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一年多前,胡文贤开始行动,决定从红砖入手,制作砖雕。他说:“红砖是房子的建筑构件,房子一拆就留不下了。我想结合现代元素,把红砖变成相对独立的文创品。”

但是,砖从哪里来?他告诉记者,生产红砖的厂家越来越少,而且新生产的红砖在光泽、颜色、粗糙度等方面都与以前的不同,用这样的红砖虽然可以进行创作,但少了老砖特有的历史韵味。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岛外那些面临拆除的古厝。

他通过朋友、熟人打听,主动上门拜访房主,让房主把拆下来的废弃红砖送给他,并保证自己会雇人搬运。房主不难说动,难的是工人在拆房时往往不会注意保护,能留下多少完整的红砖,只能凭运气。胡文贤说,有时一座古厝拆除后,最终挑拣出来能用的红砖只有30多块。

浸泡晾晒还要养出青苔,水分适中才好雕刻

老砖带回来,不是直接就能雕刻,而是要先泡在一大缸水里“养一养”,雕刻前还要晾晒一段时间。胡文贤说:“要保证水分适中,才好进行雕刻,否则一不小心就刻坏了。”

前不久,胡文贤无意中发现,经过两三个月的浸泡,一块老砖上长出了一层青苔,晾晒后青苔颜色变暗,让老砖更显古朴和层次感。为了快速养出青苔,他变身“花匠”,在网络上搜索各种方法,还尝试将牛奶、苔藓等混合在一起,涂抹在砖面上培育青苔。

砖雕的重点当然还是雕刻,要十分小心。胡文贤说,前段时间天气潮湿,砖的表面比较软,刻刀稍一用力,线条可能就花了;有时一不小心,刀锋会将红砖里较大的土粒整个撬起,图案就不完美了。

胡文贤还画了100多幅设计稿。他说:“要融入现代审美,还要依据废砖残缺的形状来创作。红砖材质上的缺陷,也可以变成优点,呈现出木雕、石雕所不具有的笔触。”他还把生漆工艺引入到砖雕中来,不仅让粗糙的砖面呈现出古朴的光泽,图案也可以有更多变化。

免费传授手艺和理念,希望开发成旅游纪念品

一年多过去了,如今有越来越多人知道了胡文贤的砖雕作品,甚至有华侨慕名而来,希望能买一幅带走。对他们来说,红砖,是一份乡愁和回忆。

6月25日,美国圣地亚哥孔子学院的老师和学生来厦门交流时,把华报书院作为行程中的一站,欣赏了胡文贤的砖雕作品。得知有的红砖已经有上百年历史时,师生们忍不住感叹:“Amazing(太惊奇了)!”他们还邀请胡文贤下半年带着作品到圣地亚哥展览。

看似有些“不务正业”,但胡文贤乐此不疲,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投入到红砖雕刻的研究和创作中,还把手艺和理念无偿教给街道残疾人援助中心的残疾朋友们。他说,论手艺,他远比不上专业雕刻师傅,但是他希望结合不同艺术形式,让看似过时的红砖重焕生机,让老手艺不被淘汰。他希望,今后可以将红砖文创作品用于城市或乡村的街景美化,或开发为旅游纪念品。

【记者手记】

文化创意“点石成金”

让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接受记者采访前,胡文贤坐在桌前,拿着小锤“咔咔”地凿砖,在桌面、地上留下残渣,让红砖多了“文化味”。他说,到了他这个年纪,要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乡村里,一座座老宅变成了小洋楼;在老城区的小屋里,一块块不起眼的废砖,经过胡文贤的雕琢,实现了“华丽蜕变”,颇有“点石成金”的意味。

厦门作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又是风景旅游城市,近年来文创产业蓬勃发展,这也让胡文贤对红砖雕刻的未来满怀信心。在他看来,文创可以让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开拓出新的市场,让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廖先生测量格局改变后的房子。

■上图是原格局,下图阴影部分为改动后子房的格局。

今年3月份,廖先生在锦绣祥安小区买了子母房性质的一套二手房,他无意中发现,这房子的格局与产权证上的格局不同,有被更改过。“如果房子不恢复原样,以后怎么转手?”近日,廖先生向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讲述了这一烦心事。

蹊跷的是,卖家对此也不知情。目前,他们已和原业主协商,打算将房子的格局改回来。

台海网7月5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购房者说

“同样房型,我的房子和别人的不一样”

廖先生买的这套子套二手房,独立于母房之外,也有产权证,产权证标明的产权面积是39.74平方米。

廖先生说,房子过户之后,他开始着手装修。巧的是,他的一位老乡跟他住同一栋楼,买的是一套母子房。近日他到老乡家串门后大惑不解:“这栋楼的子母房格局都是一样的,为何老乡子房的面积看起比我的那套大很多?”

回家后,廖先生赶紧拿出产权证里面的房子格局图比对,并用卷尺仔细测量,发生现有格局与产权证上的不同:原本属于子房的一部分空间被划给了那套母房,而共有空间的一部分被划到了这套子房里。记者实地查看,发现果真如此。

“当时看产权证的时候,主要是看产权面积和房产证是否完整,怎么也没想到房子的格局会被更改。”廖先生说,经过测量,虽然现有面积与产权证上的面积差不多,但整个空间格局变了,这肯定会影响以后的交易。

廖先生向卖家提出,将房子的格局改回原样。

卖房者说

“已积极协调原业主,

愿意分担一部分费用”

记者就此事联系这套房子的卖方蔡先生。蔡先生说,他是今年3月份从中介那里买的这套房子,买下没几天觉得房子太小,他便转手了,想买一套更大的。

“接到廖先生的反映,我也是一头雾水,当初买房时,我也没有注意到这套房子的格局被改过。”蔡先生说,接到廖先生的反映后,他马上向中介反映,让中介和原业主协商,将房子改回原格局,不影响廖先生将来的交易。蔡先生表示,他愿意分担一部分改造产生的费用。

昨日,蔡先生告诉记者,他从中介处得知,原业主已同意将房子格局改回原样。

中介和原业主的微信聊天记录显示,原业主确实同意将房子的格局改回原样。

【律师说法】

面积看似差不多,其实是减少了

福建重宇合众律师事务所郭丰律师认为,前业主更改此套子房的格局,已经违反了原房产规划,属违法行为,廖先生购买的这套子房部分合法面积被母房侵占,可以认定为侵权行为,廖先生有权要求母房业主将住房格局恢复原貌。至于共有部分,业主无权交易或占有公共空间。廖先生房子现有的面积看起来跟原来的差不多,实则是减少了,因为子房一部分空间被划到那套母房,而划在子房内的共有空间廖先生实际上处于无权占有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