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双鸭山大学”这个梗为什么如此火爆?

△中山大学英文名被神译成双鸭山大学,“译者”澄清:只是个梗(资料图)

作者:王彬

“1984年出生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父母是双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的老师……”

近日,一张图刷爆了高校朋友圈,一本书中作者将"Sun Yat-sen University"(中山大学 )译为"双鸭山大学"成功地吸引网友注意,各路大神纷纷出手,中大校徽被玩坏。中山大学官微则转发了这则“双鸭山大学”微博,并称“可能读了个假大学”。

“双鸭山大学”本是几年前一本书里对中山大学的一个调侃,最近被一些网友再关注,就能瞬间掀起波澜,火爆舆论场,还被各种玩坏。所谓的火爆不仅仅是高校师生在朋友圈的刷屏,还有“双鸭山大学”的纪念T恤、甚至连中山大学的校徽都被设计者改成了生动形象的“双鸭山大学”校徽,一些校友也在微博里把学校改成了“双鸭山大学”。

“双鸭山大学”如此的火爆,可谓彻底而纯粹,是真正的“热度”凸显。当然,更需要认识到的是,这事情看起来充满了偶然性,但却不是完全被偶然所驱使,其火爆的背后有一定深意可寻。

“双鸭山大学”这个调侃能从默默无闻到被无数网友关注、追捧,除了巧合的触发之外,更主要的方面,仍是因为其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公众情绪,合乎公众心意。

怎么讲呢?其实,在公众常态的刻板思维里,大学多为严肃、严谨之态,不仅体现在教书育人上,也体现在各种相关的细节方面上,自然也就包括校名。但常态的刻板思维并不意味着公众就喜欢,能引起关注甚至走进公众心里,顶多会当成一个不温不火的习惯而已。

而这次,“双鸭山大学”的出现,使得严肃的校名被调侃了,刻板思维被打破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公众并没有受限于所谓的刻板思维,没有抗拒和排斥,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玩坏”、而且还玩得开心。

不否认,这里面有风格转变的新鲜感在使劲,可从其中也能够看出来公众的真正的喜好。说白了,公众还是希望大学的一些方面能够接地气一点,更有趣味性一点。“双鸭山大学”就为公众的这点真实心思撕开了一个口子,让所谓的深意也现了原形。

“双鸭山大学”的网红之路,不只是网友们在添柴加火,连中山大学官网也转发了微博,成了强有力的“助推”。这样的转发与自我调侃,看似不起眼,但却真真表明了官方的认同感,彰显了中山大学的态度。说明中山大学是愿意把校名奉献出来供大家一乐的,也喜欢甚至推崇“双鸭山大学”为其构建的亲切可爱形象。因为中山大学非常明晰,公众的调侃凸显的是对中山大学兴趣甚至是热爱,其次,这也是一个转变学校之前严肃形象,让学校变得更讨喜的好机会。

中山大学读懂了“双鸭山大学”火爆的深意,并能够主动抓住这所谓深意,趁势让学校形象变得更加生动,也更加接地气。迎合了公众所追捧的东西,也就逐渐能迎合公众的情绪和心意,而且在过程中还能反衬出自身的包容心,更是为学校加分,这在招生季的现在,可谓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战”。

可还要知道,这深意可不是随便抓住一下就可以了,还应把其实质的追求给真正吸收掉。如果仅仅是一时的接地气、合人心,那没过多久就会被打脸。因此,中山大学不应只在校名上能承载起一个“双鸭山大学”,还应在学校的各个方面都承载起无数“双鸭山大学”。让踏踏实实、深入实际,深入人心的追求体现在学校的各个方面,学校方能继续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