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文明之火是怎样点燃的?

中国现代教育的兴起是一个静悄悄的过程,这是一场漫长的革命。在我看来,教育的革命对民族命运的影响远比那种疾风暴雨式的大革命来得深远。毫无疑问,从千余年的科举到一朝废科举,从过去的私塾书院、大学国子监到现在的小学、中学、大学,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却是一场不留一滴血的革命。这场革命不只在校园、教室里发生,而是影响了整个文明的进程。

——傅国涌

本文系傅国涌新著《新学记》书评,作者朱晨宇,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群学书院“2019新春读书计划”作者。点击以下图片,查看读书计划详情。

一场漫长的革命

——读傅国涌《新学记》

文 | 朱晨宇

01

我相信,傅国涌先生的《新学记》会给许多读者带来平实甚至于琐碎的阅读感。这大概是由于作者在书中努力收罗中国现代教育兴起的种种细节,如档案所录的各地学校数量、某某教育家某年某月的活动、退休官员的日记,甚至近百年前的小学生习作等等,而缺少一种起承转合的故事性。这种既不撩拨情绪,又不为读者提供阅读乐趣的文字,在线上阅读的时代似乎很容易被其他文字所淹没。

然而一如茶味的回甘,作者执着于细节的用心也只有在我们读罢合起书页之后才会逐渐明显起来。作者在书中正是要避开一种戏剧般光辉夺目的历史写作,而展现出近代中国教育变迁绵长无声的进程。书中那些教育家、出版商、中小学教师乃至一般民众细碎而日复一日的努力,正如无数细小的溪流,最终汇成变革教育或再造文明的滔滔江河。

此番用心,在《新学记》第二章开头即有说明:

中国现代教育的兴起是一个静悄悄的过程,这是一场漫长的革命。在我看来,教育的革命对民族命运的影响远比那种疾风暴雨式的大革命来得深远。毫无疑问,从千余年的科举到一朝废科举,从过去的私塾书院、大学国子监到现在的小学、中学、大学,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却是一场不留一滴血的革命。这场革命不只在校园、教室里发生,而是影响了整个文明的进程,几千年来积累起来的那一整套跟世道人心、王朝统治相匹配的持续的、完整的、有系统的教育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剧烈变化中,被冲垮了。这对中国人造成的冲击,要远比暴力革命大得多。但我们似乎从来没有把这个想象成比革命更大的事情,它是悄无声息地发生的,而且常常是在公众的视线以外发生的。

斯考切波在《国家与社会革命》中区分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政权和统治者的更迭是政治革命,政治革命通常是影响有限的事件。而阶级结构、文明形态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变化,则是影响深远的社会革命。

《新学记》所讨论的中国现代教育的兴起,无疑属于形塑中国未来道路和样态的社会革命。从晚清到新中国成立的几十年间,一造是各路人马南征北战轮番登场的历史前台,一造是新式教育从初兴受阻到逐渐取代传统教育并改造中国文明知识库存的历史后台——前台虽然以读物和影视的素材为人们所乐道,但影响深远以至今日的,或许更数后台。正因为如此,作者才要尽力书写后台。

02

要理解现代教育新在何处,先要说明传统教育的特征。于是作者以“传统教育”为第一章,然后才以“新旧交替”、“留学潮起”、“教育家兴”、“课本革命”、“再造文明”、“教育地理”、“知识重构”各章说明教育变迁的源流、过程和后果。

传统的中国教育是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经学和蒙学两条轨道并行的教育。经学教育是为参加科举所准备的应试训练,要求学习者烂熟经典和对经典的官方阐释;蒙学教育则较为初级,旨在训练学习者掌握常用文字和基本的伦常规范。而不论经学还是蒙学教育,都是从灌输开始,并不要求幼童对所学的内容有所理解。

经历过旧新两种教育的学者对此多有感受,如蒋梦麟认为在传统教育中,年轻人“接受训练的只是记忆力和耐心”;又如胡适回忆自己受过的蒙学教育时只用了“念死书”三个字。在华传教士狄考文也说,中国教育“重记性而不重心思”。简言之,传统教育不仅“千年如一日,耗尽了无数读书人的一生”,并且在一般民众中也造成了擅长记忆甚于思考、擅长接收甚于探索的认知方式。

此外,帝制时代的中国人只有臣民的顺服心思,而不知道公民的权利义务,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更无从谈起。这样,我们大致能看出现代教育的中国使命在于使自然知识与人伦知识并重,并将臣民训练为关心公共事务的公民。然而空有一个发展的方向不足以推动现代教育的兴起。第二和第三章即在探讨刺激中国教育变革的力量。

教育变革的背景,正是我们在中学历史教材中获知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人发现之乎者也一类的知识,已经不足以应对当时的世界局势。一些有识之士更发现,德、日等后发国家能快速赶上先发国家,正赖于中学教育造就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工人和士兵,经济和军事力量并起,竟能与列强争霸。

于是,教育改革被列入图强自保的日程。而具体为教育改革提供范本的,是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和归国留学生带回的教育制度。虽然最终目的是在中国传播宗教,但客观看来教会学校较早提供了系统的科学、卫生、公民教育,并成为其他新式学校模仿的对象。那些留学日美等国的学生回国后,不仅带来了新知识、新技术,也带来了新的教育制度。作者总结道,中国最早的大学制度来自美国,而最早的中学制度来自日本。

03

教育改革一经启动便开始稳步前进,具体表现即作者所归纳的教育家兴、课本革命、再造文明等方面。

大约在辛亥革命后全面抗战前,一批教育家和热心教育的人士纷纷开始办学,其中既有南开中学、春晖中学等佼佼者,亦有半土半新、勉力追赶时代的地方学校;教材方面,既有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出版的成体系的教材和学生读物,也有地方学校自己修编的教材。

此外,官方和私人力量也兴办了若干大学。总而言之,新式教育呈现出富于探索和创新的兴盛局面。在两三辈人的努力下,科学、卫生、公民等新知识逐渐总多少受到质疑和阻碍的新鲜玩意儿,变为人人知道一二的常识。这一变化,不啻为文明的再造和知识库存的更新。

形塑中国现代教育格局的,除时代潮流外还有抗日战争这一重大事件。全面抗战以前的教育格局,大致呈现出东南繁于西北、都会胜过乡野的格局。而抗日战争极大改变了这一格局。随着大量大学、中学内迁,以往难以获得高质量教育的民众也得以和名校学员一同上课。而在发达地区积累起来的教育模式和制度,也像火种一样在内地传播开来。这样,新式教育基本完成了萌芽到发展再到传播的过程,而下一次彻底改变中国教育的时代浪潮尚在社会主义革命到来之后。

04

除为读者展现中国现代教育兴起的涓涓细流外,《新学记》还能引发许多思考。

一是中国现代教育兴起的微观动力何在?如果跟随着作者的叙述脉络,我们很容易接受“现代教育就是自然而然兴起了”的事实,而不去深究那些兴办学校的实业家、退休官员,以及将孩子送进新式学校的父母究竟是作何打算。在此,我们不妨推测,帝制时期遗留下来的出人头地的渴望,以及通过教育获取回报的期望在科举制和帝制崩溃之后依然长期存在于一般民众中间,而成为社会心理的构成部分。这样一来,虽然现代教育的兴起有赖于科举制的崩溃,但其发展和传播却要依靠民众的科举心态,而由科举心态推动的教育变革,尚未一场漫长而未竟的革命。

二是《新学记》收罗的丰富资料,是否能为我们提供有关中国教育另一种可能的想象?例如春晖中学的人性美育,以及地方中小学有关本地风土人情的教育,是否可以用来比照今日教育的得失?作者并未在书中作出解答,但抛出这样的好问题已属不易。

挤开大地的缝,透进世界的光。

一部研究晚清民国教育变革有料有趣的讲稿,在文明史的脉络中梳理中国现代教育的艰难困厄,看文明之火如何点燃?

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即从盘古开天、三皇五帝那套含糊、朦胧的知识系统,转换为合乎普适常识的现代知识系统。这一切,不是突然发生的,中国的现代教育是在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里慢慢展开、逐步演变出来的。本书试图在整个文明史的脉络中理解中国现代教育的起源,从与科举制度相匹配的传统教育的衰败、教会学校的创办、留学大潮的兴起、本土教育家群体的涌现、新式教科书的出版、教育地理的变迁、中国人知识系统的重构等角度切入,从人到书,从外部变化到心灵革命,比较完整地呈现出一幅现代教育在中国发生发展的生动画面,并进一步探讨现代教育如何重构了中国人的知识世界,重塑了中国人的心灵。

现代教育在中国到底是如何兴起的?其来路与去向,值得正迈向现代文明的我们认真求问。这本小书正是这一求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