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因为教师批评了几句,孩子就跳楼了,建议明确教育惩戒权

阮诗玮:

制定统一的民办学校教师最低工资指导线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福建省委会主委阮诗玮提交了《关于促进我国民办教育机构健康发展的建议》的提案。

阮诗玮提出,应尽快制定出台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细则》,建立具有可行性的民办教育政策体系,如实行办学风险保证金制度,适当放宽办学条件与执业资格,对违规办学、超容量办学等做出硬性规定,规范民办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并对良好办学行为给予实质性支持。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民办教育市场的监管,借鉴文化市场稽查队的做法,专门建立教育行政执法队伍,依法打击违规办学和取缔非法办学机构,推动民办教育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要给予民办教育以科学准确合适的法律身份定位。”阮诗玮建议,在立法上实现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并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情况下,较好解决其教职工的公平待遇问题,如社会保险等。

陈凤珍:

明确教育惩戒权让教师摆脱两难境地

邢台学院文学院教授、民盟邢台市委会副主委陈凤珍呼吁:为了使学生少犯错误健康成长,使教师摆脱管与不管的两难境地,使中小学校学生管理进入正常轨道,建议明确教育惩戒权。

陈凤珍认为,因为教师批评了几句,孩子就跳楼了,教师没有错,还被追究责任,虽然只是个案,但对孝师管教孩子的主动性伤害很大。

通过立法的方式明确教师的惩戒权,既是对教师正确合理使用惩戒权的法律支持,也是对学生不受教师滥用惩戒权侵害的法律规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苏华:

多管齐下破解“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全国政协委员苏华表示,校内课业负担向校外转移成为普遍现象,超纲教、超前学成为常态,课外报班费用日益高涨。

苏华表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四个:

一是“起跑线难题”,一些优质学校也以各种变相考试选拔学生,进行“掐尖”,使得参加课外培训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选择。

二是“三点半难题”,小学生三四点钟就放学了,而家长还都在上班,面对接送孩子这一现实问题,很多家长选择交给了校外培训机构托管。

三是“接私活难题”,一些公办学校的教师甚至是公办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合作”,课堂不讲课外讲,诱导、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培训。

四是“找不到娘家难题。校外培训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市场,存在着监管主体不明、职责划分不清、行业标准缺位等问题,阻碍了行业规范发展。

苏华委员从改革评价机制、开展课后服务、加强行业审批和监管、净化师德师风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在开展课后服务方面,苏华委员建议,以学生自愿、公益普惠、成本分担、合理取酬为原则,鼓励支持中小学通过公开招标,引进第三方课外培训机构有偿租用中小学校校舍和场地资源,聘用本校教师或校外合格师资,为本校学生提供课外艺术、体育、科学、手工艺等综合素质课程和托管服务。

朱晓进:

重视挽救“问题少年”,别让民间机构野蛮生长!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发现,目前不少工读学校生源惨淡,一些城市的工读学校在校生饱和度不足50%;北京的一家工读学校配有35名教师,却只有2名学生,被迫彻底停办。

朱晓进委员分析认为,导致工读学校无法为“问题少年”兜底主要原因有:其一、“三自愿”原则使工读学校失去了强制性;其二、工读学校被误读;其三、民间机构野蛮生长。

朱晓进委员建议,建议尽快重视工读学校建设,将其变为挽救“问题少年”的最后防线:一是建立强制转学制度,二是加强工读学生培养,三是加强学校透明程度,四是严管引导民间机构。

刘希娅:

量化教师工作量,将超时工作纳入工作量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关注教师“减负”的问题。她表示,现在老师有很重的负担。比如,隐性教学时间多,各级各类任务摊派让教师非教学任务过重,家庭、社会转嫁给教师过多的教育责任。

刘希娅提出三条解决办法:量化教师工作量,将超时工作纳入工作量;减少任务摊派,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共同分担教育责任,形成教育合力。

于欣伟:

将防性侵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大学副校长于欣伟带来的提案是《关于将儿童防性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议》。

于欣伟呼吁,尽快出台权威专业的防性侵教程,普及防性侵常识,将防性侵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列入小学必修课。

丁洁:

青少年健康教育待加强

根据国内不同学术机构或研究团体的调研报告,我国青少年健康状况令人堪忧。肥胖、视力不佳等人群逐年扩大;一些地方学生艾滋病疫情上升较快;学生不良卫生习惯,包括每日刷牙不到两次等问题凸显。为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教授丁洁呼吁,急需加强青少年健康教育,改善目前青少年健康教育现状。

我国学校青少年健康教育现状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学校健康教育政策体系仍不完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作机制;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动力不足;当前学校的健康教育难以实现学生获得系统连续的健康教育的目的;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不足,师资和教材缺乏等。

因此,丁洁提议,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学校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把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发展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

陈海仪:

把心理健康检查纳入学校日常体检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带来了两条建议。第一条建议是,希望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希望能够借助《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的契机,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以及档案管理也纳入到常规的检查中,希望通过《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把其固定下来。

第二条是,希望对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和预防犯罪的问题进行一体化处理,需要设立一个一体化处理机制,首先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流程,譬如说接到个案以后,是哪些问题,需要哪几个部门介入,如何在全过程中跟进介入的效果,事后如何监督,给出一套让家长放心的方案。

文章来源:校长会

升学问题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

添加时请打开朋友圈,否则不予通过

觉得不错点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