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这所乡村中学,一年里教学成绩突飞猛进背后的秘密

日前,在静海区教学工作会上,杨成庄乡中学因为一年时间中考成绩平均分大幅提高43.44分,合格率提升近22%等突出的表现,作为先进代表,为全区做了经验介绍。短短一年时间,教师队伍和学生生源没有变化,没有外来名师助阵支招,杨成庄乡中学为什么一下子取得如此令人惊喜的变化。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深入走访学校发现,信息化技术进课堂,是杨成庄乡中学这所乡镇校教学质量短期蹿升的“秘密武器”。

张校长的难题

杨成庄乡紧邻静海团泊健康产业园区,由于产业园区发展、大学城建设等,周边不少村民近些年因为拆迁补偿等原因,经济条件得到迅速改善。但是,由于思想认识上的浮躁,近些年周边居民对教育的重视反而有些下滑。对杨成庄乡中学直接的影响,便是近些年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学校教学成绩一直在全区处于靠后的位置。

2016年下半年,张辉接手杨成庄乡中学校长一职,这所1300多学生的大校,于他而言,内部连续多年教学成绩不理想,教师士气不足,学生学习兴趣疲弱;外部家长重视教育意识不足,家校沟通渠道不畅通。

如何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改善这所学校从内到外的面貌?这是张校长当时面临的难题。

一场一拍即合的联手

张辉梳理学校教师队伍发现,80多位在职教师,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有50多人。结合自己去北京、上海等地学校和本市南大附中等学校学习交流的经验,张辉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年轻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必不可少。既然传统的教学模式效果不明显,那在学校推行信息化教学的话,一来可以增强年轻教师的本领,二来也可以探索提升教学质量的可能性。

恰在此时,静海区正在大力推行教育信息化的“三通两平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完毕后,静海区电教中心的老师们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信息化技术究竟能给学校日常教学带来多大的变化?如何有力说服各学校接受信息化技术进课堂?选择一所教学成绩突出的学校,似乎不太能有力地证明其效果。杨成庄乡中学却是一个完美的试验对象,就这样,双方一拍即合,最新的信息化技术就这样在旁人看来有些意外地在一所乡镇中学落地生根了。

微课翻转课堂

为了推动教师主动学习贯彻信息化技术, 2017年开始,张辉在学校以校园微课大赛的形式,要求40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制作一节微课参赛。随后又接连举行两届比赛,把教师覆盖到45岁以下,微课数量增加到5节。与此同时,通过邀请静海区电教中心专家通过手把手培训的方式,进一步加速教师们学习信息化技术的进度。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年轻教师们基本都掌握了微课的制作方法,并将微课引入课堂。

28岁的语文教师孙悦到杨成庄乡中学一年后就开始学习信息化技术,她坦言:“最开始还是有些抵触心理的,不了解这些技术,担心不会弄。”在培训学习并掌握技术后,孙悦惊喜地发现原来课堂教学还能这样。孙悦提到,过去教学,以8年级语文为例,一篇课文她在课堂上介绍生词,分析文中的比喻、修辞手法等,由于内容多、时间有限,基本以她讲解为主。学生们学习效果如何,需要等到布置的作业收集回来批改完毕后,才大概知道学生们一节课吸收了多少。

现在,通过制作微课,把一篇课文作者的背景、生词读音都讲明白。学生课前自主看视频,一遍不明白看两边。课上,学生们可以将自己的疑问直接提出来,孙悦进行针对性解答,或者通过课上练习,当堂讲解学生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课堂由过去教师讲述为主,变为学生主动发问,师生互动频繁,教学实现了翻转。

信息化技术活泼课堂内容

学生兴趣直线提升

化学、数学这样的课程,在信息化技术助力下,则更加活泼,让学生们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厚。化学教师孙旭增提到,化学学科有些内容十分抽象,譬如原子和分子的结构这样的知识点,直接给学生讲述,或者过去的图片展示等方式,学生们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现在,通过电脑动画、电子立体影像等信息化技术展示,学生们不仅可以看,还能亲自动手操作,对知识的理解则要深刻很多。此外,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设置课堂闯关小游戏,学生分组上台比赛,过关的要求是回答正确的知识点,学生之间比拼谁过关快,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期待上课,愿意主动提前学习,学习面貌焕然一新。

八年级学生周晴说,她最喜欢的就是数学课的闯关游戏,因为擅长数学的她,每次参与闯关游戏表现都很出色,“比完后心里很有成就感。”

此外,杨成庄乡教科研主任潘义生提到,微课引入课堂,还有效解决了过去一堂课“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消化不良”的教学难题,优秀生看一遍微课弄明白知识点后,把时间用在拔高的练习上,一般的学生跟着进度及时掌握学习知识点,基础差的学生看一遍微课不明白,课前多花时间看几遍,课后再及时补习基础知识点,掉队现象明显缓解。

大数据精准分析学生学习效果

有的放矢提升学生成绩

除此之外,杨成庄乡中学依托智学网这个全区信息化技术平台,利用大数据功能,对学生学习情况实现了精准掌握。教学辅导上,相比过去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负责学校信息化技术工作的教师张馨文解释,智学网平台有海量题库,每次学习考核环节,教师可以自主组题,也可以选择智学网提供的完整试卷,直接下载打印。学生们考完后,教师通过扫描就可以实现网上判卷。这样的方式,极大地减轻了教师们阅卷出卷的工作量。当然,最厉害的一点是,信息平台收集完学生们的答卷,会给出整体的优秀率、合格率等数据。

同时,哪个知识点错误率最高,每个学生的试卷错误特点是什么,都可以给出个性化分析。拿着这份大数据报告,任课教师可以对全班每一名同学的学习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同时,在后期的练习中,依托大数据,再出卷时可以细致到针对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同,出一份个性化试卷,检验学生之前出错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语文教师孙悦提到,过去她判完试卷和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一个大概印象,对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时间长了的话,完全无法和大数据的精确度比。譬如,此前她认为学生们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以前就该熟练掌握了,后来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这方面不少学生还十分模糊,为此她专门将这一知识点重新为学生进行了巩固。

信息化技术搭桥

家校互育工作顺畅提升

八年级学生王景骜说,过去一年,妈妈对她的学习问得更多了。此前多年,几乎只有每学期的家长会后,妈妈才会和她聊聊学习的事,其他时间,既不知道自己在学校怎么样,也几乎不会过问。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王景骜妈妈有了新的渠道可以实时掌握孩子的在校情况。八年一班班主任刘秀杰说,每位学生家长都可以通过手机登录乐教乐学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家长像看微信朋友圈一样,查看自己孩子每天在校学习情况、参加的活动、老师布置的作业,保证孩子能及时掌握。也是在妈妈偶然夸了一次自己当天课上英语单词全默对时,王景骜才意识到自己一举一动都被妈妈关心着。

八年二班班主任李金彤总结,在以前,家长们除了每学期家长会来校时关心一下孩子学习情况,平时很少了解孩子学习内容。依靠教师挨个家访,和家长交流孩子学习情况,客观来说时间很难保证。现如今,一个班将近70%的家长通过乐教乐学平台关注孩子学习,和老师在线沟通,家校互育的效果借助信息技术搭建的桥梁明显提升。

正是因为信息化技术助力教师教学丰富手段,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家校沟通紧密等,杨成庄乡中学教学成绩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实现了大幅提升, 2018年中考成绩与2017中考成绩相比,合格率提高21.94%,平均分提高43.44,高中上线率提高15.43%。目前,杨成庄乡中学与静海区电教中心就“互助体验式教学探索与实践”这一课题,正在开展深入研究和总结,力图将信息化技术提升教学质量的探索形成经验,供其他学校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