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若干偏差及其修复——基于42所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

| 全文共8332字,建议阅读时16分钟 |

本文由《江苏高教》杂志授权发布

作者:蒋洪池 王如雪 徐绍红

摘要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在新形势下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而做出的战略选择。自2017年9月国家发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42所高校陆续公布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双一流”建设已经进入全面落实阶段。通过对这些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发现一流大学建设存在若干偏差的迹象,主要体现为逻辑起点偏离、建设理念功利化、建设路径趋同以及国际视野不够。回归常识,夯实大学发展学术之基;回归初心,落实大学发展立德树人之魂;回归本分,厘清大学发展特色之路;回归梦想,明晰大学发展国际化之度是修复偏差从而确保中国一流大学建设目标顺利达成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偏差;修复

2015年10月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1月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先后公布了各自的一流大学建设方案。这些建设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双一流”建设进入全面落实阶段。各校出台的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是其建设一流大学的蓝图,直接决定着高校一流大学建设的方向。对42所高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进行文本分析,从理论上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有助于对我国一流大学建设提供警醒并进行及时纠偏。

一、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若干偏差

(一)逻辑起点偏离

逻辑被认为是事物运行的发展规律或必然的发展趋势,逻辑起点是事物发生的原初点及其发展规律的最本质规定和研究该事物的思维起点[1]。大学从起源来看,无论是古希腊柏拉图的“学园”(academy),还是中世纪学者聚集在一起的行会组织(universitas),都是一种学术组织,是传授、研究和发展“高深学问”(学术)的地方。学术是大学合法存在的根本属性,大学功能的生成和发展都是基于学术。正如美国学者詹姆斯·杜德斯达所指出:大学首先是一个学术活动的团体,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社会服务,高等教育都是以高深学问为基础和起点。大学最基本的功能是学术活动,大学其他的主要活动只有与教学和学术相关联才具有合法性[2]。

因此,学术应是大学的逻辑起点,根据大学的学术现状,以学术发展逻辑为原则,进行科学的规划建设以推动大学发展应该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逻辑起点。但从42所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来看,建设一流大学的出发点主要是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存在严重的“迎评倾向”“功利化的参选以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支持”等问题,并没有以大学自身学术的发展逻辑为根本出发点,偏离了建设一流大学应有的逻辑起点。

建设“双一流”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并且发布了一系列的方案和实施办法。《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中的“遴选程序”明确提出了“双一流”的选拔过程:首先国家设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根据各项标准选出拟建设高校;其次由高校编制建设方案,专家委员会对建设方案进行审核,提出意见;最后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根据意见,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报国务院批准。

其中“支持方式”则提到:中央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支持;中央预算内投资对中央高校学科建设相关基础设施给予支持。

可见,高校编制方案是国家对拟建设高校的政策要求,入选“双一流”意味着将获得一定的经费支持。因此,各校在编制方案时为了提高被选中的几率,必然会按照《实施办法》中提出的标准去编写自身建设方案。

具体表现为:各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的开篇位置,都有“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的要求”“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根据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思想的指导”“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等类似表述。《实施办法》中“双一流”的遴选条件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42所高校方案的建设内容的分类方式与此基本相符。

在各高校建设方案文本中都较多篇幅地描述了本校的发展历程、光辉传统、优势特色以及重大成就等,这就有了“历数功劳簿”的嫌疑,力求通过方案中符合遴选条件的措施和“功劳”来争取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外在的要求”成了一流大学建设的出发点和根本动力,忽视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学术逻辑,导致一流大学建设逻辑起点的偏离。

(二)建设理念功利化

建设理念是指人们所持有的指导、引领建设方向的观念以及态度倾向。自大学诞生开始,人才培养是大学最初的唯一职能,中世纪大学是职业分途的人才培养的教育行会。后来,随着大学的发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相继成为大学的新职能,但不管大学的职能如何发展,人才培养的职能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职能,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其他职能都应该与人才培养紧密联系起来,实行“教育”的科研和社会服务[3]。因此,一流大学建设应不忘根本,牢牢树立人本主义建设理念,坚持“立德树人”。

但遗憾的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中体现的建设理念出现了功利化倾向,主要表现为人本主义的游离和工具主义的扩张。

人本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的发展。虽然在各校建设方案中的“建设目标”“建设基础”部分大多都有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阐述,大部分高校都提到了坚持“立德树人”“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建设的核心、根本任务”“以学生为本”“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等,但方案中缺乏对“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等人本主义理念具体践行的论述。

对于人才培养,主要表述为改革教学方式、更新课程体系、完善质量保障评价体系等方面。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着墨极少。而有关科学研究的表述在方案中更为多见:“总体目标”“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章节中都涉及科学研究的阐述,呈现出轻教学重科研的现象,追求物化的成果和量化的指标,表现为人本主义的游离。

工具主义是相对于理性主义的一种重要的大学理念,强调大学贴近社会,利用自身力量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意义,追求“大学的功用”及其现实价值,是大学世俗化的表现,工具主义理念的扩张必然导致功利主义[4]。相比较而言,自然科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可以更快速地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则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提升人们精神高度和综合素养。总体来说,各高校方案中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注远远不如自然科学,存在“重理工轻人文”现象。

各种大学排行榜、国际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学科分类及其排名都加剧了这一现象,因为理工类强势的大学具有较明显的排名优势。ESI所收录的期刊涉及22个学科,其中社会科学只有2种,没有单独的人文学科分类。

此外,各高校在方案中都提出要“重视市场导向”“积极服务社会”“促进产教融合”等建设理念,强调大学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相结合,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过分强调大学外部(市场和社会)的适应性,把大学简单视为一种市场和社会发展的工具,是对教育外部规律的过分强调,势必影响和消解教育发展的内部规律,稍有不慎大学将沦为完全受社会需求摆布的工具。而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而人的培养必须遵循教育的内部规律。

因此,我们既不能只强调教育的内部规律,就“教育谈教育”,关门办学;也不能只强调教育的外部规律,以市场经济规律来代替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而必须做到二者的统一。正如阿什比所说,“一方面大学本身必须改变以适应新的形势,否则将遭受社会的抛弃;另一方面,大学在适应社会的改变中,又不能破坏大学的完整性,不然就将无法完成大学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大学既不能远离社会,也不能完全消融在社会之中,大学应当和外界社会保持适当的距离”[5]。

(三)建设路径趋同

建设路径是指在一定的建设理念指导下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规划设计、建设方式以及建设措施等路线和途径。一流大学的建设路径关乎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达成,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手段,主要表现在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两大方面。各高校建设方案都从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建设任务和改革任务)方面规划了本校建成一流大学的路径,由于受制于国务院2015年10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表述框架,存在着高度同质化现象。

首先,建设目标都为时间节点大致一样的“三步走”战略。高校在制定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时,全部使用“三步走”战略,时间节点大致都是2020年、2030年和2050年,最终达成的目标也是大同小异。如北京大学到2048年前后成为顶尖的世界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都是2050年前后成为世界顶尖大学;其他大学都是在2050年前后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或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其次,建设任务大同小异。各高校建设内容中的建设任务主要有五项:师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成果转化。每项建设任务的具体措施也大致一样,如师资方面大多包括师德师风建设、引进国际高水平师资、培育学科领军人才、建设激励青年教师发展机制、创新团队建设等措施。人才培养方面大多是从深化招生考试改革、推广通识教育及本硕博一体的培养体系、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与课程体系、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来谈。科学研究方面主要包括培育交叉学科、瞄准国家需求、紧跟国际学术前沿、依托科研基地平台、建设文科智库等措施。文化传承围绕建设大学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措施。成果转化则是以国家及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搭建转化平台、完善体制机制等为主要内容。

最后,改革任务差异不大。建设内容中的改革任务基本上分为五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关键环节突破;社会参与机制;国际合作与交流。如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主要集中于完善现代大学章程、构建学术治理机构等方面。关键环节突破都聚焦于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资源筹集机制改革方面。部分高校将关键环节突破中的人才、人事、科研方面单独作为改革任务中的一条,以凸显其重要性。社会参与机制主要通过完善学校理事会制度、搭建校企校地合作平台、完善多渠道的资源筹集机制、积极参与第三方评估以促进学校发展。

(四)国际视野不够

国际视野又称国际意识,通常指人们能以国际眼光观察分析问题,从世界高度客观评价本国与他国的地位与发展,明确自身权利和义务,在国际交往中有恰当的行为与态[6]。我国一流大学建设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总体要求和指导原则,必须是放眼于世界范围的世界一流大学,因此一流大学建设必须要具有国际视野,使用国际标准进行衡量并得到国际认可。但纵观我国高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存在国际视野不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缺乏高屋建瓴的国际标准和对国际化的理解存在偏差。

首先,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缺乏高屋建瓴的国际标准。大多数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站位不高、视野不广。比如,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大多数表述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国家培养英才”“成为XX区域人才汇聚和造就的高地”,而站在世界范围和高度提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和领导者”的高校屈指可数。科学研究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工具主要采用美国科技信息所推出的ESI,对获取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成果重要标志的“诺贝尔奖”等未见提及。

其次,对国际化的理解存在偏差。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中有关国际化的表述主要体现在综合改革任务中的“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但在整个方案中所占篇幅较少,着墨不多。主要包括加强国际实质合作;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加强国际化的人才培养;通过孔子学院、出版学术成果等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对于国际化具体举措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如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各高校在方案中都过于看重“数量”,主要在扩大规模和来源上做文章,部分高校提到兼顾外国留学生的数量、层次以及质量,但总体来说还是重视扩大规模,对提高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是一种低质量的表面的“国际化”,难以达到国际化水平的预期效果。同时,高校吸引外国留学生的措施缺乏实质竞争力,主要着力于提供优厚的外在条件,如改善生活和科研环境、营造国际化和谐校园、利用现有奖学金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吸引外国留学生的目的,但如何吸引优秀留学生并使其内心认同我国大学教育的质量,仍是我国大学国际化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二、我国一流大学建设偏差的修复

(一)回归常识,夯实大学发展学术之基

学术是大学发展的逻辑起点,学术性是大学的根本组织属性,学术逻辑是大学发展的根本逻辑,因此,一流大学建设应该立足学术,以学术自身的发展逻辑为建设原则,这是大学发展的常识,也是大学发展的基石。

在我国现阶段,政府作为大学的举办者、出资者与管理者对大学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大学功利化地迎合政策以求自身的发展也是事出有因,但可能也会情非所愿,这是一种现实窘境,也是造成一流大学建设逻辑起点偏离的重要原因。为了缓解大学的这种窘境,需要继续大力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切实落实《高等教育法》规定的大学办学自主权,实现“管办评分离”,激发大学活力,尊重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形成政府、大学和社会平等合作的新型关系。在大学内部,切实尊重学术权力,大学综合改革必须顺应大学的组织特性,回归常识。明确大学管理的实质是学术管理,必须尊重学术发展的规律,树立行政为学术服务的理念。同时,大学是一种底重结构的组织,学术管理重心必须下移,赋予基层学术组织更多的学术权力。

(二)回归初心,落实大学发展立德树人之魂

人才培养是大学与生俱来的职能,也是大学的根本职能,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初心。一流大学建设应回归初心,落实人本主义的办学理念,“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7],在一流大学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要牢牢把握和坚持立德树人,坚定大学发展之魂。

在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大学职能的关系上,坚持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基础地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要围绕和服务于人才培养,立足于立德树人。明确大学教育不仅要使人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使人学会做人,提高学生的精神高度。理顺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制度规定,保证教学投入,对大学或教师的评价应加大教学的权重,树立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教学,尤其是一流本科教学的观念,“以本为本”,改变轻教学重科研的局面。

大学教学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也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注意促进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与时俱进地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教学育人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方式。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文化决定其在立德树人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大学应切实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抛弃“看重排名”“急功近利”思想,扭转 “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

(三)回归本分,厘清大学发展特色之路

特色是指立足于同种事物的独特差异性及其美誉度。大学特色发展,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师生与社会普遍认同的、具有独特品格和较高美誉度的发展特征[8]。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是大学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也是大学发展的本分。因此,各高校在制定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和实际行动时应回归本分,走差异化特色发展之路。

入选的42所大学都是国内办学水平较高的大学,但是由于其办学历史、所处地域、办学条件、特色优势等不同,建设目标应该有所差异,且目标的实现不可能都是千篇一律的“三步走”战略。

各校的建设任务和改革任务必须紧密联系本校的建设基础,以高校现有的条件和优势为源,不断挖掘和发展自身特色,在制定各项任务措施时,把握其与建设基础的内在联系,进行理性定位和凝练办学理念,真正结合高校自身实际努力发展自身特色,在“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彰显特色,最终达到大学差异化发展和百花争艳的良好生态。

(四)回归梦想,明晰大学发展国际化之度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基本确立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发展阶段[9]。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确定全国重点大学到90年代“211工程”和“985工程”,再到现在的“双一流”建设,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一直都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经成为国家战略需求和现实期盼,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工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构筑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回归梦想,明晰国际化与本土化之度。国际化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应然标准,是重要外因和外在推动力。本土化为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内在支撑,是根本的内因和内在动力。没有国际化的本土化是故步自封、孤芳自赏,没有本土化的国际化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首先,一流大学必须是世界级的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建设站位要高,视野要广,必须面向全球参与竞争,大学的办学水平和声誉必须得到世界公认,活跃在国际高等教育、科研和学术前沿,彰显国际影响力,积极借鉴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和模式,积极引入国际标准和参与国际评估,不断提升大学国际化水平。

其次,一流大学必须是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必须要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是“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到北京大学考察时所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不要把北大办成“第二个哈佛和剑桥”,而是要办成“第一个北大”[10]。一流大学建设要立足我国本土国情,以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为基础,练好内功,自我更新,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只有在这个基础的支撑下,制定国际化战略、提高国际化水平,才能为一流大学建设锦上添花,在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

尤为重要的是,在一流大学建设具体措施上要妥善处理好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国际化是学术水平、科研实力等‘实质’的国际化,不是形式上的国际化,这一进程要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突出学校特色、保持多样性。”[11]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目标要融入国际标准、拥有国际视野,但同时兼具中国特色。如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视野、融通中外,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具备领导力。科学研究要敢于问鼎“诺贝尔奖”,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中国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应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标准”。

【参考文献】

[1]杨移贻.学术是大学的逻辑起点[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99-101.

[2](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刘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1.

[3]吴康宁.人才培养:强化大学的根本职能[J].江苏高教,2017(12):1-4.

[4]蒋洪池.中国大学城建设的价值错位及其修复[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99-101.

[5](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3.

[6]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

[7]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8-08-02].

[8]韩延明.中国高校必须强力推进特色发展——研读潘懋元先生高校特色发展理论之感悟[J].高等教育研究,2010(8):35-41.

[9]周远清.大改革 大发展 大提高——中国高等教育30年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4.

[10]习近平.不要把北大办成第二个哈佛和剑桥[EB/OL].[2018-08-11].

[11]王广禄.“双一流”建设:国际化与本土化并重[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05-31(01).

作者简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博士生。

转载自:《江苏高教》2019年第1期

排版、插图来自公众号:MOOC(微信号:openonline)

新维空间站相关业务联系:

刘老师 13901311878

孙老师 17316022016

邓老师 17801126118

微信公众号又双叒叕改版啦

快把“MOOC”设为星标

不错过每日好文?

喜欢我们就多一次点赞多一次分享吧~

有缘的人终会相聚,慕客君想了想,要是不分享出来,怕我们会擦肩而过~

《预约、体验——新维空间站》

《【会员招募】“新维空间站”1年100场活动等你来加入》

《有缘的人总会相聚——MOOC公号招募长期合作者》

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MOOC”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内审核处理。

了解在线教育,

把握MOOC国际发展前沿,请关注:

微信公号:openonline

公号昵称:MO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