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蹭课联盟”给大学教育提出新挑战
□刘采萍
武汉学生自发组织的蹭课联盟,已发展到有16000多粉丝、跨武汉50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公益组织,他们有个“小目标”——到武汉所有大学听讲座。
(2月24日《人民日报》)
突破课程表、专业甚至是学校的限制,跨班级、跨专业、跨院校地旁听一些“别人的课程”,这种情况过去在大学里也有,不过那往往只是少数学生的个别行为,有的时候还担心受到歧视或者驱逐,不敢特别张扬。但是,武汉学生自发组织的蹭课联盟,现在已经俨然成为颇有规模的公益组织。它的诉求与经验,对于中国高校改革和大学教育理念,都有新的和重要的启发意义。
通过“蹭课”,大学生可以学习自己最想学习的内容,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充分利用了教育资源。因此,早在2001年,武汉七所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便主动给了大学生“蹭课”机会,即七所院校拿出各自的特色优势专业,联合办学,学生可以跨校跨学科辅修第二学位,相当于“一张录取通知书,可上七所名校”。而在全国范围内,北京、河南、广东、湖北等省市,也在探索区域高校联盟。联盟高校之间,可以专业互修、跨校选课,同时互相承认学分。建设高校联盟,同样是为了促进高校间的优势互补,开放高等教育学习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共享。
而时下学生自发组织的蹭课联盟,与校方主导的仍然带有一定功利目标的校际联盟相比,则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未来大学生“蹭课”,将不只是出于兴趣而旁听,或者追逐名校的学分与文凭,他们将把所有高校看做是一整张人类知识网络上的节点与储存库,渴望自由徜徉其中,获得最有效率的知识共享。这样的要求,将成为未来大学教育的重要课题。
“蹭课”过去所具有的贬义色彩,根源于认为大学是封闭的,是知识的拥有者和垄断者,甚至是知识的售卖者。现在,这种观念被突破了,“蹭课”也从一个贬义词变成了令人兴奋和向往的重要的学习路径。过去大学生在一校之内、不同专业之间蹭课,今天大学生可以跨校、跨城甚至未来可能跨国“蹭课”,知识的权力属性正在向权利属性转变,学习知识的藩篱也在新技术环境下日益被清除着。大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都应该尽快回应这样的环境转变。
“蹭课”风行,当然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蹭课人多了,如何保证课堂有序;蹭课学习质量该如何评估;分散的蹭课与系统、专业的学习之间如何协调,等等。这些新的问题都需要传统的大学以新观念和新视野,去审视,去研讨,去解决。毋庸置疑,从纸笔到互联网,从万众仰望渴慕的知识殿堂到海量公开课,知识传播的手段已经彻底改变了。特别是随着成长于互联网世纪的新一代进入教育体系,教育供给侧积极变革,主动变革,把“蹭课”“网校”这类新概念和新现象尽快纳入教育整体布局,提高教育质量,这样的要求已经迫在眉睫。
一键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