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_2

“过去学校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企业就用什么人才。但是这种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科技革命的要求,必须进行流程改造。”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今年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谈到的大学人才培养问题,引发了很多高教界人士的共鸣。

实际上,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大学从课程设置到人才培养的重构,是今年两会会场上的热点。

据施大宁介绍,为了培养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全国各地区高校都在实践中摸索,有些地方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广州工业大学的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就很有特色,很多地区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也都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学科、传统专业进行融合。

但在施大宁看来,目前我国的人才模式还是在遵循目标达成式原则。即根据培养计划制定方案,设置专业和课程,经过社会实践,一步步走来,最终形成产品——学生,再将产品投向市场。

但是,高校的人才“生产”跟不上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这一点已经越来越受到诟病。

施大宁认为,“应该由新兴企业和市场来决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然后再确定培养方案,而且教学内容也应该由技术发展方向来决定。”另一方面,“将来的毕业生或许会打破过去本科、硕士、博士这一体系的壁垒,甚至没有毕业就去工作,之后再回来学习,拿到学位。目前斯坦福大学的开环计划即是如此,学制灵活开放,完全颠覆了传统大学的培养理念。”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也认为,迎接新技术革命,大学要放下身价,主动地融入社会。

王树国说,随着互联网和第四代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新技术、新的产业革命应接不暇。有时甚至让人产生了特别大的迷惑甚至恐惧。比如,一些颠覆性技术的出现,使得一些传统企业正在消失。而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从来没有过的变化周期,周期更迭越来越快。

而按照他的看法,当前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社会实践已经走在了前面,由此也推出了一批杰出的人,他们在用新的思想,带动新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新理论的诞生。

“问题就出来了,如果你的思想落后于社会发展、观念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技术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那么,人才培养不可能领先社会的发展。”

“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能够直接参与一代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将决定中国未来百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为此,王树国认为,西安交大自身要加强变革,来顺应时代的发展,其中包括教育体制的变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认为,在稳定和促进就业的具体举措中,大学毕业生是非常重要的群体。当前我国已经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这个阶段最主要的失业风险并不是“总量失业”,而是“结构性失业”;最主要的风险人群并不是一般体力劳动者,而是大学生。

大学教育“双一流”建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培养大学生的质量,首先是课程要精品化,不能弄一堆“水课”。

为了让高校教育更深入社会实际,更有前瞻性,需要更加优秀的师资配置,高校应该给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供宽松的环境。

编辑:樊丽萍

责任编辑:顾军

综合自中国电子报、中国教育在线、澎湃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