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突围之战:6000人“皮旅”如何牵制30万敌军

1976年7月7日,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从漳州乘直升机去东山岛三军演习现场视察。不幸的是,直升机撞毁在漳浦县灶山上,皮定均以身殉职。在其追悼会上,毛泽东送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个悼亡花圈。

解放军开国将帅千余人,毛泽东为何对皮定均青眼有加?这是因为在解放战争期间的中原突围中,皮定均任旅长的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立下了奇功,让党中央和毛泽东刮目相看。

临危受命,在30万敌军的虎穴中扛起了主力的大旗

1946年6月,中原大地战火再起。国民党军挑起内战,蒋介石调集30万重兵,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企图在48小时内全歼中原解放军6万官兵。

敌强我弱,军情万分危急!党中央命令中原部队“立即突围,愈快愈好”。大部队突围,谁来掩护?谁来假扮主力迷惑敌人?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简称“”)肩上。大家都明白,担任掩护任务意味着牺牲,是不得已的“丢卒保车”之举,皮旅凶多吉少。

那么中原军区具体面临什么样的困境?皮旅面临的又是什么样的险境呢?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蓄谋发动新的内战,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中原解放区以及中原军区李先念部,因阻挡在蒋介石向全国部署兵力的咽喉要道,成为首要进攻目标。

中原军区部队6万人,按照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部署,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坚守中原前哨,牵制了国民党30万军队,为华东、华北、东北等解放区做好反内战准备,赢得了宝贵时间。

此间,国民党也完成了发动全面内战的部署,在中原解放区周围先后调集了11个军26个师30万兵力,挖通战壕10万余条,构筑碉堡6000余座,将中原解放军6万人重重围困在以宣化店为中心、南北纵横不到200公里的狭小地带,妄图在7月1日发起总攻,48小时之内全歼中原解放军,为发动全面内战扫除障碍。

内战一触即发,中原解放军万分危急!在完成牵制敌人,延缓内战爆发的战略任务后,中原局、中原军区请示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于6月26日主力兵分南北两路向西突围,以第一纵队第一旅向东佯动,伪装主力吸引敌人,掩护大部队跳出包围圈。

远在延安的党中央和毛泽东,时刻关注着深陷虎穴的中原军区。6月23日,毛泽东电复中原局:“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第一旅旅长皮定均,安徽省金寨县人,14岁参加红军,在鄂豫皖苏区四次反“围剿”斗争和创建川陕根据地的斗争中,作战勇敢,不怕牺牲,后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抗日战争时期,皮定均率豫西抗日先遣支队跨过黄河天险,在日、伪、顽的层层包围下,创建了豫西抗日根据地。抗战胜利后,率部南下桐柏山,后编为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

一旅下辖3个团,6000余人,驻扎在光山县泼陂河地区的白雀园,位于中原部队驻区的最东面,守卫着中原解放区的东大门。

国民党判断中原部队主力会向东突围,故将主力布置在东、南、北三个方向,仅在一旅正面商城潢川一线,就猬集了4个正规军和3个保安团、3个民团,并在一旅阵地的东南面构筑工事,构筑了纵深二三十里的封锁区,又在东北面的潢川平原留一缺口,妄图当解放军突围时诱我进入其设下的陷阱。中原部队主力向西突围,一旅防区就成为保障主力突围侧后方安全的主要屏障,也成为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