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独特曲艺濒危“梆鼓咚”走进大学课堂
- 莆田老艺人李天铸在家中制作梆鼓咚
- 黄文栋收藏的二十七盒磁带与部分大本唱本
- 老艺人黄文栋将技艺传授给第五代传人黄璟
- 黄璟与其学生编排的梆鼓咚《民俗传承凭古行》,在湄洲岛参加福建省“丹桂奖”莆田选拔赛
- 板鼓带斜背在右肩上,板鼓夹在左腋下,右手击打鼓面,左手持两片不相连的竹板相互撞击配合鼓点。对老一辈莆田人来说,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它是源于宋代南戏的莆仙独特曲艺——梆鼓咚。这是一种集说、唱、打、表于一身的综合性说唱曲艺,在近日公布的一批省级“非遗”名录中,梆鼓咚名列其中。
- 梆鼓咚曾一度失传,后经过各方努力,传承问题得到一定解决。目前,梆鼓咚第五代传人黄璟是莆田学院的一名音乐老师,她编排的梆鼓咚曲目曾多次获奖,今日上午,她将上第一堂《梆鼓咚节目排练》课,课堂上的50多名学生将是梆鼓咚下一代主要传承群体。
- 起源与钱四娘修木兰陂有关
- 对于梆鼓咚的起源,并无文字可考,但民间传说甚多,据称与钱四娘修筑木兰陂有关。老艺人林永莲在1956年口述,相传宋治平元年(1064),钱四娘修筑木兰陂时,用竹筒装铜钱,让民工们从竹筒内自己抓取工钱。任民工抓一把或捧一把,钱数都是十八文,民间至今尚有“抓也十八,捧也十八”的谚语流传。
- 木兰陂建成不久被洪水冲垮,钱四娘悲愤交集,投溪自尽。民工们为纪念、歌颂钱四娘截溪建陂的功绩和继承她的遗志,遂以钱四娘装铜钱的竹筒鞔(mán,把皮革蒙在鼓框上)皮作鼓,将钱四娘的事迹编成叙事诗,到处传唱进行募捐,终于把木兰陂建成。
- 此外,民间另一传说认为,梆鼓咚是古代翰林吟诗作对的一种娱乐形式,后来成了艺人卖唱谋生的曲艺形式,所以民间有“翰林盘诗乞丐唱”的说法。在抗日战争时期,莆仙人民曾以梆鼓咚宣传抗日。
- 存中原古乐遗风 老外来求教
- 梆鼓咚是一种集说、唱、打、表于一身的综合性说唱曲艺。唱腔由一个基本曲调变化而成,每一段都可以独立演唱。传统梆鼓咚老艺人会根据自身条件,量身制作板鼓和竹板,演奏时在旋律音程中大量使用小三度(一个半音,再加一个全音构成),体现了古老的中原音乐遗音的最重要特征。
- 梆鼓咚作为莆仙地区独特的曲艺,易引起当地百姓的共鸣,一些海外莆籍华人出于对梆鼓咚曲艺的喜爱,常常回乡订购梆鼓咚乐器,在国外边打边唱中思念故土。2006年,第四代传人黄文栋在福州为非莆仙籍人士开班授艺时,陆续有外国人士向黄文栋求教,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音乐人类学系博士研究生XiaoshiAdrewwei就对梆鼓咚很感兴趣。
- 85岁老艺人 是民间曲艺集大成者
- 梆鼓咚第四代传人黄文栋今年已经85岁,他被评为福建省十大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人。此外,他还精通山歌、儿歌、海歌、道士音乐、佛曲、作京门、九莲唱、十番八乐、摇钱树、福天斗、文枕琴等不同的民间音乐流派,是莆田民间曲艺音乐的集大成者。
- 小时候黄文栋因家道中落,随父母移居建阳,8岁又随父母从建阳乞讨回莆田,9岁那年学“吹、鼓、打”,为日后谋生用。
- 13岁那年,黄文栋开始拜师学“梆鼓咚”。由于“梆鼓咚”属于语言体,以说唱为主,要学梆鼓咚得先学方言,这样才能一听就懂。因为梆鼓咚无固定曲子,不仅要根据自己的情绪、感情,还要根据环境、听众的情绪变化等来决定曲调,今天这么唱,明天还可以不一样。
- 所以,要学该曲种必须依靠师父在现场言传身教,黄文栋一学三年。从那时开始,他白天一边上学一边学梆鼓咚,晚上当小货郎,走家串户卖货为家里补贴生计。
- 1951年底,黄文栋高中毕业,1952年受聘到莆田卫生学校当音乐、体育老师,从此一直从事民间音乐工作。
- 黄璟告诉记者,演奏梆鼓咚的乐器看似简单,所用原材料也很普通,但要真正做出好的这种乐器并不容易,需要花不少心思。目前,专门做这种乐器的老艺人也屈指可数,由于一直以来,艺人们都是纯手工量身制作,在市场上买不到这种乐器,因此也有人担心随着时间推移,制作这种乐器的手艺也会失传。
- 高校师生编排梆鼓咚 获省级曲艺一等奖
- 第五代传人黄璟告诉记者,梆鼓咚主要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目前,从事梆鼓咚的艺人要么年事已高,要么大多已不在人世,在后继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梆鼓咚濒临失传。
- 2011年9月,莆田学院莆仙音乐与戏曲研究中心成立后,定期邀请梆鼓咚艺人开设讲座,2014年3月黄文栋担任莆田学院莆仙音乐与戏曲研究中心顾问,黄璟向黄文栋学习制作、演唱及演奏梆鼓咚,将原本无乐谱的梆鼓咚以五线谱的形式记录下来。2015年,由黄璟编导的梆鼓咚作品《民俗传承凭古行》获福建省首届“丹桂奖”曲艺(电视)大赛创作一等奖,黄璟获业余组新人奖一等奖。
- 但是,老艺人们对梆鼓咚的传承仍然很担忧,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进一步采取措施,拯救这一独特的莆仙戏曲。黄璟告诉记者,去年她开始带学生编排梆鼓咚曲目,并参加一些比赛,今年开始,对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梆鼓咚节目排练》专业选修课,今日上午将上第一堂课。“50多名学生选了这门课,他们将是梆鼓咚第六代主要传承群体。”黄璟说,今后这堂课会保留,每年都会培养一批学生,且不局限于本地人。
- 此外,按照此前制定的五年保护计划,今后将继续组织高校师生研究梆鼓咚,鼓励创作梆鼓咚新作品,并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在五年计划最后一年建立梆鼓咚数据库,将梆鼓咚资料由文本形式转为电子资料,以供研究者使用。(海都记者 林养东 李伟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