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斯坦福”之争正上演?又一所大学将落户南山
纵观深圳全局,除了福田、盐田两区因空间受限外,深圳其他八个区(新区)都在竞相办大学。其中南山、龙岗势头较猛,已经初步形成两座大学城。目前来看,在深已经办学、签约或即将落户的国内外高校有10多所。
硅谷之所以成为硅谷,斯坦福(大学)是关键因素之一。各地名校云集深圳,谁将成为深圳的“斯坦福”?
一、局势:深圳8区竞相“办大学”
在近期出炉的深圳十区(新区)政府(管委会)工作报告中,有8个区(新区)提出了“大学计划”。结合各区争办大学的最新态势,记者作了一番系统性梳理。
南山对阵龙岗:两区比拼“大学城”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南方科技大学
南山是深圳大学事业的起步区,也是目前深圳大学资源最为密集的地方。
1983年成立的深圳大学,是深圳最早的大学,具有“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标签,长期代表深圳参与全国高等教育PK. 2000年起,深圳市掀起第一波合作办学热潮,引进北大、清华、哈工大等名校研究生院入驻位于南山西丽片区的深圳大学城。
直到2012年,随着另一所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定位为创新型大学的南方科技大学在南山区成立,深圳的高等教育上升至一个新台阶。
近三年,南山区的“大学计划”在加速推进,掀起第二波合作办学热潮。
2014年5月,教育部批准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筹备举办本科教育。去年9月,哈工大(深圳)迎来首批376名本科生。
而在2016年,南山区接连引入北大深圳校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校区,以及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等合作办学项目。
此外,今年2月,南山区区长王强还透露,上海交通大学将在深圳设立学区,有望与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结伴在环西丽湖科教城。
西有深圳大学城,东有深圳国际大学城。
建设中的龙岗国际大学城
香港中文大学
自2011年第26届世界大运会后引进第一所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来,龙岗区的大学战略迅猛推进,在大运新城逐渐打造出一座汇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国际名校的深圳国际大学城。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于2014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定位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由深圳市政府与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三方共建,计划今年9月招生。
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签约于2014年,同样落户大运新城。
龙岗区还在引进一批特色学院。其中包括华南理工—罗格斯创新学院、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深圳国际太空科技学院等。
2017年龙岗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将完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期工程建设,实现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首期招生。
与南山区的深圳大学城相比,龙岗区的深圳国际大学城进驻的大多是国际型大学。
总体来看,龙岗区逐步形成的深圳国际大学城,初步与南山区的深圳大学城形成齐头并进之势。
宝安光明坪山较劲:分别抢得一两所大学
若将宝安、光明、坪山列为深圳各区大学竞赛第二阵营,引入中大深圳校区的光明新区可谓先拔头筹。
2015年11月,深圳市政府与中山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将合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学校选址光明新区新羌片区,占地5000亩。光新新区官方消息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将在今年6月底之前开工建设。
武大深圳校区也有望落户光明。去年9月,武汉大学与深圳市政府签署合作办学备忘录,拟建立武大深圳校区。有消息称,武汉大学“相中”了光明新区。在签约一个月前,武汉大学负责人曾造访光明新区。
地处深圳东北部的坪山区,在此轮大学竞赛中也斩获不小。
落户坪山石井片区的深圳技术大学,定位为一所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预计在2018年开始招生,建成后该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将达到2.5万人。
落户坪山的大学还有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校区,该校将形成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全日制在校生将达6000人左右。
在特色学院建设上,坪山区也抢得一杯羹。去年10月,坪山区与深圳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拟在坪山成立的深大-希伯来学院。该学院致力于研究生教育。
争得人大深圳校区的宝安区,也在力补高等教育短板。
去年12月,深圳市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将共建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
2017年宝安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加快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建设,确保过渡校区今年9月份招生办学。
宝安区还将建设湖南大学罗切斯特设计学院(深圳)。该学院签约于2015年5月,初步选址宝安区新安街道。
整体来看,此轮大学争夺战,宝安、光明、坪山三区几乎平分秋色。
罗湖龙华大鹏出招:三区速推“大学计划”
大学资源奇缺的龙华、大鹏、罗湖,同样在大学争夺战中暗自使劲。
拥有深圳广播电视大学资源的罗湖区,正在筹划建设深圳城市大学。去年6月,深圳市中营都市设计研究院与京基集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共同推动城市大学的建设运营。2017年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将启动深圳城市大学启动前期筹备。
大鹏新区则发挥自己的滨海优势引进了广东海洋大学。
2015年10月,大鹏新区与广东海洋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共建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填补深圳没有海洋高等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的空白。大鹏新区还与南科大“联姻”。
去年4月,大鹏新区与南方科技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筹建南方科技大学海洋学院和深圳海洋工程技术研究院。
辖区还没有一所大学的龙华区,今年也提出“力争引进一所高水平大学”目标。有消息称,南开大学深圳校区项目正在洽谈,预计今年上半年签约,或落户龙华。
谁能在大学争夺战中占得先机?龙华、大鹏、罗湖作为第三阵营正在加速角逐。
二、探因:抢夺人才+补强科创力
深圳各区为何热衷于办大学?
深圳八区竞相办大学,既有落实深圳“大学战略”的使命,也有各区实际需求的原因。
比如,因地处原特区外、属于后发地区的龙岗区,非常渴望通过引入大学来强化人才支撑,以及提升区域公共资源配套和城市环境品质。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创新型城区的龙岗,亟需引进大学及科研机构与辖区的创新要素发生化学反应。
比如,2015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星河集团联手共建港中大(深圳)创新创业设计基地,在机器人领域产学研支撑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华为在大数据方面的合作项目“高能物理研究所”也已运行。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深圳八区竞相办大学,这既是深圳各区高端人才支撑、产业创新发展支撑及高等教育公共资源配套的需要,更是深圳补强科技创新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部署,以及落实“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使命所在。
深圳对标硅谷,最大的短板在源头创新。
有研究表明,深圳目前创新更多来源于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和工艺创新,即便是已占据全球七成出货量的智能手机产业,其创新源头也在苹果等公司,在智能手机的零部件中,芯片、摄像头等技术主要还靠进口。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共同副院长张林认为,促进从kow how到kow why过程转变需要更偏基础性的科研机构或者大学来推动,发挥高校凝结核作用。而深圳大力发展、引进的高校,将为深圳改变源头创新不足、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提供重要推动和支撑。
附一:深圳市“大学分布图”
南山区:
深圳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北大深圳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南方科技大学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
大学深圳校区上海交通大学深圳校区(已签约,或落户西丽)
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
龙岗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
深圳国际太空科技学院
广中医皇家墨尔本理工深圳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罗格斯大学创新学院(深圳)
深圳信息学院
宝安区: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
湖南大学罗切斯特设计学院(深圳)(已签约,或落户新安)
光明新区:
中山大学·深圳武汉大学深圳校区(已签约,或落户光明)
坪山区:
深圳技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校区深大-希伯来学院
罗湖区: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深圳城市大学
大鹏新区: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南方科技大学海洋学院和深圳海洋工程技术研究院
龙华区:
南开大学深圳校区(已考察,或落户龙华)
附二:深圳“大学计划”
到2025年,深圳高校达到20所左右
全日制在校生约20万人,其中本科生规模超过10万人,研究生规模超过4万人
推动3-5所高校排名进入全国前50
培育30-50个优势学科
参与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广东省高水平学科竞争
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
附三:珠三角合作办学部分项目
1.英国考文垂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中山合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考文垂学院”
2.中山大学、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顺德区政府三方共建“国际联合研究院”
3.西安交通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与佛山顺德联合建设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
4.广东工业大学与佛山南海建立广工大数控研究院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