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构建雷锋精神铸魂育人体系

  中新网辽宁新闻2月28日电(李晛) “一颗钉”的刻苦钻研精神、“一滴水”的团结协作精神、“一团火”的无私奉献精神、“一块砖”的爱岗敬业精神、“一片叶”的感恩反哺精神。2月27日,记者随 “踏着雷锋足迹 弘扬雷锋精神”网络媒体辽宁行走进了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地处雷锋第二故乡抚顺,与雷锋渊源深厚。学校将雷锋精神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总结凝练出了雷锋“五个一”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了“雷锋精神种子工程”,号召师生做“进取创新、齐心合力、克己奉公、恪尽职守、回报社会”的雷锋精神“五颗种子”,构建了用雷锋精神铸魂育人体系,培养出了具有雷锋精神特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深化教学改革,增进教书育人渗透力

  一是课程思政持续深化。学校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2006年组织编写了国内第一本雷锋精神的本科生教材——《雷锋精神教程》并列为必修课。2012年6月,学校总结凝练出雷锋“五个一”精神重新编写教材——《雷锋精神概论》,并将雷锋“五个一”精神有效融入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之中。经过近10年的重点建设,《雷锋精神概论》课已经发展为一门特色鲜明、理念先进、内容丰富、手段现代并可持续发展的优秀课程,2010年,该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

  二是队伍建设强劲有力。学校高标准选拔、高质量建设了一支重点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把学习、传播、弘扬雷锋精神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选聘当代雷锋、雷锋生前战友担任《雷锋精神概论》实践课指导教师,邀请专家学者、雷锋团官兵、“百姓雷锋”代表走进课堂,面对面点对点,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人事迹诠释雷锋精神实质、时代意义,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推进雷锋精神由进教材、进课堂到进头脑。

  三是理论研究成果显著。学校成立了全国高校首个雷锋学研究中心,挂靠学校的“辽宁省雷锋研究会”以“雷锋精神与立德树人”等为主题,举办了九届雷锋精神论坛和全国部分高校“弘扬雷锋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专家、部队首长、省市领导、研究学者、雷锋生前战友、雷锋辅导过的学生及全国学雷锋英模等嘉宾出席会议,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政治层次高,文化层面深。

  铸就实践熔炉,激发学生成才外驱力

  一是广建实践育人基地。学校在抚顺县、新宾县、清原县建立多个社会实践基地,与地方单位建立了“雷锋精神种子培育基地”与雷锋中学、雷锋社区建立“育苗基地”,与沈阳军区雷锋生前所在团签订了军学共建协议,与学校周边50余个单位建立了共建关系,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形成了以学校为中心、辐射校园周边的志愿服务网络。

  二是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实施“雷锋精神种子工程”,引导师生弘扬雷锋“五个一”精神,做回报社会的种子。开展学雷锋志愿者培训活动,有效提升志愿者服务意识和水平。开展教授、博士服务地方行动计划,为企业加快完成科技攻关和实现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三是发挥示范班“特区”作用。探索建立雷锋式优秀人才培养“特区”“学雷锋示范班”,聘请当代雷锋郭明义、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等担任班主任。坚持突出严格标准、突出实践锻炼、突出示范功能的“三个突出”的培养理念,示范班学员倍受用人单位青睐,得到了《光明日报》的专题报道。该班被授予 “辽宁省雷锋号”等荣誉称号。

  强化阵地建设,提升舆论宣传影响力

  一是以网络平台抢占新阵地。创建的全国首家“雷锋精神在线”网站,开通的“中华雷锋号”微信公众平台,出版电子微刊1500余期,吸纳粉丝10多万人。相关事迹两次被光明日报内参收录。“中华雷锋号”被评为抚顺市学雷锋活动优秀项目。校园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网络空间,通过生动的网言网语讲述雷锋故事、传播雷锋文化,让雷锋精神从“指尖”直抵“心间”。

  二是以宣传舆论引导弘扬正能量。

  扩大新闻宣传。运用校内宣传,让学雷锋做雷锋成为校园靓丽的风景线。扩大对外宣传,《塑魂之路》等100余篇报道在《辽宁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上发表,有效激发了广大师生中蕴藏的向上向善的道德能量。

  打造特色品牌,增强雷锋文化感染力

  一是打造雷锋精神德育殿堂。为立体化、全方位的展示学校半个多世纪学雷锋实践及几代人对学雷锋活动的传承、坚持和创新,通过广大师生、校友捐资和社会捐助,学校兴建了“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雷锋精神育人展馆”。展馆分为回眸历史、生动实践、丰硕成果和文化藏品等版块,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藏品等形式,全面生动地展示了学校对“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理念的坚守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二是打造雷锋校园文化环境。实施雷锋校园环境工程,积极打造特色校园景观,学校把雷锋元素融入到校风、校训、校歌、道路楼宇命名中,复原了“雷锋擦车照”拍摄地,建设了雷锋半身塑像、雷锋“五个一”精神纪念塔、“做雷锋精神种子”大幅宣传板等景观,在师生汇集的教学楼厅廊上写满了雷锋日记,使广大师生在充满雷锋文化元素的校园里,处处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和“雷锋”的气息。

  三是浓厚社区雷锋文化。学校把学生社区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实施“雷锋社区建设工程”。在学生公寓的外墙上制作了配有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雷锋巨幅头像,设计了以雷锋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公寓厅廊文化,持续开展学生党员“亮身份、学雷锋、做表率”“亮党员身份、树雷锋形象”等活动,营造了浓厚雷锋社区文化氛围。

  目前,学校构建的雷锋精神铸魂育人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诸多荣誉。已为国家培育出 11 万余名毕业生,普遍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回报社会的责任担当,被誉为“抚油现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