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财学子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却是不少人精神世界的贫瘠,为弥补人们心灵的空虚,红色文化正悄然兴起,而毋庸置疑的是,红色教育基地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为回溯那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驱的奉献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情怀,7月9日安徽财经大学社会主义好青年调研团的成员们走进了蚌埠市红色教育基地,重温那一段峥嵘岁月

  初访陈列馆,革命历史知一二

  蚌埠市地处安徽省北部,民国时期曾是安徽军政府驻地和凤阳县政府驻地。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蚌埠与革命历史结下不解之缘。

  早上八点,团队成员乘公交车来到蚌埠市革命历史陈列馆,全面了解蚌埠市的革命历史。适逢雨天,云雾缭绕,位于曹山脚下的陈列馆显得更为庄重而肃穆。门口几个大字“蚌埠市革命历史陈列馆”由已故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题写,这几个字苍劲有力,象征着革命先烈们坚贞不屈的风骨。

  在向负责人说明来意后,负责人热情地接待了团队成员,并说道:“我们的陈列馆是进行爱国主义的重要场所,每逢清明节和国家公祭日,都会迎来祭祀高峰。很高兴你们年轻人能关注红色文化,也希望你们能扛起爱国主义的大旗,传承红色基因。”一席话让团队成员备受鼓舞,也深感自己责任重大。

  随后,团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陈列馆,陈列馆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蚌埠英烈。墙上所列示的作战地图、英烈简介、庆祝战争胜利的黑白照片,橱窗里展出的先烈手稿、旧时报纸等都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蚌埠市的革命历程,这些远比书本上的知识更令人印象深刻。当了解了杨兆成烈士因拒绝泄密而牺牲于蚌埠小南山,牺牲时年仅24岁的事迹时,一位团队成员甚至有些哽咽:“他只有24岁,和我们年纪相仿,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他成员也眼眶泛红,深知当今的幸福来之不易。经过讲解员的讲解,团队成员似乎能感受到,从第一次大革命一路走来,我们的党在逐步走向成熟。

  再访旧址区,渡江战役意义不凡

  告别了革命历史陈列馆,中午稍作休整后,团队成员来到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深入了解渡江战役的历史。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分为纪念馆和旧址区两部分。而最令团队成员着迷的当属旧址区。踩着有些泥泞的小路,团队成员来到旧址区,依次参观了邓小平故居、陈毅故居、张震旧居、会议室和大食堂。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布局相仿,陈设不多却简单有序。而会议室中陈列着木质方桌和一圈木椅,墙上仍保留着着渡江战役的地图,参观至此,调研团成员仿佛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们指挥作战的场景,他们围坐在方桌四周,分析作战局势,时而皱眉时而信心十足。也正是在这里,诞生了渡江作战纲领性文件——《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最后,团队成员来到大食堂,里面的陈设一览无余,老式灶台、老式水壶、一张木桌以及炊事员的地铺。旧址再现了领导人在孙家圩子工作与生活的场景及风貌,很好地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遇到了来自东北的一个家庭,他们自我介绍说孩子刚刚初中毕业,却总是沉迷游戏,缺少男子汉的阳刚之气,他们趁这个假期带孩子来南方旅游,顺便走访一些红色教育基地,让自己的孩子能长长见识,在以后的路上多吃苦。队长笑着说:“红色教育基地确实能带给人心灵的震撼,希望你们能有所收获。”

  告别东北家庭后,实践活动暂告一个段落,团队成员的心情却久久无法平静。实地探访所学到的和所领会到的是书本上得不到的:一代代革命先驱为了蚌埠市的解放,为了全国的独立而付出了生命,谱写了革命战争的辉煌篇章。新一代的年轻人既要缅怀先烈,更应该继承先烈遗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