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与思政部共谋思政部实践教学改革

日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实践教学改革汇报会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举行。学院宣传部王竝部长、教学管理处闫丽华副处长、及电信工程系殷庆纵副主任、经贸管理系苏华副主任出席了汇报会。

会议首先由思政部思政教研室室主任李从如老师就思政部实践教学改革的目的、方法和成果向与会领导和老师做了介绍,接下来来自电商13C1班学生代表也从学生的角度对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及收获谈了自己的体会。与会职能部门代表及兄弟系部主任亦从各自的角度对思政部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2012年至今,经过三年的摸索与实践,思政部紧紧围绕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中心,着力开展素质教育;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以强化实践教学有关要求为重点,以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为基础,以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为依托,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形成实践育人合力,逐渐形成了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孝心、爱心、诚心、专心、信心“五心同献”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注重“以小见大”:

“小课堂,大社会”——搭建课堂实践教学平台,完善“第一课堂”教学活动。“我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演讲(PPT)、典型案例剖析、话题辩论、模拟法庭等应属此列;

“小社会,大舞台”——注重校园实践教学,丰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校内调研活动及课后作业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发挥所长;

“小天地,大作为”——加强社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成人意识和综合素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项目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做好投身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的准备。

具体而言,首先,课内实践教学形式多样。通过开展讨论、演讲、辩论、模拟再现等形式,将授课内容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及时抓住社会出现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开展讨论;

其次,课外实践教学形式活泼。课外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是引导学生参加思政课实践的有效形式,其基本要求是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利用学生业余时间,开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关活动。思政部结合目前所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思政课程分别设计了“感恩的心”、“校园道德观察”、“职业调查”、“法律教育”及“革命传统教育”“经典阅读”“微视频(电影)拍摄”“社会调查”等全员参与实践内容;另有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 logo设计竞赛、模拟联合国大会等有兴趣有特长学生可以参与和展示的活动,效果良好;

第三,校内社团与校外学生实训基地并驾齐驱。时事评论社、七彩阳光社、法律剧社、青年法律协会等学生社团及吴中区人民法院、旺山旅游基地、太湖新四军纪念馆、穹窿山等大学生素质教育拓展基地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展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为更好实现课程教学,思政部经过调研,还开设了拓展模块课程:法眼看生活、外交风云“局中局”、政治风云人物档案等,受到学生欢迎,深化和拓展了教学内容。

三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师生都有很多收获和感悟。教师的教学更能贴近学生实际、更贴近生活也更贴近社会,学生感到思政课更活泼更有吸引力了、对专业课学习更有帮助了。思政部袁芳和张艳老师在实践教学中正因“三贴近”而获得学生高度肯定,其微课教学也在江苏省思政微课竞赛中分获二三等奖;部分老师也在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如杨晔老师的“以‘双模块’为基质的思政课‘三轮驱动’教学模式研究”被列为苏州市2013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夏一蓁老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与高职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被列为院级课题。另有赵永兵、张红梅、何卫星等老师发表相关研究论文若干。

正如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教社政〔2005〕5 号)(即05新方案)中明确提出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在如何不断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及其说服力、感染力,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方面,我院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已经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对于今后的实践教学,思政部也做出了以下设想:树立“大思政”理念;纳入教改整体设计;优化实践形式;优化考评方式;建立保障机制。

“秣马厉兵开好局,凝神聚力谋新篇”。未来希望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和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作用、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环境载体等方面的认识上,具有宽宏的视域,既继承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又适应改革开放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体现高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文化创新与自觉,进一步促进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