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需要系统的理论提炼——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联俊评介《中国改革大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功,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既为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提供了现实路径,也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信心力量。但是,中国改革开放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内在的成功逻辑是什么?却在很多方面没有尽如人意的理论阐释。

  北京大学青年学者陈培永研究员近年来矢志不渝地从事着思想创造和理论创新工作,《中国改革大逻辑》就是其最新的研究力作。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联俊介绍说,《中国改革大逻辑》对改革开放的相关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进行深层次追问,以“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这个重要的历史判断作为全书的序言起点,相继展开对问题的探索,从不同方面对核心关键话题进行回答。在对改革与革命的关系论述上,阐明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标志性话语,今天我们如何看待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呢?该书提出改革凸显出“社会革命”的意蕴,强调新制度、新秩序、新社会的命制、建设和构造。该书认为解放思想无止境,但是真正的解放思想与树立法治思维相互统一,思想解放需要制度保证。市场经济同样也是道德经济,两者不可偏废。在处理“公”与“私”的问题上,提出公有制的实现是艰难的过程,但确是不可放弃的、值得追求的目标,依然是避免少数大资本控制所有资源、弥补市场失灵、摆脱两极分化困境、实现公平正义社会的出路。

  陈联俊表示,对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加快,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重建问题上,鲜明地指出了中国改革不可能只是停留在显性制度上的变革,必然会带来思维方式、价值理念、伦理道德、精神气质的隐性变革,认为“现代文化价值观念秩序的重构,注定需要依靠改革开放来完成”,而这个过程本身就具有不可质疑的进步意义。在对外开放引领道路上,中国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秉承什么样的理念?对资本逻辑主导的全球化进程的变革带来的“暴力掠夺”式道路,可以用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加以替代,共同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改革成功的密码是渐进式改革,采取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方法论,继续要走向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之路。中国改革的成功需要每个人的加入,因为改革不是少数人的事情,关系中国社会所有群体的利益和诉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改革的领导力量,就必须要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完善自己,进而将改革进行到底。

  陈联俊认为,该书从整体上既实现了逻辑自洽,又始终保持着对诸多热点问题的活跃思考,既使人读来一气呵成,又回味无穷,充分体现出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追求创新的理论思维。当然,对于中国改革存在和出现的诸多问题,不可能仅在一本书中得到圆满地解释和回答,如技术生产力对社会进步的作用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问题、新时代的公共外交变革问题等有待作者在以后的研究中深入探索。该书在中国改革的理论提炼上体现出一名理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值得推荐阅读。

  (光明融媒记者雷爱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