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生守护野生动物 记东北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

  记者王彦

  对于用一辈子时间和野生动物打交道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来说,正是因为执着的坚守,开创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众多的“第一”。

  上世纪60年代,毕业留校任教的马建章担任了新成立的东北林学院(现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系森林动物教研室主任。没有经费,没有教师,没有资料,没有教材,一切都是零。

  为加快专业发展建设,学校决定从林业专业1959级学生中抽出一个班作为该专业首届学生。原本攻读林学的马建章迎难而上。他和同事们一边授课,一边组织人员翻译外国资料,学习狩猎专业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日夜兼程编写教学大纲、讲义教材。

  1962年,马建章在讲台上开设了中国第一门狩猎经营学(现野生动物管理学)和狩猎产品学(现野生动物产品学)课程。

  他一边学习相关理论和教学方法,一边通过野外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北上大小兴安岭,南下西双版纳,西进呼伦贝尔,为教研室收集标本和积累教研素材,翻开了他认识和研究野生动物的重要一页。

  自此,马建章与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教育事业一起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漫长道路。

  如果说在野生动物专业方面的建设是马建章创造的一笔财富,那么培养出一批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卓有建树的人才,则是他创造的另一笔财富。

  近60年来,马建章所创办的野生动物系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唯一一所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培养各级各类人才5000余人,其中博士后20人,硕博研究生近150人,他们遍布大江南北,成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中坚力量,被学界尊称为“马家军”。

  作为我国野生动物学科和野生动物管理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和开拓者,马建章一直在奔走。带队实习,野外观测,寒来暑往,走过国内外几乎所有的名山大川,足迹踏遍与野生动物相关的地球版图。

  1981年,当时的野生动物系接到了一项艰巨而又意义深远的任务——“三北”防护林地区野生动物资源和自然保护区考察。马建章带领动物系77届、78届的学生,长途跋涉11个省区,行程10万公里,写出200多万字的科考成果报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国家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0世纪80年代,由马建章主持,首次在38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对“三北”防护林地区的陆栖脊椎动物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与规划,并创造了发现33种鸟类的新纪录,为“三北”地区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了科学基础。

  20世纪90年代,马建章对野生动物种群的数量动态、生境改良与科学管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他提出的冬季大型兽类痕迹法、逆截线法等已成为北方各省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

  马建章主持的中美合作课题——《艾鼬生态学研究》,不仅填补了艾鼬生态学的许多空白,也为拯救在北美已濒危的黑足鼬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获得了美、日学者的高度赞誉。

  1990年,马建章出版了《野生动物管理学》一书,这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野生动物管理方面的专著,也是培养专业技术干部的教科书。

  几十年来,马建章的教学大部分是在野外的自然保护区和重点实验室进行的。即便是现在,马建章依旧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依然坚持与学生们一起到野外进行观测,手把手地指导学生。

  作为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学科带头人,马建章认为,保护和发展都要讲究“科学”二字。他提出的“濒危物种的管理、环境容纳量”等概念,奠定了我国野生动物管理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在积极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基础上,要进行合理利用。”马建章把有限的资源创新性地开发利用,并取得了有效的成果。他积极支持并主持论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猫科动物繁育中心。该中心已人工繁育东北虎1000余只,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老虎种群基地。他还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化管理的熊类饲养场,规划设计了桃山国际猎场和连环湖水禽猎场,这是我国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的猎场和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水禽猎场。他还参与指导了甘肃、青海、湖南、北京等猎场的资源调查和规划设计。十几年来,这些猎场为国家累计创汇几千万元,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旅游事业和经济建设向前发展。

  (该典型由省总工会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