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资助贫困生,除了发钱还能干啥?
编者按
「第一代大学生」指父母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即家庭里第一个迈入大学校园的成员。在美国,「第一代大学生」跨越了种族、民族的界限,已经成为一个界定社会阶层的概念,因为他们当中的大部分来自低收入家庭,所以一般被认为是弱势阶层。
在常春藤学校中,学生家庭经济背景的差距更为明显。根据《纽约时报》2015年的报道,哈佛大学超过50%的新生来自年均收入12.2万美元的家庭。而约占学校新生人数15%的第一代大学生,其家庭年收入平均低于4万美元,他们在步入大学后,常常需要面临来自学业、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压力和困难。
那么,美国高校是如何扶助第一代大学生和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呢?除了经济资助,是否还有其他有效的办法可供借鉴呢?
下面这个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真实案例,将为我们揭晓答案。
Maricela Coronado说,她能来到普林斯顿大学求学完全是一次「偶然」。
当她还是一名高中生时,一份掉落在地上的写着「申请费用减免」的宣传单页吸引了她的注意。她捡起了这份单页,并通过公益组织提供的学校匹配项目(QuestBridge)申请了多所心仪学校。
最终,她选择了普林斯顿。
在此之前,我对大学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常春藤联盟。在我曾就读的高中里,许多同学高中毕业后便不再就读大学。而对我来说,能够申请大学的唯一理由就是费用减免。
Coronado来自德克萨斯州的一座小城,是家中的第一代大学生,而像她一样对大学有着甚少了解的学生不在少数。
近年来,第一代大学生和家庭低收入大学生的比例不断增长。在普林斯顿,15%的新生是家族中的第一代大学生,21%的低收入学生有资格获得佩尔联邦助学金。而在12年前,这两个数字分别为6%和7%。
这一比例的提高得益于学校开展了「优秀学生伙伴项目」(Scholars Institute Fellows Program,简称SIFP)。在普林斯顿,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可以帮助学校的本科生,特别是第一代大学生和低收入学生在校园获得良好发展,SIFP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项目由主管本科生学业项目的院长办公室(ODOC,Office of the Dean of the College)于2015年秋季学期发起,旨在为受助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和学术资源,和一个由同学、教师和行政人员组成的学校支持网络。
所有被认定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或低收入家庭的学生都可以参加SIFP项目,其他学生则可报名加入该项目,与他们结为伙伴。目前,约有250名本科生成为了SIFP成员。
部分SIFP成员合影
SIFP让受助学生学会掌舵自己的大学生活
通过SIFP,我们试图建立一个真正的互助团体,为学生提供实现学术与个人目标所需的各种资源。
普林斯顿本科学院副院长Khristina Gonzalez表示。Gonzalez与主管入学项目的院长办公室副主任Nimisha Barton共同领导SIFP项目的开展。
此前,她们还创立了「优秀新生项目」(Freshman Scholars Institute,简称FSI),旨在利用暑期时间,为学生提供参加学术课程、辅助课程和课外实践项目的机会。
新生项目FSI是SIFP的基础,通过对新生项目的扩展,SIFP能够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第一代大学生和低收入学生在整个就读期间,提供强有力的学术资源的支持。
普林斯顿本科学院院长(Dean of the College)Jill Dolan表示,近年来,普林斯顿一直致力于为各种家庭背景的学生提供各种机会与资源。其中,诸多学生团体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SIFP的成功得益于运用综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学术与社交生活。
SIFP的教员Erin Vearncombe指出,高中时期,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和低收入学生可能没有机会得到与普林斯顿其他本科生同等水平的支持,因此对于某些学生来讲,他们不习惯于寻求帮助。
普林斯顿的优势在于合理有效的利用校园中的各种资源,如校园寄宿指导、职业服务顾问(Career Services)、写作中心(the Writing Center)等;同时,通过开展SIFP,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这些资源。
SIFP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活动和项目:
SIFP
学术强化(Academic enrichment)
Gonzalez认为,「为FSI和SIFP的学生制定规则,使他们互相之间保持联系,并且有效地运用学术化氛围是一种良好的运作方式。」
Ibrahim则表示,新生之间也会组成其他的学习小组,擅长不同学科的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
SIFP
职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IFP定期举办研讨会,主题通常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息息相关,包括如何写求职信、如何申请一个暑期实习等。
Barton对学生说,「目前,我们拥有学校庞大的资源网络的支持。你的教授、院长、导师甚至朋友都可以为你提供咨询服务。」
SIFP
同辈指导(Peer mentorship)
大四学生Monica Magalhaes 会定期召集10名左右大一、大二新生,参加校园俱乐部活动。在活动期间,他们讨论诸如如何应对期中考试的压力、平衡学业与课外活动的关系、或者是环校跑的最佳路线。
「如果我大一的时候有类似SIFP这样的项目就好了。我真的会非常感激指导过我的前辈们。现在,我不希望我与其他人成为导师与学员的关系,因为我们是非常好的朋友,并且我们也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共同成长。」Magalhaes如此表示。
SIFP
伙伴计划(Fellows program)
Sandra Bermann是一名人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同时也是SIFP的一名成员。每学期,她都会加入几个「同辈指导」小组,在就餐或办公室间为学生提供指导。
因为觉得让学生了解教员,愿意和老师们交流是件好事,所以她也算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鼓励学生多和老师交流。
SIFP
社交活动与旅行(Social events and trips)
一群来自SIFP的学生在秋季假期里参观了北达科他州的新英格兰,在学期结束后的短假期里去了波科诺山。这些旅行都是由普林斯顿的研究生Ryan 与Sara O'Mara组织,并获得了校内外的多项赞助。
「对于某些学生来说,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来到纽约,第一次登山或者第一次见到雪,每一件事都是崭新且令人兴奋的。能够帮助他们获得这样愉快的经历,我也感到非常开心和幸福。」Ryan说。
SIFP的研究生成员Ryan 和Sara O'Mara组织了假期旅行
参与感、归属感和文化共同体
通过不断的努力,SIFP在普林斯顿创建了一个新的共同体,许多学生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SIFP的第一名教员Vearncombe惊讶于SIFP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校园里造成了如此大的影响。她表示:
SIFP的成功在于它培养了学生的归属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大学中的一员,并且能够获得自己所在社区最大的支持与帮助。
Josh Faires已在普林斯顿读大二了,在大一那年春季加入SIFP之前,他常感觉压力很大。
我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因为对大学文化一无所知,适应大学生活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爱SIFP,因为它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普林斯顿的学生,有如此多的资源可以利用。而且,我能够利用这些资源摆脱目前的困境。
Christophers是一名学生小组的组长,他表示:
对于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和低收入学生来说,在普林斯顿的生活常常混乱不堪且压力重重。而SIFP能够帮助他们填补对于大学生活认知的空白,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指导。同时,我永远感激我的两位导师——Gonzalez院长和 Barton博士。
不只Christophers,其他很多SIFP的学生也对Gonzalez和Barton的领导赞许有加。一名2020级的学生Catherine Nguyen说:
我曾感觉普林斯顿这个名字令人生畏,但是Gonzalez院长和 Barton博士改变了我的这一看法。他们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尝试,并为学生介绍新朋友和宝贵的机会。他们真正关心每一位学生。
普林斯顿本科学院副院长Khristina Gonzalez(左二)与学生们共进晚餐
SIFP项目教师Bermann本身就曾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她十分重视学生在SIFP的经历。同时,她也发现,在她试图影响学生的同时,学生们的故事也在同样影响着她。
我喜欢了解SIFP的学生,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看着他们彼此之间有共同的话题,看着他们在SIFP获得力量、自信和广泛的社交机会,我感到特别开心。作为一名教师,我渴望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
结语
促进教育公平、缩小不同家庭背景学生之间的差距是一个永恒的教育话题。
不仅仅是普林斯顿,此前一读EDU在《让30所美国名校官网集体刷屏的大手笔项目,究竟是什么?》一文中,就介绍了另一个旨在促进教育公平的项目——「美国人才计划」(The American Talent Initiative,简称ATI)。
该项目的亮点是通过第三方机构和社会资本的加入,汇聚多所高校开展低收入家庭学生的资助活动并相互交流经验。
除了美国,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也陆续推出多项与促进教育公平相关的政策。
近日,包括悉尼大学在内的不少澳大利亚高校推出了新的「国家原住民战略」(Universities Australia’s Indigenous Strategy 2017-2020),致力于增加澳洲土著居民学生在各高校的人员比例,通过资金支持、课程辅导、心理咨询等措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学生们在SIFP的南瓜雕刻活动上,庆祝万圣节的到来
以上这些举措,也可为我国高校开展学生资助提供参考。
对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学生而言,大学需要提供的绝不仅限于经济资助,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切实指导,建立囊括学生的文化共同体,让他们真正了解、感受在这片校园学习、生活的意义,进而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在学业和生活上获得最大化的成长和发展。
References:
* 本文图片源自普林斯顿大学官网相关报道
本期作者
北京研究分站 张晓涵
一读EDU编辑部
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一读EDU公众号,第一时间接收最新专题!
版权声明
本文及本报告所有内容版权属于平方创想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所有。公司旗下包括面向高等教育机构的数据与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SquareStrategics(方略)、全球领先的学生学业发展平台ApplySquare(申请方)、专注高等教育的研究性自媒体一读EDU。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无论你身处世界何地,
欢迎加入一读EDU,
或向我们提出选题或建议,
共同推动高等教育行业研究。
若希望获得完整版专题报告,
或有投稿、转载与合作事宜,
请添加编辑部微信:edu_yidu,一读君
或发邮件至:
关于教育,一读便知
微信公众号:一读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