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老师?好》:应把“惩戒权”还给老师?

看点:一出《老师?好》引发了朋友圈的共鸣。诸多老师、家长借影片回忆过往,表达对老师的敬意与怀恋。好的教育集教书和育人于一体,好的老师要做到宽严相济。学校教育需要规则严明的学校空间,需要管教同步、严慈相济的老师。

于谦《老师?好》:应把“惩戒权”还给老师?


《老师?好》中的苗宛秋让接话的男同学罚站,没收“武侠迷”学生的所有小说,让抽烟的男同学罚站一整天,把“小混混”赶出教室并被没收他的斧头,当场擦掉女同学的口红,禁止所有女生烫发,他对“好学生”偏袒,对“差生”不苟言笑。但这位“不完美”的老师无私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拿出工资资助学生住院动手术,无偿帮助贫困学生免费进行课外补习等。苗宛秋的严格、专制与固执,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一群孩子的命运。

于谦《老师?好》:应把“惩戒权”还给老师?


教育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认知,也正是人类社会的这种共同认识才促生了学校与老师。然而,《中国教育报》的调查显示,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只有26%左右的老师表示会对这样的行为实施惩戒。很多时候,罚站不敢罚久,批评不敢说重;家长一旦找上门来,学校多半处于弱势,老师被要求写检讨、扣工资……“校闹”面前,戒尺早就束之高阁,泛滥的赏识教育自然一路跑偏。

教育法学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劳凯声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主体地位不断提升,社会对儿童权利日益关注,对个人权利包括人格尊严、个人自由、隐私等权利越来越尊重,许多人提倡赏识教育、无批评教育、爱的教育等。这种儿童教育的新伦理观影响了老师对儿童的教育行为,使教育惩戒问题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正如《中国妇女报》评论员佟吉清所言,“随着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意识的提升,被误认为体罚的惩戒逐渐远离校园。加上有些家长对学生进行过度保护,舆论对少数老师不当教育行为的过度渲染,造成老师该管而不敢管。”如此下去,老师可能宁愿放任学生自流而不愿自找麻烦,职业尊严感与幸福感也可能一点点地流失。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育家马卡连柯说,“适当的惩戒不仅是老师的权利,更是老师的义务,不了解惩戒,老师就放弃了一部分自己应尽的职责。”家长在自己放下棍棒的时候,不能逼着学校与老师放下戒尺,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最好的榜样,亲其师,信其道,协同教师施教。正如钱文忠教授所说,如果在全社会形成家长对孩子让步的氛围,以后的孩子是很可怕的,我们的未来是很可怕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是接不住中国未来发展的重担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蔡海龙指出,“惩戒是教育活动的自身要求和必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学校纪律和秩序,实现学生受教育权利的重要保障。”学校是花园,老师是园丁。小树苗任由其生长,难以不蔓不枝而成林成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教育是一个更加复杂、动态的过程,更需要园丁的精心栽培,借助刚柔并济的智慧教育手段育人成才。所以,“把惩戒权还给老师,是对教师负责,也是对家庭和未来负责。”这一点在诸多关于国外教育强国的实践报道中均有体现。

“孩子,妈妈希望你能遇见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当一个心怀敬畏、不丢信仰的学生。”这句话感动了很多人。学校教育需要规则严明的学校空间,需要管教同步、严慈相济的老师。

古之用戒尺,惩罚是其次,警示是初衷。佟吉清说,“惩戒重视的是结果,体罚则是规训的过程和手段,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谈惩戒即色变实大可不必。”心存戒尺才能心存敬畏,这应该就是新加坡中小学教室后墙上经常悬挂着一把戒尺的缘由。所以,现在诸多教育专家倡导,把教育还给学校,把戒尺还给老师,让学校与教师在监督与自我约束下更好地开展学校教育。“好的教育集教书和育人于一体,好的老师要做到宽严相济。”相信老师会尺在手中,度在心中。相信孩子能遇见高悬戒尺却温暖有爱的校园、眼中有光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