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办小学、戴帽中学和区办中学求学轶事

我们这些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一群人,曾经在一个班集体进行了长达八年的共同学习,结下了大半辈子的友谊。每当同学的儿女办婚事,大家聚在一起谈论起往事,还是津津有味,历历在目。

一、民办小学上一年级

1、报到第一天就不高兴

1972年9月,住在解放路东二道巷、永济路和永宁路的一群六七岁的孩子,都进入了太原市北城区巨龙公社临时设置的民办小学读一年级,算是成了正式的小学生了。

说是小学,也没有校名,教室就是东二道巷34号院西房的一间房子,面积倒是不小,采光很一般。院子挺宽敞,还有一颗茂盛的大榆树,可以乘凉。大家都是自带小板凳,背着小书包报到的,看到这么简陋的条件,心里都不舒服,就这样我们迈开了人生求学的第一步。

2、第一个老师

班主任是潘玉仙老师,教语文和算数,后来又来了一个李老师(不记得姓名,女),好像教算数。潘老师和李老师都是临时代课老师,没有正式编制,但是教学特别认真负责,我们也很喜欢听老师讲课。潘老师住在东二道巷25号院,大家彼此都熟悉。

3、争当红小兵

那会儿家庭出身好,学习好,听话、表现好的同学能当红小兵,比例不太高。好像总共发展了三批,每批也就几个人,笔者有幸在第二批当上了红小兵,一个人偷偷地乐了好长时间。

4、师生分手不舍

转眼之间,一年级学习很快就结束了,师生依依不舍地分手,许多同学都留下了热泪。

在民办小学、戴帽中学和区办中学求学轶事

图1民办小学师生分别留念

民办小学一共办了四届,像潘老师这些坚持下来的,最后都分配到太原市巨龙机械厂当了工人,这个厂子是区属大集体性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知识青年纷纷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的大背景下,有此归属已属不易。

二、解放三校5年的幸福时光

1、永远的一班

从1973年9月,我们就正式进入了解放三校读二年级了,民办小学的多数同学还是在一起,再加上东三道巷以及解放路的一些同学,组成了二年一班,自此一班这个词儿在同学之间称呼了几十年,一直至今。

班主任是要月英(女),教语文;数学老师李秀英(女),李老师是马亚爱同学的母亲(在东二道巷东面住);体育老师刘振海;音乐老师史爱兰(女);校领导刘主任(女,应该是革委会主任),刘后来调到十六中担任领导。

2、优越的学习环境

解放三校就在东三道巷,东面是太原市中心医院,西面是有名的大三号院,大家离得都很近,上、下学很方便。校门坐南朝北开,一进校门右手就是几个乒乓球水泥台子。左手是校办工厂,记得后来有个教英语的钱老师就曾干过电焊工。

学校是刚修建的,都是新排房,总共四排,一条马路分成东西二个对称的排房建筑群,明亮的大玻璃,让人看着特别舒服。

从北向南往里走,第一排就是校领导、各年级教研组以及老师办公室。记得当时还有军宣队驻校,开大会还讲话,不久就撤走了,估计与林彪事件有关。后来又进驻了工宣队,是太原化工厂的工人(身穿帆布工作衣),粉碎“四人帮”后也全部撤走。无论是军宣队还是后来的工宣队,都是当时领导学校一切的,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在我们心中也留下了一些印迹。

再往里走,就是三排教室,我们教室在最南面的排房,大正房很爽。眼前就是操场,虽然不大但可以跑步、爬杆、荡秋千,还有单杠、双杠。操场最南面就是学校的礼堂,记得1976年敬爱的周总理逝世后,学校还组织学校到礼堂收听周总理追悼大会实况,同学们都佩戴了黑纱,但当时确实没有收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实况转播,估计与“四人帮”控制了宣传工具有关。

我们从民办小学一下子进入了这么好的学校,大家显得特别激动,学习劲头也特别足。要老师和李老师都是高水平的老教师,都是送走毕业班后重新带我们的。尤其是李老师,教学经验特别丰富,方法也得当。

在民办小学、戴帽中学和区办中学求学轶事

图2全班六一游人民公园

3、说普通话的吴小平老师

从三年级起,班主任换成了吴小平(女),教语文。吴老师个子不高,说的一口河西地区的普通话。笔者在三年级时曾患阑尾炎,最开始做保守治疗,后来做了手术,拆线时发现伤口又感染,因此三四年级有好长时间就不能去上学了,课程拉下很多。吴老师多次去家里进行补课,并鼓励笔者坚持自学,至今回想起来特别让人感动。她在河西义井地区住,上班生活都不便,后来就调回了化肥厂子弟小学了,与吴老师几十年都未能谋面,实为憾事。

在民办小学、戴帽中学和区办中学求学轶事

图3小学同学合影

2、进入“二张时代”

从四年级起,一班就迎来了让大家津津乐道几十年的“二张时代”。张月兰(女),同学亲切地称她“大张”,她当班主任,任语文教师。张海霞(女),任数学教师,刚从师范毕业,亲切地称她“小张”!自此二张配合默契,带领一班直到小学毕业,接着担任带帽中学老师,最后领着我们进入区办中学,完成初中学业,这是后话。

“大张”心直口快,说话时平遥味挺浓,心思全在班集体。记得那会儿要求背诵课文,有些男同学贪玩没有背会,放学后就把他们带回家,一边做饭一边补课,直到背会课文后才让回家。那会儿家长都放心,“大张”家就在解放路天主堂对面的自来水宿舍住,饿了还给吃的。“大张”的女儿俊兵和我们同一个年级,分在二班,对待自己的女儿学习也不过如此。对比现在的师德和风气,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小张”思维新,知识新,教学中能感到一种激情,催人奋进,同学们都把她当成大姐姐,十分喜欢她。笔者本身对理科感兴趣,她经常给我吃点偏饭,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点难题做,逐渐养成了严谨、系统的学习作风,终生受益,心存感激。

3、几件有趣的事

第一件事是去郊区旱西关大队忆苦思甜。记得大队书记拿出一件很烂的棉袄,说这是贫下中农旧社会穿的烂棉袄,还给每个同学一块糠窝窝吃,难以下咽,算是受了教育。

第二件事是拾肥支持农业。每学期都有拾捡马粪的任务,不记得多少了,同学都很犯愁。对于笔者来说倒是十分轻松,那是因为裴世伟和我一个院,他父亲当时在运输社上班,不发愁这个,顺便就把我的任务也完成了,每次积攒够肥料就特别高兴,一身轻松,看来远亲不如近邻确实很有道理。

第三件事是中途来了几位新同学,都是人才,其中周晓东和于东升记忆深刻。

周晓东喜欢书法和钢笔画,负责班里的黑板报,笔者清晰地记得他拿钢笔在图画本上画了一幅山水花,写了几个字“映山红”,画的特别好看,字也工整,因此记忆深刻。

于东升写作文特别好,家在动物园后湖后营坊间附近,笔者也去过他家多次。记得有一次是冬天,非常寒冷,看见一群人站在湖面上拿着电锯正切割大冰块了,冰块体积特别大,需要几个人才能抬到平车上运走,想必是制冷之用吧,那个时候没有电冰箱。

第四件事是每年的春游扫墓。一班不发愁车辆,因为崔连牛、韩兰英、梁安生同学的家长都是开大车的,比较方便。我们去过阳曲县、文水、双塔寺等地扫墓。当时外出一天也没有啥好吃的,同学们也就带一些糖饼子,面包等干粮,带一壶糖水,就已经很奢侈了。

第五件事是樊萌芽同学的伞兵靴。那时候大部分同学冬天都是穿灯芯绒面料的布棉鞋,萌芽却穿着一双洋气的伞兵皮靴,他家是杭州人,着装就是比太原洋气,这双靴子让大家很是羡慕了一阵。萌芽的父亲是北城区武装部的领导,一身军装特别神气,担任我班的校外辅导员,大家都特别喜欢听他讲打仗的故事。他家就住在北城区武装部,当时在东头道巷,记得那时候因为人口多,粮食供应少,附近的许多居民还去武装部食堂购买一些粉条和其他食品,我家也去买过,解放军确实是帮助老百姓的。

第六件事是每个教室都配有防空洞,平时用木板盖得很严实,据说可以通往附近的制鞋二厂,还能通很远的地方,有很多同学都下去过。

4、小学毕业接着上戴帽中学

就这样我们平稳地度过了小学,1977年7月就小学毕业了。正当我们憧憬美好的初中时,学校却通知我们,原先对口的太原四中也接纳不了我们,当年9月份开学继续来解放三校报到,接着读初一,老师还是“二张”。这种小学办初中,就是著名的戴帽中学。

在民办小学、戴帽中学和区办中学求学轶事

图4初中同学合影

三、进入区办中学继续初中学业

1978年9月,一班整体进入位于东头道巷的太原市解放路中学,继续完成初中学业。这所区属的初中学校是由原解放二校改制而成,所有老师都是原戴帽中学的任课老师。当时中学都是太原市教育局管辖的,类似解放路中学这种区属中学在太原历史上是第一次,俗称“区办中学”。八十年代后解放路中学改成太原市第43中学,一直沿用至今。

解放三校带帽中学过去二个班,解放二校也过去二个班,我们班还叫一班,二班还是曲丽珍老师带的班;解放二校的二个班编成三班和四班;五六七八班是初一的学生。首批共八个班,分成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师生就此开始了区办中学二年的学习生活。

区办中学条件也不好,说是楼房但冬天也是炉子取暖,毕竟也是小学改制的。就这样,在二位张老师的带领下,1980年7月大家完成了初中学业。

在民办小学、戴帽中学和区办中学求学轶事

图5 师生团聚

回想起四十多年前我们辗转东头道巷,东二道巷和东三道巷曲折求学的经历,至今仍然唏嘘不已。由于大家本身就是邻居,再加上长达八年的班集体生活,所以同学情谊深厚,几十年过去了,仍然来往不断。

裴世伟对所涉及的历史节点进行串联;樊萌芽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图片;绿草(茗茶泉水)执笔。

完稿于2018年3月31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