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化炮兵学院的日子里

让我们一起倾听亲历者的故事,感悟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

原创:冯京生 从军营走来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儿时上幼儿园,小学一年级都在炮院里。炮院在我的印象里是好大好大,葡萄园一望无际。上学是要经过葡萄园走在园中小路。葡萄熟了採摘后,我会跟着妈妈和一些阿姨提着小篮,再去摘些剩下的没有摘完的葡萄。妈妈很聪明她拉着我弯着腰钻进葡萄架下最里处,那里有些葡萄没摘下,一定是采摘人懒的弯腰受苦。

那时还有苏联专家,他们带有家属子女住在小楼里。院内有喷泉,花园果树,但周围有一圈铁栅栏,有铁门关着。到了秋天,专家院里杏树上的杏子熟了,又黄又大。我们几个小孩在栅栏外看见一个苏联小男孩出来,瘦瘦高高的,就嘿、嘿的打招呼让他帮我们摘杏。他听的懂中文,还真爬上树摘了杏扔给我们。我捡到不少杏,放在撩起来的裙子里,但还一个劲儿地问他要。他在树上洋腔洋调的对我说:你不少了,你不少了。

我们住的楼房之间的间距很大,许多家都在楼后面开辟一个小菜园。夏天的晚上我们小孩在菜园周围玩捉迷藏,我躲在菜园里,没想到一脚踏进菜园里的粪坑里。大人把我拉出来,妈妈让我站在单元门外小马路上一盆盆水往我身上冲,然后再领回家。好歹那是夏天的夜晚。

炮院的礼堂很大,常随大人看节目看电影。有一次爸爸带我到礼堂看戏,但守门的军人说:小孩一律不许进。爸爸只好对我说:你自己回家吧。眼看着爸爸走进礼堂坐在中间前位,我哇哇的大哭起来死活不走。戏就要开始了,哭声惊动了礼堂里的军人,只看爸爸慌忙站起,匆匆走到门口;爸爸如何与守门人交涉我不记得,反正是灯已暗,大幕已拉开,爸爸拉着我的小手快步回到座位上。那晚唱得是什么戏,戏名是什么我一概不记得,但清清楚楚的记得一幕场景:舞台背景是一个大大的明亮的月亮,一个美丽的娘子舞着长袖向圆圆的月亮奔去……。

五九年随父进京,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宣化炮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