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学校被叫撤并,当老师的她极力反对,学校的命运最终如何?

这天下午,刘素美接到通知来到镇政府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参会的还有马坪乡中心小学的校长,该乡两名乡干部,该乡其它一个村教学点的三名老师和两名村干部,石旮旯村的一名村干部。会议由该镇党委书记李宁先和一名镇干部主持。

刘素美是带着忧虑的心情来参加这个会议的。为什么忧虑?因为她事先就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会议。

那么,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会议呢?原来,是当地政府要求撤掉石旮旯村和该镇管辖的另外一个自然村的两个教学点,合并到马坪乡中心小学。政府领导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会,除了宣布“撤点并校”的行政决定外,还有就是要求大家要做好对村民们的动员工作,争取让所有学龄儿童在新学期开始时进入马坪乡中心小学就读。

马坪乡管辖七个自然村,在2003年前,每个村都设有一个小学教学点,可是自2003年到2007年这四年间,七个村的教学点就通过行政手段逐渐撤并了五个,石旮旯村和其它一个村的教学点是被列为最后一批撤并的对象。

镇党委书记李宁先强调“撤点并校”的目的是优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另外也是为了减轻财政压力,上述两个教学点撤并后,部分代课老师可以安排到马坪乡中心小学继续任教。他还说上述两个教学点以前没有被撤并,是因为离马坪乡中心小学比较远,比其它五个被撤并的教学点都要远,当时学校没有修建学生宿舍楼,学生走读不方便,现在宿舍楼已经修好了,学生可以在校寄宿,所以撤并势在必行。

其实,在学校撤并的当初,由于财政比较困难,当地政府是没有把“寄宿制”纳入建设规划中的,是因为一年前前后有两名学生在放学的途中发生了严重交通事故,许多家长反应强烈,给当地政府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后来政府才出资修建学生宿舍楼的。

听了李宁先书记的话后,包括刘素美在内的四名村教学点的老师的反应不一,有人表示赞同,有人沉默不语,而刘素美则表示反对。

李宁先颇为意外,问刘素美为什么反对撤并。

刘素美首先对近几年来席卷全国农村的“撤点并校”这一政策运动所取得的瞩目成就表示肯定,但是她接着强调撤并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要根据自身的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以及办学条件决定,而不是简单化和一刀切,这样会造成许多新问题出现。

显然,刘素美的话切中了问题的要害。但是李宁先表示农村教育硬件设施差,教学点过于分散,生源较少,不能形成教学规模,这样会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布局调整是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口号,是大势所趋,所以个人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行政部门的安排。

刘素美是带着失望的心情走出会议厅的。

她刚走出会议大厅,马坪乡中心小学的校长王守宁快步跟了上来,小声对刘素美说其实他也反对罔顾事实的撤并。可是反对又有什么用呢?

王校长的一番话,刘素美并没有感到丝毫的意外,因为有一次她特意去马坪乡中心小学考察时,校长就直接向她吐苦水,说他们学校由于没有生活教师的专项经费支出,所以没有聘请生活老师,寄宿学生的日常管理,全都是由他这个校长和其他老师来操心,白天老师要为学生上课,晚上还要管理学生的纪律、卫生和人身安全,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大多数只有六到八岁,他们连生活都不能自理,而且还容易生病,所以他们感到相当疲惫。

刘素美回到石旮旯村后的第二天,她把村民们都召集起来,然后把当地政府宣布即将撤并红心小学的决定向大家讲了,她想听听大家有什么想法。

村民们听了后都很惊讶,并纷纷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深深的忧虑。

村民甲说:“石旮旯村的孩子去马坪乡中心小学上学,如果是走读的话,每天来回要走四五个小时的山路,路太远,又偏僻,很担心孩子的人身安全,要是碰到雨天和冰冻天气,那更加危险!就算是在校寄读,每个星期孩子还是要来回走一趟山路,还是会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如果非要把红心小学撤并到乡中心小学,我是不会让我的孩子去读的。”

村民乙说:“去那边读书要交住宿费、生活费,这会增加我们这些家长的经济负担的,我家里很穷,要是非要把咱们村的学校撤并的话,那我只好让孩子不要读了。”

村民丙说:“我孩子才八岁,又很挑食,如果去那边读书,要是吃不惯那里的生活怎么办?”

村民丁说:“我的女儿也才八岁,她的性格比较内向,又比较娇气,可能很难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我很担心她的心理出问题。”

甚至还有村民说如果让孩子去乡中心小学读书的话,家里就少了干家务的帮手。

刘素美听了大家发表的意见后,说道:“其实,你们所担忧的也是我所担忧的。这样吧,等过两天镇里的领导下来做动员工作时,大家都把自己的想法和担忧告诉领导,希望领导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收回撤并决定。”

大家纷纷说可以。

不过刘素美又说,乡中心小学的教学环境是比红心小学的教学环境要好得多,那里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宽大的篮球场,有音乐老师教音乐,还有英语老师教英语,而红心小学现在不备具这些东西,她的想法是,由于精力所限,她只开设一到四四个年级,所以当这里的学生升到五年级后,家长们还是要让自己的孩子去那边上学的,到那时候孩子比较大了,生活可以自理了,安全意识也增强了,家长们可以比较放心了。

家长们纷纷表示可以。

过了两天,镇里和乡里的领导下来做动员工作了,还有乡中心小学的校长王守宁也跟着来了。

领导来之前,刘素美和村干部就已经把村民们召集到红心小学的课堂里了。

当坐在台上的李宁先书记对村民们宣布撤并红心小学的行政决定后,村民们纷纷表示反对,并说出了各种各样的反对理由。

刘素美也趁机劝领导撤并学校要合理规划,充分听取民意,尊重村民们的决定。

李宁先十分不满地看了坐在前排的刘素美一眼,然后严肃地向大家强调“撤点并校”是镇政府根据县委、县政府对该项工作的安排部署而决定的,政府这样做是为了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是为了农村的中小学生着想,所以他希望大家配合政府的工作安排,把自家的孩子送到乡中心小学去就读。

村民们仍然表示反对,甚至有人还说当地政府这样做不是为了红心小学的学生着想,而是为了政绩着想,要不然为什么不顾民意而执意要撤并呢?

这话把李书记气得当场发火,直斥这位“不懂礼貌”的村民。

李书记还严厉训斥刘素美:“你这是带头公然与政府作对!但是,你与政府作对没有用,红心小学必须撤并!”

其他几个干部也纷纷指责刘素美的不是。

刘素美压制住心里的火气说:“我没有一点私心,我这样做都是为了石旮旯村的孩子们着想。”

这次“撤点并校”的动员工作开展得一点也不顺利,最终以失败收场。

领导走了后,刘素美又把村民们召集到一起商讨对策,她对大家说:“看来我们的诉求得不到满足。我想写一封联名信,向有关部门请愿,希望政府收回撤并学校的决定。”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刘素美写好请愿书后,就让大家在请愿书在签名,并且摁下了手印。

刘素美选了三个村民代表,第二天一早便带着三个代表往县城出发了。

去到县城后,刘素美先后找到了教育局的有关领导和县政府的有关领导,把请愿书呈上后,又充分分析了在目前状况下红心小学不能撤并的理由。

可喜的是,刘素美这次联名上访使红心小学的命运发生了转折,虽然当时有关部门没有当面答复她放弃撤并的决定,但是没过几天她接到了县政府某位领导打来的电话,告诉她政府通过认真商讨后,决定暂时放弃撤并红心小学的决定。

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后,刘素美第一时间把情况告诉了石旮旯村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