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后遗症”:有人抑郁,有人厌学,有人没时间洗澡得脚气,但“不去衡中,又能去哪里呢?”

作者|孟祥涛 编辑|王毕强

“说我们边跑步边看书的,长脑子了吗?你试试自己能不能做到?”离开衡水中学四年了,张颖对于一些似是而非的传言仍然很气愤。

大学刚入学的时候,当得知她毕业于衡水中学,周遭的同学默契地投来怜悯的目光,好像她的高中三年都生活在地狱之中,张颖只好打个哈哈糊弄过去,心里发笑,“说不定我过得还比你们轻松呢,谁可怜谁啊。”

张颖对这种事一般并不较真,但凡事总有例外。一天,一个实习时加的群里有一位纪录片导演突然放话,“衡水中学就是一个工厂,加工出来的都是千篇一律没有自己思想的产品,输送到各个高校,对社会也没有什么益处。”

衡水中学“后遗症”:有人抑郁,有人厌学,有人没时间洗澡得脚气,但“不去衡中,又能去哪里呢?”

平时在群里都是“潜水”的张颖忍无可忍,“我觉得您这个想法非常可笑,是在泯灭和侮辱孩子们的个体主动性和对知识的吸收能力。”

难得刚了一下的她并没有跟那位导演争吵起来,因为对方压根就没理她,继续自说自话。张颖放弃了,“脑子长在别人身上,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总不能把对方脑袋掰下来再重新安上吧。”

又是一年高考时。

每到这个时间点,都会涌现出大量对于应试教育乃至高考制度的质疑与口水,进而延伸开来,衡水中学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模式,往往位于迎接“炮火”的最前线。半军事化管理、整齐划一、压抑天性是衡水中学在舆论场上的标签与原罪。

这些说法不能算错,但远不是事情的全部。在张颖看来,“我不觉得衡中(衡水中学)是一个完美的学校,但是我们能做的选择里面最好的一个。”

学生从早到晚都被安排满,时间表精确到分钟,每周只能洗一次澡

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对于想进入衡水中学的学生来说,“过桥”开始得更早。人们愿意相信,在衡水中学,好成绩是可以被批量产出的,好大学的门槛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即便是衡水本地考生,想进入衡水中学就读也不是件容易事。任倩是2010届衡水中学毕业生,在她的印象里,在她所就读的初中,年级前100名才有可能,而她的丈夫比她小一届,初中的教育水平也更好,就算这样,也要前300名才能确保进入衡水中学。如今,随着外地学生的大量涌入,本地学生想进入衡水中学就读也越发艰难。

对于河北其他市县的学生来说,进入衡水中学的难度只会更高。2012年刘畅中考时,她所在的沧州市某中学,只有年级前三名才能被衡水中学录取,即便还有一些学生成绩也很好,但也就只能是升入衡水二中。刘畅就是衡水二中。

“小时候我们会想着去清华还是北大,那时潜意识里就更愿意挑选一个更好的平台。”张颖的中考成绩比衡水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低一分,如果差的太多,张颖也就安心寻找其他出路,但仅仅一分之差就被挡在门外,她并不甘心。

在征得父母同意之后,她决定自费上衡水中学,三年两万元的学费虽然家里出得起,但也是笔不小的负担,幸好当年最后衡水中学分数线降了一分,这才如愿入学。

衡水中学“后遗症”:有人抑郁,有人厌学,有人没时间洗澡得脚气,但“不去衡中,又能去哪里呢?”

而对于那些花钱入学的人来说,他们对衡水中学的严格管理往往后知后觉,第一印象就是疏离感,阿浩打了个比方,“就像是把我放到一条阿拉伯国家的马路上,周围热热闹闹的,但我一点归属感都没有。”

衡水中学学生一天的时间表紧密且没有溢出的余地,精确到以分钟计。

早上5点半起床,花5分钟时间到操场集合进行早读和跑操,万一迟到就有被罚站的危险。800米的操场,学生们每天需要跑两圈。每当经过固定地点,各班都要扯着嗓子喊出各式各样的口号,一年往复,无论寒暑。开放日的时候,跑操的队伍被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包围,连续不断的闪光灯和此起彼伏的口号交织在一起,成为衡水一处独有的人文景点。

6点左右班会到7点结束,之后便是15分钟到早饭时间,上午5节课,下午也是5节,晚上5节课,晚上10点10分准时熄灯睡觉。

在规定的时间点就要做规定的事,即便在英语自习课学数学也是会被老师批评的。

因为每次吃饭的时间都很短,阿浩在3年时间里都在想着如何能以最快速度填饱自己的肚子。

早餐只有15分钟,一手拿饼干一手看书,两不耽误。中午12点左右下课,12点40就必须回到宿舍午休,而大家往往自习到12点半才从教室往食堂狂奔。阿浩运气不好,宿舍住在高楼层,时间比别人更紧张,就只好两三张饼卷在一起往嘴里塞,然后边跑边吞咽下肚。由于就餐时间太紧张,阿浩和一些衡中的学生经常吃不饱。

为了能有更多时间学习,张颖和其他两个同学约定轮流去食堂买饭,这样剩下两个人就可以安心看书,这也是一种生存技巧。其实,一部分衡水中学的教师并不鼓励学生这样做,“有时候到12点20的时候老师就会进来赶人,让大家去吃饭,但衡中的氛围让人很难到点就走,大家都在暗地里比着谁更晚出去。”

衡水中学“后遗症”:有人抑郁,有人厌学,有人没时间洗澡得脚气,但“不去衡中,又能去哪里呢?”

曾有一张衡水中学毕业生整理的试卷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3年的试卷堆叠起来,足足有2.41米高。

衡中不止卷子多,考试也多。阿浩回忆,“每周都有周测,每月也都有调研,也就是月考,高三时候还增加了一次周中测,每周三考。高三考完一场调研,我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想笑,回到教室拿起书就看。考完高考之后,我真的感觉就像一场正常考试考完了,一点感觉都没有。”

虽然每天都要跑操,但衡中学生每周只能洗一次澡,澡堂没有隔断,因为人多,每次洗澡时,都是两到五个人围着一个淋浴喷头。

由于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处理个人卫生,任倩有很多同学都得了脚气,宿舍里的味道也变得奇奇怪怪。毕业之后,任倩曾回到自己原来的宿舍,发现跟自己读书时的味道一模一样,“她们是怎么把味道也给复制下来的,也真是神奇。”

规矩方方面面,稍有不慎就会被处罚,但挤时间也要谈恋爱

因为衡水中学的各项规章条例覆盖了从学习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稍有不慎就会违纪,大部分衡中学生都有自己的违纪史,原因也是林林总总不一而同。

谈恋爱似乎在衡水中学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年轻男女相互爱慕是很难人为隔断的,只要仔细想,办法总会有,任何时间都可以被利用起来。

“衡中的餐桌是长条形的,男女同学不能挨着坐,但可以像牛郎织女那样对望,起码能做个眼神交流。”课间也可以简单说几句话,自习时候也可以传传纸条,都是柏拉图式,很懵懂单纯的感情,大部分同学都不会拒绝这种帮助。

任倩事后想想,班主任老师其实什么都知道,只要不耽误成绩,别过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仅如此,老师还会在课堂上说,“你们要干点儿什么都别走出教室。”因为恋爱一旦被其他老师发现,通报到学校,处分会很严厉,要直接回家的,“自己的班主任当然还是偏心自己的学生的。”

衡水中学“后遗症”:有人抑郁,有人厌学,有人没时间洗澡得脚气,但“不去衡中,又能去哪里呢?”

衡水二中与衡水中学有着近乎一致的体系,而严厉程度犹有过之。有一年元宵节,因为刘畅身体不舒服,父母过来陪她去医院做复查,那天正好还是宿舍轮到她值日,因为过于兴奋,刘畅根本就不记得这档子事儿,高高兴兴地去见爸妈,只扫地擦地,忘记把自己的被褥叠整齐,结果晚上回来就因为这件事被通报批评。

“平时我的被褥是不扣分的,结果这次一下就扣了两分,老师也很生气。”作为惩罚措施,第二天早自习,刘畅和另一位同学被罚拿着自己的被褥到篮球场上去练习叠被,“幸好当时操场上没什么别人,要不丢人就丢大发了。”

一次,任倩因为忘记整理改错本而被老师发现,原本就觉得她学习不认真的班主任怒火中烧,直接把她的笔记当着全班的面撕掉,并到班级后排罚站。耻辱、羞愧,各种情绪在她心里发酵,这种羞辱式的教育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承受的。

在衡水中学,每一分钟都有被确定且不容更改的用途。衡水中学晚上10点10分之后学生必须睡觉,不允许熬夜学习。张颖回忆,曾经有一位同学在高一的时候因为激增的作业量难以按时完成,半夜跑到厕所里写作业,还被通报批评了。

晚上10点10分到11点这一段时间,学生连厕所都不允许去。张颖事后觉得衡水中学的一些规定看起来不近人情,但在结果上却能保证大多数同学的利益,毕竟刚熄灯就动来动去也的确会影响其他人休息。

不过青春期刚过的年轻人又怎么会完全任由摆布?小小的“反抗”始终都有。在熄灯之后,张颖和室友就开始边吃零食边叽叽喳喳吐槽起班主任老师的“势利眼”,还得时刻小心宿管的巡逻。

平时一堆学生都做错的题,这个班主任只会骂一句,“这题你们都能错?”也不会再讲一次,而成绩好的个别同学的错题,即便全班其他人都做对了,也会占用课堂时间重新讲一遍。不过对于其他老师,张颖还是很喜欢的。

人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一次,张颖和室友大半夜吃火龙果,突然一道手电照进来,吓得她们飞快跑回床上大被蒙头,幸好宿管阿姨也没停留多久。幸存下来的两个人在被子里咯咯直笑。

不少毕业生还在被“衡中后遗症”折磨,但他们不后悔

“如果我不是衡中的学生,单纯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看的话,也会觉得这什么玩意儿,也太摧残孩子的心灵了。”不过身在其中,任倩的感觉则有所不同。人是一个适应性特别强的生物,作为应对,在一段时间后自身就会适应环境并被其同化,但能否适应和适应的过程,乃至于适应之后的后果,都是因人而异的。

神经衰弱是衡水中学三年生涯留给阿浩的“后遗症”,他觉得自己被透支了,上大学之后他发现自己已经拼不动了。每次考试之前他的睡眠都会非常不好,至少都要在床上辗转反侧一个小时以上才能顺利入眠。

2017年第十三周的周三下午三点半,之所以阿浩的对这个时间点记忆如此清楚,是因为高中时期困扰他的梦魇又重新降临且事先毫无征兆。

本来午睡睡过头的他,被突然间如潮水一般涌来,不可抑制的绝望所包围,什么都不想干,从那天晚上开始,整个人不敢睡觉,莫名其妙地想到死亡等极端字眼,并且对其对恐惧无法自我控制。被逼的没有办法的阿浩只好拼命双拳击头,十几、几十下地拼命敲,直到心里的恐惧被疼痛所代替。

衡水中学“后遗症”:有人抑郁,有人厌学,有人没时间洗澡得脚气,但“不去衡中,又能去哪里呢?”

阿浩不确定自己的困扰是不是完全由高中时期的经历所造成的,“你可以理解成是最大的因素,当然种子是从小时候就存在的。”而关于小时候的经历,他又不愿多谈。

任倩一方面有些庆幸于自己的“开窍晚”,另一方面又有些遗憾。每个开放日的跑操,面对大量来参观的校外人士,任倩有的同学对此很敏感,觉得学生们就像动物园里的猴子一样被参观。这种情绪还是任倩大学时候才开始理解的,而在当时,她还是懵懵懂懂。

在大学期间,任倩突然发现没人安排自己的时间,一下子不知道该干点儿什么好了。毕竟从小的时间都被安排的满满当当,根本不需要自己去想下一分钟自己需要做些什么。“我的拖延症很厉害,之前全靠学校的纪律督促着,但走入社会后,没有人再给我提要求了,做事就没了主动性,很多时候事情逼到死线,我才会把它做了,而不是提早。”

大一时候的她会经常翘课,要么是因为选修课没有意思,要么是觉得老师讲得不好,要么是因为熬夜起不来,理由多种多样,“但实际上是有一种报复心理的,对自己之前经历的一种潜意识的报复。”

“衡中虽然有严格的制度,但充斥其间的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人,每个老师有自己的风格,学生又跟老师有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身在其中,也没有觉得自己被挤压到不行。”对于衡水中学的种种批评,只要是言之有理,张颖都能够接受,唯一接受不了的就是将学校变成一个发泄某种情绪的载体。

“如果你确实在衡中待过,之后认为这段经历对你是有帮助也好,还是不堪回首也罢,其实都是因为个人体验的不同,都可以理解,但很多人不是衡中毕业生,也要说上几句,你先去待一个月好不好?”

对于将衡水中学单独抽离出来讨论,张颖也很反感,她并不觉得衡中有那么大的特殊性,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特殊,也就是衡中学生的高考成绩还不错。但是这也和生源好有关系,还有就是衡中的老师真的非常辛苦。“这也是我为什么痛恨那些侮辱衡中老师的人,因为衡中老师真的太辛苦了。”

“衡中的学生不需要自己去市面上浩如烟海的习题集中淘金,老师们就会花大量的时间去筛选,他们会挑出真正对我们有价值的东西,然后直接给学生。老师们很辛苦。所以也就有这点特殊性。”张颖举例说。

如果能够重新选择,还会去衡水中学吗?虽然对于衡中的感情有的人心怀感恩,有的人平淡漠然,还有的人觉得那段经历不堪回首,但在这件事上,几位采访对象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用阿浩的话来说,“不去衡中,我们又能去哪里呢?”我们总以为自己可以选择想要的生活,但其实这只是种误会。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皆为化名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凤凰WEEKLY】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