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在丰县欢口中学读高中时的吃食,一把辛酸泪

文:会说悄悄话的鱼

图:来自网络

在离我家不足一公里的地方,坐落着一所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高级中学,那便是我县知名的欢口中学。每天临近下午放学的时段,总会看到学生们潮水般的涌向周边卖饮食的摊位和饭店,也总会看到学生们购买各色诱人的午餐之后,带着一脸满意和幸福表情回校的情景。每每看到这一幅幅画面,内心总会酸酸的,总会悄然掀起我读高中的那一页,总会想起我高中时的饮食生活。

当年,我在丰县欢口中学读高中时的吃食,一把辛酸泪


我的高中生活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我幸运的上了高中。说起当年高中的点点滴滴,不得不说说当年高中生们都吃什么,不得不说自己的饮食生活。

说起饮食生活总要说说与之相关的那个时代,因为饮食总会带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在我读高中的那个特殊的年代,农村的日子相对捉襟见肘。在我印象里,我所在的村子,生产条件良好,几乎每年都是丰产丰收,按理说老百姓应该丰衣足食吧?可惜的是老百姓生产的粮食都上缴公粮之后,也仅仅是填饱肚子。

记得在那个年代,农村老百姓的主食都是围绕着地瓜、玉米做文章,至于说小麦面粉,普通老百姓只能在逢年过节时才能吃到。那些年,我的家庭也和农村大多数的家庭一样,吃的好不到哪儿去。顿顿不是煮红芋就是窝窝头等,只有外出时或许能带上掺杂了玉米面的面食。

记得,一次和朋友上高中的孩子闲聊时他问我:您读高中时您和您的同学们都吃什么饭食?我如实的告诉他:孩子,当年读高中的农村孩子哪像你们这代人这么幸福,动辄肯德基、汉堡包,动辄嫌父母做的饭这也不好吃那也不合胃口,在吃饭问题上常常在父母面前耍大牌、难为他们。可我们的那个时代能吃上一顿馒头或喝碗面条那就感到是一顿美餐,就会感到那是非常快乐、幸福的事情。

我说的话没有任何夸大的成分。特殊的年代决定了饮食生活的特殊性。在我读高中的那两年生活中,母亲虽然疼爱我,但让我带到学校里的午饭大多是煮的红芋、玉米面窝窝头。

在我印象里,读高中的那两年里,从没有带过一次纯面粉的面食。也记得,在高中的那两年里,学校食堂会为同学们免费蒸一些吃的,可我从来没到食堂去蒸过。

吃饭的时候从不敢和同学扎堆,总会独自躲到角落里吃或走出校园外边走边吃,唯恐同学们知道我吃的竟是又黑又硬的红芋面窝窝头。事实上,来自农村的同学吃的也比我好不到那儿去,他们比我强一点的便是能吃上焦黄的玉米面窝窝头,那也是我非常羡慕的。


当年,我在丰县欢口中学读高中时的吃食,一把辛酸泪



当年,学校食堂也会向学生们供应饭菜,价格低廉,可我从没到食堂里买过,哪怕是一碟小咸菜。当年不是没有想法,只是那个年代我们家里差钱,即使五分钱一份的菜也拿不出。

当年,我最羡慕的是班里那些非农业户口的同学们,曾发誓要成为一名非农业户口。羡慕的原因是:非农业户口同学们吃的是白面馒头。记得,我所就读的那所高中处在公社所在地。

记得当年我们班里五十多名同学中,非农业户口就占了十多位。非农业户口与农业户口的同学在生活上有着天壤之别,我们在吃窝窝头时他们吃的却是白面馒头,我们在啃咸菜时他们会到食堂买上一碗带肉的汤菜。

那时,我从骨子里对这些非农业户口的同学羡慕嫉妒恨,也曾发誓早晚要成为非农业户口,吃的穿的要比他们好。最终我的愿望实现了,当年当我拿到入学通知书的时刻我曾跑到河堤上,对着百米宽的大河大声喊道:我终于成为非农业户口了。

在读高中的那两年中,在饮食上我也曾拥有过快乐、幸福时光。当年,我特好吃猪油,早上我会拒绝母亲为我做早饭,趁机会提出吃猪油的要求,在母亲恩准的前提下,自己会在窝窝头上涂上一层猪油,吃起来有滋有味、格外香甜。

有的时候,我会在热水碗里倒上几滴酱油,放上几粒盐巴,然后把窝窝头泡在碗里吃起来格外有味道。几十年过去了我还保留着这样一个习惯,当我独自在家时还会用酱油、香油、味精等调和后泡馍,偶尔还会偷吃点猪油,感觉比吃大鱼大肉还香,我知道,这是贫穷给我留下的印记。

在读高中的那些年里,虽然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自己从没感到痛苦,时常还感到幸福、快乐。那时的我充满了理想,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对未来的畅想,精神上感到非常富足。虽然现在经济上富足了,拥有了想吃什么能吃什么的条件了,可现在的我总感到吃嘛嘛不香,精神上缺少了寄托,快乐、幸福不起来,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当年,我在丰县欢口中学读高中时的吃食,一把辛酸泪



人就是这样的怪异,他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可吸纳最大量的水,也可以把所有的水分从中挤掉,这就是海绵特质,也是海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