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志愿应该先选城市、学校还是专业?
高考是一道分水岭。从它结束的那一刻起,人光凭努力就能做好的事情,就越来越少了。——Twentine
文 / 巴九灵(吴晓波频道)
6月下旬,各地高考分数陆续公布,又到了一年一度填报志愿的时间点。
每到此时,“选城市,选学校,还是选专业”的话题就会引发热议。
专业重要吗?重要。
根据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8届大学毕业生平均月收入4624元,而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平均月收入高出50%;历史学、法学等专业,则由于就业率、薪资水平、就业满意度较低,连续三年亮起红牌。
学校重要吗?重要。
同样是在北京:清华大学2019年预算支出243亿,北大136亿,人大61亿,这是“985”高校的水平;北交47亿,北邮27亿,央财14亿,这是“211”院校的水平;首师大26亿,北联大19亿,这是市属“双非”强校的水平。
预算支出不能代表一切,只是以此佐证,不同院校能够调动和提供的资源有天壤之别。而且,不同学府的学术氛围显然不同。
城市重要吗?重要。
身在北京、上海,考不上清北交复,也可以去那里旁听,各类活动中亲见学界、商界大咖的机会多,实习机会多,就业机会也多。
那么问题来了,三者不可兼得,先选哪一个?同样的分数,在西部省会城市有望进入211,在北京、上海却只能读普通一本甚至二本,如何权衡?
这个问题被讨论了许多年,而现实也不断改变。
根据领英《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一代一代的年轻人,工作专业对口率逐年走低。如此看来,专业或许没那么重要。
而根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比例持续下降,而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持续升高。如此看来,城市的重要性也值得商榷。
那么,城市、学校、专业究竟该怎么选?让我们来听听大头的观点。
我的排序是:城市、学校、专业。这背后,当然有它的商业逻辑。
第一:城市。
大城市越来越大,这是不可逆的趋势。大城市人多,所以优秀的教育资源多,好医院多,甚至艺术设施多。
反过来因为这些设施,人们心里想着逃离北上广,身体却很诚实。优秀的人,必须和优秀的人扎堆。独自回到家乡,其实是加速了专业性的折旧。这就是网络效应。
所以,大学的首选因素是城市,利用四年时间,寻找机会,让自己可以待下来。
第二:学校。
学校的重要性大于专业。我相信,很多人(甚至是大部分)今天做的事情和专业没有关系。
为什么?因为你要一个18岁的孩子,判断自己喜欢什么,未来热门什么,甚至擅长什么,太难了。我们总是在不懂什么是专业的时候,选择专业。
反过来说,如果你是公司HR或经理,看一个人的简历,主要是看他的学校,还是看他的专业?
好学校的分数线,其实是比专业更重要的筛选器。
第三:专业。
我建议不要选太“操作层面”的专业。比如,我读大学时国际金融专业最火,当时很多学霸都去读了国际金融,可是还没等毕业,国际金融就不行了。
国际金融,就是操作层面的专业,研究某个具体行业里面的具体方面。这些知识和技能变化特别快,特别容易过时。
我建议尽量选择底层专业,比如数学。所有的职业,都是这些底层能力的外显,这些专业的“抗衰老”的能力更强,看上去没用,其实最有用。
城市、学校、专业,这三个要素好比一个方程式的三个函数,很难一概而论哪个更重要。
如果一定要做判断的话,肯定是说哪一类别更重要,比如城市要素中,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机会更多;专业要素中,有些专业相对而言社会的需求量更大;学校要素中,有些学校偏研究型,有些则偏应用型。每一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比较。
具体到选学校和专业上,我觉得要有短期跟中长期的协同考虑。很多同学在本科毕业后并不是直接去工作,可能是出国或读研,这种情况下会有一些区别。
比如,一个上海本地的考生考不进复旦、交大,但可以上浙江大学、南京大学,那究竟是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还是留在上海本地,读一个比复旦、交大稍微差一点的大学?
我有个同学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最终选择了南京大学,读完四年本科直接出国,目前在芝加哥大学读社会学。
所以,需要根据自己的中长期规划去做具体的选择。
此外,填报大学志愿,并非终身制。且不说有些学校调专业比较容易,最重要的是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没有兴趣爱好作为基础,很难建立起真正的能力。如果不能建立起真正的能力,即使在不错的城市,也未必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即使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也未必能拥有一个专业的地位。
我建议考生“一本选学校,二本、三本选专业”。
为什么一本(第一批次或重点院校批次)选学校?
1.第一批次院校主要包含985高校、211院校以及地方建设的重点本科院校。总体看,第一批次院校的办学层次、办学质量相差比较大。因此,进入一所更好的大学,意味着获得国家更多的教育资源,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
2.第一批次院校从办学定位看,大部分实行通识教育。从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的人才需求看,大约有10%的高等院校(主要为现在的985高校、211院校,“双一流”建设学校)进行通识教育,而其余90%的高等院校应进行职业教育。
通识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淡化专业界限、扩宽专业面。办学以培养学生基础能力为导向,更关注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就业技能的培养。
3.通识教育院校正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会给学生更多的专业选择权,具体包括四方面。
一是转专业政策。考生要了解大学是否有换专业政策,如果有,升学时没有进入理想专业,可换专业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如果不成功,则需要安心学好本专业。
二是辅修政策。即主修A专业,学有余力可以选修B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B专业的核心课程考核之后,可获得B专业的辅修证书。有的学校60%的同学可以获得这样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同学们的选择面。
三是跨校选课。即在A学校读书,可跨校选B学校的专业课程,通过B学校的专业课程学习,积累一定的学分,可以获得B学校的相关专业或课程证书。这需要A、B学校之间建立学分互认制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线教育方式,学习其他学校,包括国外大学的课程。在互联网时代,学习资源已经十分丰富,想学感兴趣的专业内容并不是难事,关键在于是否愿意投入精力。
有学生调侃,填志愿时反复想什么是好专业,进入大学后发现只有两个专业——“恋爱专业”“游戏专业”。这会严重影响大学的学业发展,教育部也在治理大学的“水课”,以及学生的“混学”问题。
四是根据对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专业不对口”“跨专业就业”现象越来越多,有的专业不相关就业比例已超过40%。这意味着专业学习除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外,更是能力提升的载体,关键在于通过专业学习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二本、三本选专业?
总体来看,目前安排在第二批次、第三批次招生的院校,办学质量、办学层次并没有多大的差异,这时要关注学校的办学特点、特色专业。
二本、三本院校的办学定位应是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应用技术人才的学校,办学以就业为导向。因此,考生应关注能更好就业的专业。
随着新高考改革推进,取消录取批次后,选择院校和专业的基本原则应该是:通识教育院校选学校,职业教育院校选专业。
填报专业,需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1.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升级相关的专业,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数字营销、全媒体、机器人等。
还要去看学校网站专业介绍和课程设置,同一个专业名称,有的学校还在因循守旧,有的学校已经大力开始改革、紧跟前沿了。
2.国家今后会非常关注基础研究,比如数学、物理、生物、信息技术、芯片开发等等。
这次中美贸易战给基础教育和前沿科技创新敲响了警钟。今后国家对基础学科、芯片集成等相关方面一定会加大投入。
可考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材料物理、集成电路、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
3.跟全球化相关的专业,如国际政治、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跨文化管理、对外汉语等。
当然,在喜欢的前提下,一切的选专业技巧都是失效的。
对于填志愿,我有几点建议:
尽可能到大城市去,大城市不但有更多资源,也意味着各种潮流的领先,可以让自己站在潮流的前沿。
尽可能距离自己父母远一些,如果是北京上海的学生,也不妨在这两个城市互换,真的离开父母,才能开始独立的人生。
不要被那些时髦专业所困扰,很多最新的时髦专业,往往缺乏学科基础,拼凑概念,也最有可能很早被淘汰。
能跟着自己的兴趣最好,如果感觉没啥兴趣,千万不要排斥那些看上去冷门的基础专业,因为打好基础,可能有助于真正找到自己的兴趣。
本篇作者 | 李梦清 | 木有药师 | 当值编辑 | 李梦清 | 责任编辑 | 郑媛眉 | 主编 | 魏丹荑 | 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