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冲”得是学校,“稳”的是专业,“保”的是万一

填报志愿,人人都会说“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也知道“冲稳保”还要拉开一定的梯次,但是,对于“冲”会有什么结果?“稳保”的目标是什么,并不十分明确。

【“冲”学校,就不能强求专业】

志愿填报参照的都是往年数据,今年各院校报考情况在志愿填报结束以前,谁也不知道。去年A学校报的人数多,录取分数高,今年很多考生可能就不敢报,因此,假若去年A校录取最低分是650,今年你虽然才考了630,你也可以勇敢地“冲一冲”,说不定今年报考人数少,你就“冲”进一个档次高的名牌大学。

有人说,名牌大学“冲”是“冲”进去了,但是专业就不保险了,分数没有优势,很难被自己钟爱的专业录取,学校只会给你调剂一些冷门专业。

不得不说,“冲”大多都是这种结果,就是专业难以保证。于是,有人又说,如果专业不好,毕业后难就业,还不如不“冲”。

对此问题要辩证看待。首先,专业的“热”与“冷” 并不是绝对的,三年河东,三年河西,所谓专业的“热”和“冷”其实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动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中指出,许多当年人们趋之若鹜的热门专业,如法学、工商管理等就业率很低,而地矿类、农业工程、石油等前几年的冷门专业就业率则排名在了前20位以内,这种变化是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因此,没有永久的热门,也没有永久的冷门,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各行各业发展迅猛,四年以后,社会会是什么样,其实是难以预测的。因而考生不必在专业上太纠结。

除专业“冷热”因素外,考生朋友还当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当今社会,一张名牌大学毕业证,对就业来讲,就是一张最有效的通行证。近年来,每逢求职季,都会有一些硕士、博士曝出遭遇类似学历“查三代”的怪现象,甚至还有网友还调侃:“本科211,求职不弯腰,本科985,求职不受苦。高考进了一般校,后考硕博没人要。”当下用人单位有自主权,此种做法合不合理、科学不科学,无人专门研究,国家也无法硬性干预,人在房门下,不得不低头。因此,如果能冲进一所名牌大学,我觉得委屈一下自己的“专业”也是值得的。

所以,考生在考分一般情况、对专业又没有特别的要求下,向名牌大学“一冲”还是值得的。所以这个时候填报学校,只参考这个学校近年来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就可以了!

志愿填报,“冲”得是学校,“稳”的是专业,“保”的是万一

【“稳”学校,更要“稳”专业】

所谓“稳一稳”,就是填报与自己考分相接近的学校,这样被录取的可能性较大。这种情况下,考生不仅仅要求能被录取,更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持一门自己钟爱的“热门”专业。

俗话说,兴趣是人生最好的导师。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不管当下是热情如火还是冷若冰霜,最终都要为四年之后的再一次选择做好准备,没有持久的兴趣做保证的"热门"不是自己的热门,只能是昙花一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与自己兴趣相适合的专业,才是永久的热门!因此,选志愿如同买东西,“选最贵不如选最好的,选最好的不如选与自己最适合的”。因此,“稳一稳”不仅要“稳”学校,也要“稳”专业。

这个时候填志愿,就不仅要看这个学校近年来录取的最低分数线,还要查看一下自己钟爱专业的最高和最低录取分数区间,力求被自己的钟爱的专业录取。

志愿填报,“冲”得是学校,“稳”的是专业,“保”的是万一

【“保”的是意外,专业当然应该为自己最钟爱】

根据往年情况,考生填12个志愿,“冲”的几率也就在10%以内,“稳”的志愿大多在98%以上,只有少数考生“保”的志愿才起作用。也就是说,如前所言,你找的专家再高明,你掌握的“数据”再大,你的分析再入木三分,那不过都是过去式,今年全国上千万考生的心,你却不能个个都猜中,因此,有时不免有意外出现。就像你的“冲”一样,假若很多考生和你一样“冲”“稳”的都是那几所大学,你们就撞车了,“冲”不上去,“稳”没稳住,这时候,“保”志愿就起作用了。在“保"志愿学校中,你的分数就有了相当的优势,比如,假若你理科考了600分,上个山东农业大学,那是绝对没问题的,因此,既然“保”的是意外,专业理所当然应该为自己最钟爱才行,所以,“保”志愿学校的第一、二个志愿,一定不要随意,一定要选自己最喜爱的那一个!

志愿填报,“冲”得是学校,“稳”的是专业,“保”的是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