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读书笔记之品明史,从《万历十五年》之中学懂了什么

公务员读书笔记之品明史,从《万历十五年》之中学懂了什么

紫禁城

《万历十五年》不是一本神坛供奉的“好书”,相反我认为是一本“平淡的书”,它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没有让人孜孜不倦的“兴奋点”,多的是平实的记录、平淡的述说,但这正是读史的味道,因为读史需要精读细品,从平淡的历史记录中找到内在的逻辑、历史的关联和人物的关系,从知古中鉴今、从事件中明相、从错误中反思,这就是它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公务员读书笔记之品明史,从《万历十五年》之中学懂了什么

大学士牌坊

读完《万历十五年》,最大的体会是,古人治国是新国古治,习惯遵从祖制,因循守旧之风连绵不绝,视新生为异物,这是运用历史不当的根源,也是没有处理好历史与现实关系的主要原因,注重静态看问题,而忽视动态的看、发展的看,这也是国家灭亡的主因。

对我个人而言,最大的启示和借鉴,我归纳了三句话,供各位喜欢明朝的同学们参考。

明朝是开明的明朝,利益是固化的利益

历史教科书永远是误人的存在,没读史之前,老师们教导的是,封建王朝永远是腐朽专制的代名词。读完史之后,才发生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中国每个王朝,都大兴开明之风,他们的思想先进程度较当代有过之而无不及。

公务员读书笔记之品明史,从《万历十五年》之中学懂了什么

历史课本

明朝的开明更是达到了巅峰,臣子可以进谏骂皇帝(虽然付出了代价),给事中可以随便弹劾百官,朝堂可以相互辩论争得面红耳赤,这些放在现在都是无法想象的,虽然也有东厂西厂这样的特务组织存在,但明朝的开明之气必须点赞。

公务员读书笔记之品明史,从《万历十五年》之中学懂了什么

明朝建筑

固然开明,但开明之风并没有迎来天翻地覆的改革,张居正变革最终还是失败了,即便他带来了万历十年中兴,但他的改革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挞伐,因为封建固有的制度、固有的利益是不容许乱动的,乱动会来带乱,乱动会带来怕,乱动会引来祸。

老大永远是老大,在老大面前你一文不值

公务员读书笔记之品明史,从《万历十五年》之中学懂了什么

万历皇帝

作为帝国的头号交椅,万历是幸运的,但万历也是不幸的,幼儿治国等于没治,因为幼儿后面有垂帘之人李太后、有主事之臣张居正,幼儿要干的事情就是如何学习成为圣君,但幼儿都有天生贪玩的习性,谁也改变不了这种天性。李太后的责罚和张居正的责骂成为万历童年最大的阴影,道德绑架下的万历是没有天性的、是没有自由的、是郁郁寡欢不得志的。

但万历也会长大,他的思想也在成熟,对权力也有向往。不能忘记一个事实,万历是永远的老大,他的地位、他的权力谁也无法撼动。帝王之术最大的奥秘就是平衡之术,掌握军权和政权的平衡,掌握廉臣和贤臣的平衡,所以在帝王面前,没有绝对的受宠和绝对的信任。

公务员读书笔记之品明史,从《万历十五年》之中学懂了什么

张居正

张居正童年对万历造成的阴影,终于在万历成年之后迎来了爆发,他的一句话可以让张居正家被抄、财被散,这就是老大和老二的绝对差别。再蛮横的老二也抵不过再柔弱的老大,这也是我们生活中应该学到的道理。

明朝虽然灭亡了,但明朝的风骨犹存

明朝在万历、泰昌、天启、崇祯之后,最终走下了历史舞台,成为了历史的一道烟,归为历史的尘与土,很多历史学家发出了叹息,都很惋惜这个汉人最后统治的王朝。的确,明朝亡了,史学家们找出了很多原因,想为历史得更替寻一个答案,然而我认为真没必要寻找答案。

公务员读书笔记之品明史,从《万历十五年》之中学懂了什么

大臣官服

历史有其先天的必然,更有历史的偶然、历史的巧合,没有一根稻可以压死一匹马,也没有一匹马可以战胜一群人。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每个人的生命周期是一样的,都是从生到亡,苟延残喘的活和光明正大的死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没必要惋惜明朝的灭亡。

公务员读书笔记之品明史,从《万历十五年》之中学懂了什么

君子守国门

我最欣赏的是,明朝的风骨,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相别于其他王朝的明朝独特光环。这一腔热血为了国、为了家的坚守,换来了黎民百姓的称许和崇拜,这一口大而无畏的气魄至今感染着中国无数青年,告慰明朝,就是要告慰明朝的开明之气、明朝的固有风骨、明朝的中兴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