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前不读书,大学4年狂读300本,送你4个读书入门心法

20岁前不读书,大学4年狂读300本,送你4个读书入门心法

经常有朋友和我抱怨,想读书,却发现问题太多,无从下手。

  • 觉得名著太难啃,又不想读鸡汤;
  • 觉得应该多涉猎,又怕没有深度;
  • 觉得短期没效果,长期难以坚持;
  • 觉得读书速度慢,却又无法提速:

……

总之,一大推问题阻碍你读书。

这篇文章我们就一个个干掉这些问题,为你读书入门扫清障碍。

先说说我吧,大学四年读了300多本书,不算特别多,但也不算少。

不过你可能都不信,上大学之前,我几乎不读书。

记忆中20岁之前,只读过不到10本书,两只手都能数过来。

我是一个标准的农村娃,生活在内蒙古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农民,没有阅读习惯。在我开始读书之前,家里唯一的书是本菜谱。

不仅仅是家庭,学校同样不重视阅读。直到我高三毕业,整个学校只有一个藏了几百册书的「图书馆」,应该叫「校园书屋」更合适。

进入大学我才开始疯狂阅读,四年几乎都泡在了图书馆。

就像一只井底蛙偶然跳上了井口,看到外面广阔天空,斑斓世界,当然不会甘愿再回井底守着那片天。

读书的路上,我踩过许多坑,每一个都费力很大的力气才爬上来。思考了好久,总结出4个心法,希望你少走弯路,避开深坑,顺利完成由小白到达人的进阶之路。

20岁前不读书,大学4年狂读300本,送你4个读书入门心法

01 切莫贪心,由浅入深

刚开始读书,人们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

总想一上来就读名著,读经典。

诚然,读经典本没有错,错就错在你太心急了。这些书需要一定的基础才能读的懂,对于一个刚刚开始读书的小白来说太难了。就像把一个学游泳的人直接丢进了大海,十有八九是要淹死的。

你知道我最初读的是什么吗?

不怕你笑话,都是鸡汤。什么《态度对了,幸福就来了》《山不过来,你就过去》之类的书,我却读的津津有味。

因为那个时候,这些书和我的理解能力是匹配的。

最初也尝试过名著,现在还清晰的记得读《百年孤独》时惨痛的经历。读完之后,我真的孤独了,简直都快抑郁了。

前50页我来来回回翻了至少10遍,因为祖孙三代用一个名字,都叫「何塞·阿尔卡蒂奥」,我怎么能分清哪个是哪个?

最后我不翻了,不是因为分清楚了,而是放弃了,爱咋咋地吧。

那最初应该读什么书呢?

信息密度低的书籍。

举例来讲:

如果你对小说感兴趣,先看看简单易懂的,比如《平凡的世界》《小王子》等,别一上来就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类的大部头。

《战争与和平》我尝试过5次,都以失败告终,最多一次读了80页,要知道那本书可是有1378页啊。

如果你对经济学感兴趣,就先读读《牛奶可乐经济学》《魔鬼经济学》之类的书籍,有趣还能获得新知,非常适合初学者。但你非要啃经典,一上来就读《经济学原理》,那就等着哭吧。

如果你对哲学感兴趣,想思考一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之类的终极问题。可以尝试《苏菲的世界》《你的第一本哲学书》等通俗书籍。别妄想开始就去读什么尼采、康德、黑格尔,会出人命的。别问我为什么知道……

20岁前不读书,大学4年狂读300本,送你4个读书入门心法

02 打开眼界,先博后专

一个人的成就大不过他的梦想,一个人的梦想大不过他的见识。

读书是成本最低拓展见识的途径。

因此,刚开始读书不要拘泥于某一个领域,先广泛涉猎,再慢慢深入。否则很容易导致自己的视野狭窄,忽略其他可能。

大学时一个哥们,他就属于那种在一个领域钻的很深的人。这家伙喜欢哲学,不夸张的说,他读的书,我基本都看不懂。不是不用心,是真的理解不了。

但他有一个问题,专注于哲学领域,忽略了其他。人们聊起其他事情时,他只能默默旁听,因为他甚至都不知道人们在说什么。

读书当如金字塔,又要博大又要高。

你不用惆怅「读的太广泛,万一找不到焦点怎么办」这种问题。这个问题本质上和你小时候为了选清华还是选北大发愁一样,这事和咱没关系。

咱一时半会儿达不到那个高度,等你达到了,会发现这些都不是问题。

20岁前不读书,大学4年狂读300本,送你4个读书入门心法

03 降低目标,由短渐长

一些朋友之所以难以长期坚持,就是目标定的太高,必然失败,也就懒得继续了。

我身边不止一个朋友犯了这个毛病,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刚开始读书就要每天两小时,或者至少50页。

我一再和他们说太难了,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但哪儿能劝得住啊。一个个雄心壮志,按照他们的计划,一年读50本书和闹着玩儿一样。

结果,都失败了,无一例外。

因为这不现实。对于刚刚开始读书的朋友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一天读多少,而是可以天天读,养成习惯。

怎么做比较靠谱呢?

据我观察和了解,最初每天阅读半小时,或者10页,是一个比较合理且不会造成负担的阅读量。

这样先坚持一个月,不要增加阅读量。一个月之后,如果有余力,再适度增加,但不要猛增,最多翻一倍。否则,还是很容易失败。

这样算下来,你一年至少有3000多页的阅读量,也是很大的收获了。

20岁前不读书,大学4年狂读300本,送你4个读书入门心法

04 不要心急,先慢后快

这个时代,说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快」,人们渐渐失去了耐心,都渴望速成。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转眼间各种「21天英语速成」「28天写作课」风靡全国。

其他的我不敢说,但如果你要信了什么「XX天速读,速度翻倍」之类的课程,那一定又交了一波智商税。

为什么这么肯定?

因为我交过……

人们总是觉得自己读书太慢,期望通过一个方法迅速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对于这种想法,送他们四个字:

痴心妄想!

阅读速度的关键在于理解能力。只有理解速度快了,阅读速度才能提上来。

那如何提高理解能力呢?

很遗憾的告诉你,在脑后插管输入知识以前,只能老老实实的通过大量阅读来训练,没有任何捷径。

简单来说,就是读的多了,自然就快了。

拿我来说,曾经读一本书,至少要辛辛苦苦读一周。而现在,只需要轻轻松松读一天。

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

因为知识是共通的。

一般来说,除了文学作品之外。社科类书籍中80%的内容和其他书籍有交叉。

也就是说,当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80%的内容你已经知道了,只需要去理解那20%陌生的知识就好,阅读速度当然蹭蹭飞涨。

05 结尾

读书之前人们会问:「人为什么要读书?」

读过之后,没有人再会问这个问题。

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对于每一个读书的人来说,读书和吃饭一样。如果问我为什么读书?

为了「活着」。

希望你以后看到落日,长河,晚霞,归鸟的时候,能发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感叹。而不是「卧槽,好大的太阳,好多的鸟」。

愿你往后的日子,三冬暖,春不寒,天黑有灯,下雨有伞。

愿你的一生,有书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