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还是“大学”,改名真的那么重要吗

  教育部5月23日在其官网公布了《关于2019年拟批准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公示名单涉及11所高校,有4所高校由“学院”更名为“大学”,4所高校由“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5月25日 澎湃新闻)

  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的高校群体间突然兴起了一阵“改名热”,许多高校似乎觉得,如果不取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新校名,实在不足以衬托出本校励精图治的雄心壮志。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不少高校在“改校名”这件事上十分执着,竟然敢于花费数十年光阴持续推动此事。例如,此次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度拟改校名的学校名单中,阜阳师范学院赫然在列。该校早在2005年就萌发出改名的想法,彼时中意的校名为“阜阳大学”。其后该校使出“浑身解数”,请来各级领导帮忙站台,并将新校名重设为“阜阳师范大学”。如无意外,阜阳师范学院在今年终于能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在“改校名”这场战斗中,阜阳师范学院可不是“一个人”。根据教育部公示的名单显示,在2015年、2016年和2018年,进入公示名单的高校数量分别为32、39、40。“改名大赛”中,报名参赛者不可谓不多。

  这类“改校名”之举看似颇有些无厘头,实则有着学校们的“精打细算”:在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中,“学院”偏重于某些专门性的学科,“大学”则会给人“学科门类齐全”的感觉。如果把本校的“学院”改成“大学”,隐隐然有一种综合性大学的感觉,既有利于提高本校的知名度,更有利于增强对考生的吸引力。更有甚者,有些学校还在新校名里增加或替换某些词语,如用“金融”取代“财政税务”,用“工学院”取代“机电”等,以此显得更加时尚。

  很难说上述“改名”动机完全是虚妄的。公众对“学院”和“大学”的固有印象也的确存在高下之分。但问题是,把“学院”改成“大学”真的好处多多,真的那么重要吗?

  其实,指望通过“改名”营造出“大而全”的综合性大学假象进而吸引考生,不太可能实现。对于考生而言,报志愿乃是人生大事,必须要对所报考的对象有充分了解才行。很难想象考生们仅仅看一下校名,就决定报考。考生们肯定会认真研究该校的专业特色、就业前景、科研影响、区域位置等多重因素。这些因素可不是换个名字就能改变的。不对关键因素下工夫而是改校名,了解情况后的考生们反而要打退堂鼓了。

  “改校名”更无助于拓宽本校的科研交流圈。浸润于同一学术圈的学者们对某校的科研实力知根知底,绝不会因为该校换了个名字就“刮目相看”的。

  所以,叫“学院”还是叫“大学”,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改了校名有时还会丢弃本校的传统,抹杀了自身特色。须知,在国际顶尖高校中,“学院”同样存在,麻省理工学院便是最好的例证。所以,中国的高校们还是“省省心”吧,与其把资源用在修改校名上,不如用于发展自身科研水平上,让自己成为中国版的“麻省理工学院”。

  文/王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