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7大学科最杰出的开拓者,占据我国初期科学界
中国近代以来七大学科代表科学家
1)水稻专家(农学)—袁隆平2)航天与导弹专家—钱学森3)核物理学家—邓稼先4)数学家—华罗庚5)地质学家—李四光6)天文学家—张钰哲7)化学家—侯德榜
一、水稻专家(农学)—袁隆平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
1960年,在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该水稻是自花授粉,无性状分离,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开启了杂交水稻研究之路。
1966年,发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文,也就是后来的“三系配套”理论。后来的杂交水稻专家都是根据这套理论开展工作。
1977年,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杂交水稻应用实践的重要论文。
二、航天与导弹专家—钱学森
钱学森,“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和中国绿色贡献终身成就奖。
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
1935年,获得留美资格,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在校期间,他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1939年,获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1955年,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儿女回到祖国。
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发射,钱学森担任首席科学家。
三、核物理学家—邓稼先
邓稼先,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设计者,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奠者。
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8年,进入美国普渡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1950年,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和二百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祖国。
1965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邓稼先是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的主要参与者。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问世,根据“邓-于方案”理论基础上完成氢弹。
四、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是中国解析数论创始人和开拓者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1925年,进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求学。
1930年,华罗庚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轰动数学界。
1935年,数学家诺伯特·维纳把华罗庚推荐给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代。
1936年,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学习。
1939年-1941年,完成了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
1956年,他的《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论文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五、地质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为中国石油的勘探和开发作出重大贡献。
、创立地质力学理论 。
1904年,官费赴日本留学。
1905年,加入同盟会,并参加了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1907年,进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
1913年,考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地质。
1931年,以《中国北部之科》被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32年,任中央大学代理校长。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六、天文学家—张钰哲
张钰哲,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华”小行星的发现者。
1919年,考入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校。
1923年,进入康奈尔大学求学,就读建筑系。
1925年,转学到芝加哥大学天文系。
1928年,发现了第1125号小行星,定名“中华”。
1929年,获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
1934年,中国第一座现代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建成,张钰哲担任特约研究员。
1937年,成功预测出了4年后将在中国出现的一次日全食。
1941年,拍摄了中国境内第一张日全食照片和第一部日全食彩色影片。
1946年,发表了《新发现的食变星BD-6°2376的速度曲线》。
1957年,发表中国第一篇论述人造卫星轨道的论文,应用天体力学基础理论对人造卫星轨道问题作了开创性研究。
七、化学家—侯德榜
侯德榜,中国科学院院士和杰出化学家,是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和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
1913年,是清华学堂第一批留美学生,并被保送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学习。
1926年,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了金质奖章。
1932年,《制碱》以英文在美国出版,从此揭开了索尔维制碱法的神秘面纱。
1957年,侯德榜发现用碳化法制取碳酸氢铵。
1955年起,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