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因为什么原因,让浙江大学最终落户遵义湄潭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开始了全面侵华。国土大片沦陷,民国政府也不得不迁都重庆。当时的民国政府指示全国各大学都往西迁办学,许多大学都选择了在云南、贵州等地落脚,浙江大学也是如此。

  

  但与众不同的是,浙江大学并没有选择在昆明、贵阳、成都这些大城市安家,却把落脚点放在了遵义湄潭,在那里开始了长达7年的办学之路。浙江大学的西迁之路异常艰辛和曲折,在先后换了建德、泰和、宜山后,才最终落脚贵州遵义湄潭这个边远小镇里。

  

  当时浙江大学的校长是我国著名的地理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先生,国立浙江大学的师生们在他的带领下,先后转展杭州和江西,最后才在广西宜山暂时安置。但后来民国政府又指示浙江大学在必要时可迁入贵州安顺,竺可桢不得不亲自去到贵州实地考察。

  

  当竺可桢到达贵州的时候,在贵州一个偏远小城里有一个人正密切关注着他的动向。这个人就是当时贵州遵义湄潭县的县长严溥泉。他给竺可桢写了一封信,表示希望竺可桢可以考虑把浙江大学迁到遵义湄潭的愿望。

  

  要说这严溥泉只不过是一个县长,为什么有这么远大的理想,想让一个国立的著名大学能迁搬到遵义湄潭去呢?原来严溥泉早年是留洋的学生,在留洋归来以后一直在浙江工作,虽然并没有亲自去到浙江大学参观过,但他对浙江大学也是闻名已久了。作为一个行政长官,还是一个留过洋的文化人,他知道在当地如果能有一所大学的重要性,这将使湄潭在文化、政治、经济上都得到进步和发展。所以当他得知竺可桢来了安顺,便去信邀请他来遵义湄潭考察。

  

  竺可桢在接到严溥泉的信后,便立即前往遵义湄潭,严溥泉早有准备,陪同竺可桢在当地了解了实际情况,竺可桢得出结论,湄潭这地方风景秀丽,在物价飞涨的年代这里物价还算平衡,而且人民朴实厚道,正是办学的好地方,于是决定把浙江大学搬迁到湄潭来。

  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后,浙江大学的师生还对贵州当地进行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当地的文化地理经济政治都产生重要影响。时至今日,浙江大学还把湄潭当成第二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