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高中孩子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面对高考做为考试主体的高考生应放下一切与高考没关系的事情,不利于高考的事情都要放下。那么具体都要放下什么呢?
可以分为这样三类:
一类是人际关系方面的:比如同学恩怨、师生矛盾、亲子纠葛等。
一类是学业方面的:过去的成败得失,对考试结果的担忧和关注,不良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科目等。
一类是习惯方面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自律习惯等。
按照时间和空间来划分,也是三类:
一类是过去:过去的成败得失,学习好的有包袱,想要保持优势。学习差的也有包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都会心事重重。
一类是未来:关注考试的结果,总在权衡和担心中。
一类是他人:同学之间的关系、老师的态度、父母的期待和要求等。
我们可以仔细看看几乎每个考生都有这些牵挂,只是多少而已。有的考生能够合理处理就可以轻装前进;有的考生难以放下就会,步履维艰。
那么做为家长就要抓住每一个考前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时间,尽可能帮助孩子清除他们的情绪灰尘,助力孩子们平稳走过高中,去迎接他们的未来。
本群的家长面对高中孩子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要保持冷静,冷静的思索能够帮助你准确的分析判断出现问题的根源,然后科学的做出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
切忌对高中孩子“讲道理”“耍脾气”“诉苦难”,这些东西太空了,有许多他们知道但没有经历所以并不能真正体会感悟到其中的内涵,还有许多离他的又太久远他们根本无法体会,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你的表率作用,让孩子在你的身上看到未来,当你问孩子为何不去拼搏缺乏必要的学习动力时,你应该想想你拼了没有?你又努力了多少?
当下高中孩子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①学习方法不到位,高中与初中、小学的被动学习为主己转为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相互支撑阶段,到了大学将基本是自我主动学习阶段,而自我主动学习最基本的就是自学,教育的本质就是教授学习方法的过程,而大多数孩子的成绩差异其实就是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的差异。
②抗挫能力差,这是当下社会由贫困过渡到小康社会每个家长的一个共病:溺爱。
③人生观的缺失,对未来没有目标和方向,这都是家长功课不到位的结果。
④方向的迷茫,这个是中国当前社会过于功利性的结果,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很难走的太远的,这些社会问题都落在一直为了生活奔波的父母身上,这也是当下许多家长烦恼的地方。
关健词是——责任
现在的家长和孩子对学习都过于功利性了,把学习只做为上一所好大学一个好专业,然后明天找一个高收入环境好的好工作,并没有看到人是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依靠精神信仰生存的高级动物,并不是只为了一顿丰富的晚餐,而是为了实现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的一种价值,这才是我们家长陪伴孩子、管理孩子时要的事,那就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方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职业规划,一个有了自己的方向的人,然后在尊守一定的规矩和规则下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奋斗,这时孩子把学习就当成了自己的责任,而只是为了单一物质追求时(无论孩子是否适合都要去努力,这就是好比一个非常喜欢吃青淡的食品的孩子你却非要他去吃一顿丰富的大餐,虽然他不喜欢,但是别人都这样妈妈也要我这样,所以我必须这样,这样孩子久而久之就会无法承受时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习就成了为了完成爸妈任务的一种义务,而是追求个人价值的责任。
教育最大的事情是什么?成才?成功?都不是。教育最大的事是陪孩子一起成长。
那时遇到一个孩子,情况很特殊——听不了课,上课要么睡觉,要么逃课,有时候几天找不到,说了不听,骂也没用。家长也不管,无论怎么说,就是不带孩子去找找专家研究一下,到底给怎么做,后来找了几次,着急了说“我们哪里会管?教育不就教给你们学校吗?现在想起来,感觉很后怕,因为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这个孩子的教育上,几乎全部错了。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教育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不是成绩,不是成就,不是成功……教育最重要的是陪孩子一起成长。
第一,从老师的角度来看,这个孩子在教室内学不来了,要带回家看专家。这是对的。但是不是孩子看看专家就会变好了呢?还有没有更好的措施?——对老师而言,教育孩子不是教育好他们要考多少分,考到什么大学,教育孩子就是陪着孩子读书,做事,交往,成长……
第二,从家长的角度来看,这个孩子管不了了,是不是要丢到学校不管了呢?学校就是孩子最好的归宿吗?我这样做是最好的方法看吗?
解决的方法现在想起来真的简单:接受孩子,改变家长,影响孩子。
对于孩子的学习,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关健是做为家长如何开发,找到孩子的学习能动力,怎么样才能驱动孩子内心能动学习?
21世纪的优质教学包含如下要素:第一,学习能力的养成。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切中要害的书面语言能力或是口头发表的能力。第二,学习动机的养成。通过参与讨论、设计、见习、写作,拥有刨根究底的钻研精神与拓展兴趣的机会,提升学习积极性。第三,达成度不是通过纸笔测验,而是借助真实性评价来鉴定。知易行难,真实性评价不同于纸笔测验,并非轻易可得,需要探索可靠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技术。
可见,养成教育、学习动机和评价驱动才是能动学习的要害所在,方法有,能不能做,还有很多因素制约。
教育很难,难在牛鼻子找到了,牛不知道又跑哪里去了!牛找到了,牵牛的人还没培养好!教育需要牵动教育的一起互动才会有效才能前行!
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都太着急了,似乎孩子应该必须是一株开花的植物,我们必须马上看到漂亮的花朵!其实孩子的发展有无限可能,我们不必都要求他们成为花朵。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他们能好好得成为自己就好!
各位家长放下你那颗焦虑的心,教育孩子最应该给他们的是一个健全的人格、一颗快乐面对生活的心。
学会超越自己的人才能成为高考中真正的赢家,各位家长要告诉孩子既要超越当下的自己,不要被一时的成绩所制约,同时更懂得超越失败,成就自己真正的人生。
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果你总是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你将永远的生活在不如他人的阴影之中。不要去与他人相比,你只要不断的努力去超越自我,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你就会在不断的进步中成为一个卓越的人!如果你总是以他人的成绩来衡量自己,你终生也不过只是一个‘追者’。
各位家长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家长一言一行时时刻刻的正面引导,你有多远的目光照亮他们,他们就会走的多远。
考生的压力源于社会、学校、家长、自身,其中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值是孩子的最大压力源,所以改善孩子的压力,必须调整家长的期望值,同时对于压力应该不回避一定不要期望完全减少而是要学会接纳,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合理的压力会推升孩子的学习动力,只有当孩子承受的压力超过了其承受值时才会出现各类情绪问题,只要能积极接纳和拥抱压力,将压力转化为自身动力,其活动效率不但不会随压力增强产生负面影响,反而自身成绩会更为出色。所以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关健是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找对自己的位置然后合理设定目标,这个目标是孩子努努力就能抅的到的,同时这个目标能够激活孩子的内生动力。家长不应该把自己的焦虑传染给孩子,而是让孩子认识到努力学习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长期表扬会让孩子寻求认可上瘾,抗挫折能力差,而鼓励能增加孩子的信心,勇气,乐于接受挑战的能力,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表扬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孩子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而鼓励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自己手中。
孩子的一切问题的发生都和家长营造的家庭环境离不开,所以各位家长既然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意愿,那就首先要努力自我改变。
这些改变:只有家长的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看到希望,一个焦虑的孩子背后一定会有一个焦虑的家长,一个抑郁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追求完美的家长,一个没有没有学习动力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缺乏上进心的家长,一个没有拼搏精神的孩子背后一定有欲望太多的家长,一个出现严重恋爱倾向的孩子一定有一个不温馨的家庭……
在家庭教育中母亲给孩子的希望和爱心,父亲给孩子的是方向和力量,所以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背后一定有一个健康快乐、有方向、有激情的孩子。
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学习的影响远比人们想像的要大,这种作用会从孩子小时一直持续到完成中等教育阶段,诸如孩子的学习动机、主动性、自我约束力、完成作业和出勤情况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及老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因而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教育,无疑会鼓励和促进孩子的学习表现;与此同时,对孩子学业以外方面的影响,如诚实人品、情感稳定、社会表现等,来自同伴的影响则会高过父母和老师的。
对于高三孩子特别是复习生,突破可能比拼搏更重要,一些孩子会自贴标签,随着复习时间的深入,成绩似乎己经进入一个瓶颈期,已经固化到某个区间,这时间家长如果不能帮助去打破一些思维惯性,这个孩子将很难改变目前的现状。
还有一类孩子由于从小到大家长管理过多、在学习上插手太多等原因,使孩子学习中一些思维障碍,学习能力有平时考试也可以就是一到大考就出问题,还有一些孩子是在答题上总是偏离正确的思维方式,这些孩子做为家长应该尝试使用特殊手段帮助孩子摆脱这些问题。
第三类孩子是家庭环境造成的孩子学习效率低下,这类孩子是当前最难转变的,由于从小形成的思维模式在升入高中后没有得到及时修正,造成当前现在成绩不理想,但这些孩子初中、小学成绩都非常不错,为什么会到高中出现巨大的反差,是思维方式的成长没有跟上学习的成长。
其他还有孩子小时候成长过程中的遗留问题没有及时得到纠正,到现在己经成为一个无法超越的障碍,必须帮助孩子把这个障碍搬掉,才能真正帮助这类孩子唤发新生。
综上所述,孩子的当前所有问题都是家庭教育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应,所以改变孩子必须从改变家长开始,这也是在预约后一方面在调整孩子,更多的是引导家长做出改变。
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我觉得身教重于言传。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
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因此在骂孩子的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
真正的父母面对孩子成长要学会:倾听、理解、包容、方向、原则。
高三孩子的情绪波动是有多种原因的,这时候家长一定要淡定,对孩子的情绪反应科学分析,不要简单的讲道理进行处理,更不要束手无策,孩子的情绪反应主要有:厌学、焦虑、抑郁、易燥易怒、自我放弃、回避考试、不愿返校、身体的各种不适(头疼、胸闷、眼疼、胃疼等)、麻木性学习等,出现这些情况主要和孩子性格、成长环境、家长管理沟通、学校环境等有关,一定要找到问题根源,从源头解决,切莫大意更不要认为孩子的自己可以解决。
1.有些孩子 平时做题都会,却在考试高考不出成绩,这是因为什么?
直接原因是孩子考试时心态失衡,导致发挥不出自己的水平所致。如,给自己过大压力;心理承受性弱;心理过于紧张焦虑等。
2.孩子一进入考场,脑子一篇空白,考场做不出的题目,下了考场却全会做,这又是为什么呢?
考试时情绪过于紧张,导致思维狭隘,迟缓,甚至功能性记忆下降或失忆。走出考场,精神放松了。
3.考试时会做的题总是做错,家长认为孩子太粗心,是这样的吗?
不一定,很多时候也是情绪过于紧张所致。
4.影响考试结果的因素是什么?
考试是实力的较量,更是心理的较量。二者相比较,更大程度上心理因素决定着最后的结局如何。
5.影响考试的心理因素是什么?
心态!心态是一个杠杆,好的心态一方面可以提升学习效率,加速提升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应试策略,让考生在考试中能够更好的展示出自己已有的实力,甚至超常发挥。
6.很多家长临近考试总是督促孩子,与其他孩子对比激励激励自家孩子,这样做可取吗?
唠叨只能增加孩子的厌烦心理,盲目比较只能摧毁学生的自信心。
7.有些家长通过言行打击孩子,如“我看你考重点是没希望了”、“就你这样,考个大专就不错了等等,希望孩子知耻而后勇,这样做会有效果吗?
在这样的打击和挖苦下,孩子心如死灰,怎么会有自信?怎么会有心思学习?
8.一遇到重大考试,特别是中考、高考,就进入全家考试总动员。如:家里所有的人都不能看电视,不能有一点声响;孩子不能干一点家务等等。这有做可取吗?
很不可取。如此大动干戈,把氛围搞得很紧张,又把紧张感传递给了孩子,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动摇自信、增添愧疚心理,只会增大孩子的压力。
9.家长应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孩子的考试,特别是中高考等重大考试?
家长的平常心,才能更好的守护孩子的良好心态。
10.家长如何有效展示自己的平常心?
一、把考试放下来,不要刻意照顾孩子;二、多与孩子沟通,和孩子忙里偷闲多娱乐;三、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及心态变化,协助孩子化解不良情绪及学习中的困扰。
11.孩子成绩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怎样做比较好?
不发怒,不埋怨,不指责!
12.孩子考试成绩很好,家长怎样做比较好?
肯定孩子,但不夸耀,也不提出更高目标。
13.考试过后,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无论孩子考试成绩如何,不过度关注分数,和孩子一起分析总结。成绩只是对孩子学习状况的一种检验,通过考试成绩,总结合理经验,优化下一步的学习比关注成绩本身更重要。
14.为什么有些孩子学习很努力,却学不会,也考不出成绩?
方法比努力更重要,需要避免无效率或低效率的学习方法,如:高强度学习,疲劳作战;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等
15.为什么有些孩子想学学不进去?
面临心理上的困扰不能化解或学习方法不当
16.如何更有效率和效果的学习呢?
拥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态及学习方法。
高中生心理压力大怎么办?用好这十点自己调试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发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一旦你去使用或者去尝试的时候,它又显得是那么神奇。不信吗?,以下十个心理学规律,你只要试试就知道了。
1、想要安慰一个哭泣的人,最好的方法不是说“不要哭”,而是要说“你一定很痛苦吧,想哭就哭吧”,或者“我陪你一起哭”,这是“共情”。人类最高级别的安慰,就是理解别人的痛苦,并陪伴他。
2、如果你觉得世界充满爱,生活很美好,那是因为你自己内心充满爱和美好。如果有人对你说周围的人都对他不好,是因为他内心有对别人的敌意。经过心理防御机制的“化妆”,投射成是别人在恨他并且攻击他。这种人内心的“自我评价”较低,因此自我防御机制过强,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
3、当你想到一个人,只有喜悦的感觉,那并不是爱。因为当你爱上一个人,想念他而他不在身边的时候,会产生抑郁的内心体验。
4、很多时候,我们的当下都被记忆或者幻想污染了。如果一个人习惯于高度控制自己的伴侣以及身边人,这种人往往是从小在父母高度控制的紧张环境中长大的。潜意识中,他要保持对过去的忠诚,不能“背叛”过去。当他将这种状态传递给别人,就会让他和身边人都缺乏幸福感,这就是过去对现在的“污染”。
5、有的人在人群中能谈笑风生,用快乐和愉悦感染大家,让人感到很有趣,这表示他的潜意识里没有压抑自己。若他是一个很无趣、拘谨的人,很有可能他从小的生长环境是压抑的。
6、在没有宗教传统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突然信仰宗教,是早年创伤的延迟性反应。但是相反,如果在有宗教传统的家族中长大的孩子,身心会很健康,而且还比别的孩子更纯净,更舒服。
7、一切记忆都会寻求表达,哪怕是被深埋被压抑的。爱过的会寻求再爱,恨过的会寻求再恨,被虐待过的会寻求再被虐待。如果实在被压抑得太深,人体就会以疾病的方式来表达。心因性疾病,如胃溃疡、神经性皮炎、口腔溃疡,还有一切没有原因的疼痛,都有可能是心理因素导致的。
8、完美主义者是因为无法容忍自己的瑕疵,把坏的部分投射给别人,于是就可以指责别人了。
9、每个人都只对心中有的东西敏感。如对金钱吝啬的人,会对别人“小气”很敏感。
10、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看法、情感和行为,部分地是被这个人“教会”的。如果一个人总认为自己是很倒霉的,表现在行为和态度上,那别人也会认为他是倒霉的。所以一个老师面对一个认为自己很差劲的学生,怎么能被他教会呢?老师要坚定地认为他是好孩子有优秀的一面,那才能帮助他提高。否则老师就变成被“教会”的学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