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香港浸会大学教务处处长苏国生
5月11日,香港浸会大学在复宣酒店举行了2014年内地本科招生说明会,会议吸引了众多家长和考生前往。在说明会召开之前,记者专访了香港浸会大学教务长苏国生博士,请他就围绕学校、招生以及教学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关于学校
记者:能否简单介绍一下香港浸会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它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上是怎样的?
苏国生:香港浸会大学创立于1956年,是一所香港特区政府全面资助的公立大学,获政府授权颁发博士、硕士、学士等学位,毕业生取得之学位资格获内地及国际认可。除研究院外,浸会大学下设7个学院,分别为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医药学院、传理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及视觉艺术院,现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计约11000人。
香港浸会大学提倡全人教育,强调文理互通、教研并重。其实可以用“民、知、学、技、创、通、群”7个字来概括我校人才培养的7大方向。民: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知:掌握深厚的知识;学:独立探求知识的精神;技:拥有一定的社会技能;创: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意思维;通:精通两文(中文、英文)三语(普通话、粤语和英语)和沟通能力;群:团队协作的能力。
记者:在香港浸会大学一年的费用大概是多少?对于内地普通家庭的孩子如何能够不因学费的压力而选择浸会大学?校方有提供哪些帮助?
苏国生:浸会大学学费每年港币12万,住宿生活费约5万港币,总的费用在17万港币左右。其实费用方面,考生不用太担心。浸大每年会颁发不同等级与金额的入学奖学金予成绩优异的内地生,金额最高可获得全额每年17万港币的奖励。大学在向申请人发出录取通知时,一并通知对方是否获颁奖学金,无需考生申请。除入学奖学金外,学校设立的奖学金项目达700多个,如果表现卓越,可同时获得多个奖学金。
关于招生
记者:今年学校计划在内地招收多少本科生,比去年会有增加吗?近年来,上海录取的考生情况如何?
苏国生:今年浸大在内地招生计划数和去年一样,仍为190人。我们目前在内地31个省市地区招生,不设分省计划的。近年来申请入校的上海考生约二三百人,但是最后录取的考生不足5人,去年为2人。
我想要说明的是,尽管申请人数多但不代表录取比例就会高,我们的招生录取还是有着严格的要求。只有高考成绩达到本市“一本”批次分数线以上,且英语科目分数达到110分(工商管理学院报考考生要求120分)以上,才有机会被考虑获得面试的机会。面试之后,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才会决定考生是否被录取。
记者:申请报考香港浸会大学的大致流程与时间能够介绍一下吗?
苏国生:现在还在网上入学申请阶段,到5月31日止。截止后就将等待高考成绩公布,在6月底前高考成绩公布之后,我校会在内地指定的三个城市举行入学面试(北京、上海、广州);7月上旬我校会公布最终录取学生的名单,等待名单上申请人确认录取资格;7月7日完成所有录取工作,录取名单将上报教育部。(具体情况了解可 登 录 网 站
记者:内地学生想留在香港找工作的话,学校方面会提供哪些帮助?
苏国生:学校会提供大企业、公务员及其他相关的招聘的资料让学生自行申请。2008年开始,香港特区政府也非常鼓励内地毕业生留在香港工作生活:学生毕业后可以免签证在香港留一年。原先非本地的学生在香港念书是不能工作的,现在放宽政策可以在学期间在学校范围以内做一些工作(每星期不超过20小时),暑假时可以在校外做暑期工赚生活费丰富社会经验。在香港待满7年(包括在校学习期)就可以申请成为香港永久居民。
关于教学
记者:香港浸会大学比较有实力的专业有哪些?
苏国生:我校比较有实力的院系和专业有传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文学院的创意写作、翻译学专业,以及理学院的生物、化学专业。此外,中医药学院结合中西医学优势,使浸大成为香港最早成立中医药学院的大学。
我们有7个学院,5个是大类招生(进入学院第一年先不分专业),中医药学院和视觉艺术院是直接填报具体专业。视觉艺术院专业只有一个。中医药学院有两个课程:中医学学士及生物医学理学士,和中药学学士。中药学是四年制,中医学学士及生物医学理学士是双学位专业,所以是六年制。
记者:香港浸会大学的师资情况如何?内地学生来校后是进行双语学习吗?
苏国生:我们的教授是全球招聘,最低要求是具有博士学位,并且在自己研究领域有一定成绩的,才可以被聘为助理教授,然后向副教授、教授、讲座教授晋升。在招聘时,我们非常看重老师的授课经验。
教师教学时主要使用英语,有些课程譬如中医药学院的专业授课中会使用普通话。此外,有一些香港本地教师在授课时按课程内容的需要会用到广东话。学生第一个学期可能不太适应广东话教学,但一个学期后基本能听懂,我们在学校也会开设一些广东话的培训班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广东话的语境。
记者:学校在帮助内地学生尽快适应在港的学习生活方面有何举措吗?
苏国生:我们学生事务处有一个关心内地学生的事务组,可以为内地新生提供多方面的咨询和服务。内地新生还可以加入由我校内地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譬如青年联合会。在这和内地同学多交流联系,社团成员也会带他们去香港各地走走。还有一个是“亲善家庭计划”,是由教职工和社会上一些热心的家庭,在周末邀请内地学生到家里来吃饭,还有带他们去各处游玩,让内地同学在这体会到家的感觉,对他们适应香港生活、语言环境非常有利。
记者:在拓宽学生视野和海外交流学习方面,浸会大学提供给内地学生的机会多吗?
苏国生:一般在大二下学期开始就会安排学生进行海外交流,去海外学习一到两个学期。我们和海外三百所大学都有合作,可以转换学分。所有海外学习交流的机会都是面向浸大所有学生的,只要内地同学申请就有机会前往。近两年内地学生前往海外交流的学生人数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