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级中学」参观马寅初纪念馆

  一、目的

  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行动计划是我市全面提升青少年学生生活品质的创新举措,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首批命名的第二课堂活动场馆,坚持理念引领,行动有力;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努力发挥社会化育人的多元功效,致力于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品质。在各级各类活动中深入浅出、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有效增进青少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

  

  二、内容

  嵊州马寅初先生,学界泰斗,一代宗师。先生一生坚持真理,严谨治学。其行事,其学术,无不洋溢浩然正气与牺牲精神,高风亮节,与星汉同辉,与河岳同寿。

  马寅初于1882年6月24日出生,正是中华民族最屈辱最动荡的年代。“国难励志”,马寅初从小立志报国,寻求富国强民之路。1907年官费留美,1915年婉拒美国大学高薪聘请,毅然回国。

  其时,正值军阀混战,生灵涂炭,面对严酷现实他宣布“一不做官,二不发财”,选择了“教育救国”的道路,应聘出任北京大学教授。1919年被推选为北大首任教务长,成为蔡元培校长改革教育最得力的助手。

  抗日战争期间,他目睹民族危机的慎重和国民政府的腐败,挺身而出为民请命,因而被长期关押和软禁。他虽身陷囹圄,并不曾稍改其志,出狱后,仍不畏强暴不顾安危,积极投入反内战、反饥饿、反独裁的民主运动,表现了一个民主斗士的铮铮铁骨。

  1957年7月5日,《人民日报》登载《新人口论——马寅初的书面发言》一文。之后他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畅谈控制人口问题,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的赞同。但因为他提出了以节制生育、提高人口质量为中心的“新人口论”和综合平衡按比例发展的经济理论,遭到错误批判。面对险恶形势,这位年近八十的老人依然发表声明,为了国家,为了学术尊严,为了坚持真理绝不屈服。

  1979年9月,在邓小平、陈云、胡耀邦等中央领导亲自过问下,中共中央顺应民心为马寅初彻底平反,恢复名誉。此后,马寅初出任北大名誉校长。

  1982年5月10日,马寅初走完了百岁人生,安详地离开了人间。党和国家为他举办了隆重的告别仪式,对马老光辉的一生作了全面正确的评价,高度赞扬他敢于坚持真理的精神和“新人口论”。

  “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办法是发展生产力,高速度工业化。高速度工业化需要大量资金,资金主要从国民收入中积累。但我国人口太多,本来有限的国民收入,被六亿多人口吃掉一大半,以致影响积累,影响工业化。人口如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就要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总之,唯一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普遍推行避孕。每对夫妇生几个孩子最合适,我认为两个就够了。”——马寅初

  

  三、收获和体会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在漫长的看客的境遇中,马寅初先生仍能寿享遐龄,一方面得益于他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也得益于他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持之以恒锻炼身体的方法。

  而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一些抉择时,有时候选择的坚持或者放弃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我们是否能够有像马老那样的定力?即使我们不可能像马老那样面对波澜壮阔的反右斗争。也许这就是马老对我们最深远你的意义吧!

  处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社会的我们,应该像马老学习,向马老精神致敬,我们更加有责任背负起建设祖国的光荣使命,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