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走访几所英国私立小学后,我终于发现超前教育的危

  文 | 林琳

  学院君说:关于超前教育的危害,我们曾分享一篇爆文《幼儿园里超前教育的危害,等孩子上二年级才真正爆发》,一位美国幼儿教育专家借数据重申孩子需要怎样的学前教育。今天的文章,则是借一位心理咨询师的眼睛,观察儿子学习与成长时发出的感慨——到底该不该超前教育呢?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介绍耶鲁教授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当今社会家长都忙着鸡娃的原因是“时代叫你鸡,你不得不鸡”,因为如果家长不鸡娃,孩子可能输不起。我们的初衷都是出于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希望帮助孩子未来的路能够走得更平坦一些。只是家长有时太过心急,时间点找的不太合适。赢在起跑线还是拔苗助长

  他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孩子A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孩子B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大的时候,A总共练了8周,B只练了2周。大家想想看,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测试结果是这样的:只练了两周的B在10秒钟内爬上测试用的五层楼梯的最高层;而练了八周的A用了20秒钟才爬到最高层。格塞尔分析说,其实46周就开始练习爬楼梯,太早了,孩子没有做好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而53周才开始爬楼梯,这个时间就非常恰当,孩子做好了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从出生到成年,其各个方面的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自然规律,这种自然规律是普遍适用的,但又存在着个体差异,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细心观察,发现自己孩子的那张内在时间表,在恰当的时间,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帮助他健康的发展。 记得我的儿子在15个月大的时候还不会独立行走,必须扶着支撑物才可以走,而其他同龄孩子都快会跑了。当时我心里真的很着急,但是也没办法,只有耐心等待。如今孩子四年级,运动方面一点也不比其它孩子差,甚至还可以代表班级参加运动会的短跑、接力、跳远比赛。所以尊重孩子的内在时间表,悉心呵护,静待花开。0~6岁的学龄前儿童,处于多种智能的启蒙阶段,把握好时机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意大利育儿专家玛丽亚-蒙特梭利通过对幼儿自然行为的观察,发现了幼儿成长的31个敏感期。当处于某个敏感期时,幼儿对某一种知识或者技巧会有非常强烈的兴趣和自然行为,会不厌其烦地重复,此时家长如果能够搭配相应的活动,有意识的培养,使得这种能力真正的发展起来,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在不适当的时间,强行要求孩子学习不适合的内容,效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还会有副作用。 超前教育到底超了谁?

  其实,对于超前教育这个词我是保持中立态度的,因为这里的《超前》是泛指的一条时间线,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参考时间。百度百科解释“超前教育是指不符合年龄段的教育。”而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接受哪些方面的教育,是由国家教育部门根据儿童心理发展具有的普遍适用规律,给出的指导意见,它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的。但家长关注的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孩子,既然是个体,就一定存在个体差异,孩子毕竟不是流水线上生产的机器人。所以,家长要尊重出自己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线,而不是盲目从众。 有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天才少女》,讲的是一个七岁小女孩数学方面特别有天赋,在普通的学校读书,上数学课实在是太无聊,但她又很喜欢跟同龄孩子一起游戏,怎么办?故事结尾,小女孩白天到邻近的大学跟大学生一起上数学课,放学后,回到之前的小学,跟同龄的孩子一起游戏。 那么这个小女孩算是超前学习吗?当然不算,因为这只是尊重了孩子自身的时间表。 心理学上有一个三圈理论,说的是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可以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 待在这里太舒服了,凡事驾轻就熟,毫不费力,没有任何挑战,但进步缓慢,人也比较容易懈怠,变得懒散。学习区:这里充满新颖的事物,一个人可以充分锻炼自我,挑战自我;不断的扩大舒适区。恐慌区: 顾名思义,在这里人会感到压力、恐惧、不堪重负。因为能力尚未达到,且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极大的可能性是无法取得成功,会体验挫败感,逐步丧失自信。 由此可见一个孩子的最佳状态是工作在学习区,所谓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状态。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新的成绩,不断超越自我的舒适区,不断体验成功并建立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的学校课业经常落在恐慌区,那么家长要及时对孩子施以援手。可以自己辅导也可以找老师辅导,尽快帮助孩子进入学习区。 如果学校的课业刚好落在孩子的学习区,那就扎扎实实把学校的内容学好。家长不应该盲目的拔高,如果一不小心把娃推进恐慌区,就得不偿失了。 如果一个孩子觉得学校的课业太轻松不足以满足他旺盛的求知欲,那么家长当然可以在课余时间给孩子提供更多挑战,工作在学习区的机会。 超前学习学什么?能力培养才是核心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超前学习获得的仅仅是鱼,那总有吃完的时候,孩子就需要不停地超前学,因为一旦停下来,就有可能被赶超。但如果学到的是获取鱼的能力,那就可以终身受益?毕竟现代社会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今天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未来未必用得到,而获取知识的能力却可以帮助一个人不断的获取新知。 举个例子:地理课上老师教小朋友如何来了解一个国家,要从这个国家地理位置、所在区域、经济贸易、人类活动等几个方面去了解。小朋友对阿拉伯感兴趣,于是运用老师讲的方法通过查阅书籍、浏览相关网站等途径查找资料,完成了一份关于沙特阿拉伯的小报,并且准备了一段演讲。 (沙拉特阿伯的海报)

  也许海报不完美、演讲有瑕疵、研究内容不完整,但这不是刚刚好在孩子的学习区,孩子可以通过研究不同的国家来反复练习,提高研究能力、演讲能力。而学习到的关于更多国家的知识只是这项练习的副产品。所以,我以为超前学习的核心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在知识上,更多的应该是放在能力培养上,比如学习力、研究力、演讲力等等。 花钱补课一定要找个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老师,不然就在家自学吧。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但并不每个老师都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的孩子非常喜欢数学,为了给孩子加餐,二年级时给孩子报了思维课。结果一个学期上下来,孩子对数学的热情居然不升反降,续班时说不想上了。 没有找到适合的辅导班,就自己学吧!于是我买来一些数学教材,配套练习,下载了可汗学院和Brainpop。自此孩子开启了自学之路。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效率反而比上补习班来得高,主要是学习热情高涨。方法就是按照学校教的学习方法进行: 观看教学视频/教材>>做练习>>讨论错题>>整理错题本 遇到难题实在解不出时,通常孩子会自己到网络上去找解题方法、与家长讨论、或者找学校的数学老师讨论。通过自学,孩子始终保持着对数学的热情,主动安排学习时间。我想这不正是我希望孩子具有的自学能力,未来制胜的法宝。 不能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孩子

  西方国家教育体系在因材施教这方面做的努力一直是我们所羡慕的,比较注重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举个例子,美国的有些公立学校设置有优才班,由学校对在校学生进行筛选,筛选方法是通过智商测试和老师的综合测评,所以家长也无从帮忙。我的侄女从小在美国华盛顿的一所公立学校读书,因为资质优越而被选入优才班,跟一群资质相当的同学一起学习,最终顺利进入哥伦比亚大学。 今年年初我带孩子去英国走访了几所私立小学,了解到英国私立小学的教学体系是与公立小学不同,采用比较完善的分级体系。每一个科目都分有不同的级别(SET),老师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将孩子分入相应的组别中,与水平相当的同学一起学习,我想这就是因材施教的最好体现吧。有一所学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校在放学后,设有答疑时间,每个科目的老师会在一个房间,如果学生有问题想找老师讨论,就可以自己去找老师,是不是极大的鼓励了孩子的学习主动性。 另外,国外的很多测试是自适应的,就是说如果答题的正确率越高,系统就会提供越难的题目,如果答题正确率低,系统就会自动降低难度。比如美国中小学生每年都考的MAP,英国小学生预考公学的PRE-TEST都是自适应测试,测试结果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孩子在同龄儿童中的所在位置,孩子可以根据测试的结果,寻找相应的学习资源,老师也可以根据结果为孩子提供针对性的帮助。 教育不能用简单的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孩子,因为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最后,成为班里最聪明最有成就的孩子,不一定就最快乐。而且,学东西又多又快的聪明孩子,并不一定就是智慧孩子。

  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智慧又快乐的?

  能够提出问题、极具好奇心;有狂热的可笑的主意;既会玩、又会学;能深入细致地探讨;表达有力的观点;能概括抽象的东西;更愿与成人交往;能演绎推理;喜欢寻找课题;长于创造新的设计;学以致用;善于发明;勇于猜想;热衷于钻复杂的牛角尖;善于观察、善于反思……这才是智慧的孩子。虽然从短期来看,这样的培养目标与应试教育相悖。但从长远来看,绝对可以提升孩子的面向未来的能力。毕竟,童年是一场旅程,而不是一场竞赛。只有孩子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