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竞争意识绑架的中国人, 弄丢了幸福感

  

  似乎大部分中国家长都认同培养“竞争意识”的重要性,将“竞争意识”约等于“上进心”,仿佛只有具备竞争意识的人才懂得上进。

  我也觉得上进心是特别好的品质,是成功的必备条件。但它真的必须一定要跟竞争意识沾边吗?我们是不是对上进有什么误解?

  作者:悠悠妈(现居德国);本文来源:公众号“德国育儿研究”(ID: yoyomadeguo)。

  “竞争意识”这个词我经常在网络育儿文章中看见,它的出现频率很高,前段时间一篇爆款文里面甚至还出现了“我们中国人就爱玩比比谁第一的游戏”。

  说实话,这句话让我很反感。我也是中国人,从小在竞争的环境中长大,虽然我一直处于竞争中的有利地位,但我很厌恶和别人竞争。

  一、

  大部分人眼里的竞争意识其实是什么呢?是要比别人厉害,把别人比下去。

  从幼儿园开始就充斥着各种比赛,唱歌比赛、讲故事比赛,这比赛,那比赛,凡事都要比个高低,一定要排出个名次。

  拿平衡车举例。平衡车在它的发源地德国非常流行,几乎人手一辆,孩子们非常爱骑。可是比赛却远不如国内常见,偶尔有也只是随便玩玩的性质,车和头盔都是主办方提供,事先毫无准备。

  到了中国,平衡车刚风靡没几年,就变成了一项低幼儿童的竞技运动,交钱加入俱乐部,参加训练参加比赛,装备要好,甚至要懂得改装车子。为了得第一,孩子和家长都拼了!

  我想,这并不是鼓励学龄前儿童多运动的初衷。

  当然,如果孩子享受这样的过程,旁人自然是无可厚非的。可是那些不喜欢比赛的孩子呢?在比赛中没有取得名次的孩子呢?

  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那么那些没有得到第一名的孩子,他们受到了怎样的对待?他们的努力又是否得到了认可?他们会不会因为屡屡失败而对平衡车甚至运动失去兴趣?

  

  曾有朋友跟我吐槽,说带孩子在商场参加了一个临时举办的讲故事活动,朋友的孩子当天很大胆地跑到舞台上即兴发挥讲了一个故事,之后也很开心地回到台下听别的小朋友讲故事。

  就在朋友和孩子都为那天偶遇的舞台经历感到开心的时候,活动举办方突然在接近尾声时说要给今天讲故事的孩子们来个颁奖仪式,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朋友很不理解,一个好好的有趣活动为什么最后一定要来个颁奖呢?太扫兴哎!趁还没有公布结果之前,我的朋友赶快带孩子离开了现场。

  其实,国外的学校也有很多类似的才艺表演活动,不过名字叫Talent Show。每个有才艺想表现的孩子都可以上台去表演自己擅长的才艺,没有排名次,也没有颁奖仪式。

  只要你愿意展示自己,观众就给你掌声!无关第一,只关乎给每个人表现的机会,尊重每个人的独特之处。每个上去表演的孩子都很开心!

  看到这里,肯定又有人要说了,国外也有很多运动比赛啊!

  是的,我绝对不是在否认国外没有比赛,我只是想说,没有必要在孩子的童年中加入过多的竞争元素。

  何况德国学校的运动比赛最强调的也不是竞争意识,反而是团队合作意识!德国俱乐部最受欢迎的运动大多数是团体运动,德国人之所以鼓励孩子参加运动,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也是为了培养孩子与人合作协调的意识和社交沟通能力。

  而在中国,由于个体竞争意识太过强烈,往往个人运动项目相比团体运动要成功得多。很明显,相比竞争意识,我们的合作意识太弱了。

  

  二、

  竞争意识太过强烈让我们失去的太多了。

  首先,它让我们失去了对他人的信任,从而失去了与别人合作共赢的机会。

  很多人从小被灌输的竞争意识,就是要把别人比下去,把别人踩下去了自己才能往上爬。(高中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多考1分,干掉1千人)这其实是非常狭隘的单线思维!

  在国内的学校里面也许还体现不出来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大家都是单打独斗,凭分数论英雄;但在职场中,职位做到越高,与人合作的能力愈显重要。

  一个人把周围的同伴看成是竞争对手还是潜在的合作伙伴,决定了他未来发展道路的宽度和深度。把别人干掉是一种赢法,而把周围人变成自己的朋友合作互惠互利是另一种更智慧的赢法。

  我曾经听一个在中国创业的英国人说,他手下有个中国员工非常努力,人也很聪明,工作很积极。唯有一个毛病,就是总爱挤兑同事,总觉得只有把同事挤下去了,自己才能获得更好的上升机会。

  这位英国老板对他说:“其实你没有必要这样处心积虑地对待同事的,你跟他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惠互利关系。大家一起把事情做好,最后的成果是我们所有人共享的。”

  可这位中国员工因为从小到大根深蒂固的“竞争意识”,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到不把周围的人看成竞争对手。

  此外,这样的竞争意识让人失去更多的是——幸福感。

  幸福感是个很空洞的词,很多人毕生在探究幸福感到底来自哪里。也许每个人对此的看法有所不同。

  但有一点我可以确定,一旦一个人陷入与别人的比较之中无法自拔,幸福感就离TA远去了,无论拥有多少财富和地位。

  因为永远有比你更强、更厉害、更有钱的人!比过别人的满足感最多只会维持一天的时间。

  前段时间我看新闻,发现哪怕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在为自己错过了做移动操作系统的黄金时间,被苹果iOS和Google安卓占领了市场而后悔不已,感叹这是他一生中犯过的最大错误。你看,哪怕是世界首富,也有比不过别人的时候。

  没有人可以永居第一,那些时刻抱有所谓的“要比别人强”、“要把别人比下去”的竞争意识的人,内心永远也不会获得幸福与安宁。

  他们的内心有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黑洞,超过了A,又会想要比过B。比较的对象越来越厉害,设定的目标越来越高。

  这几年我认识了不少有钱人,年薪一千万又怎样?照样每天焦虑不已,拼命追赶。财务自由?还远着呢!要有一个亿内心才有安全感。

  可是我在想,有一天当这样的人真的赚了一个亿的时候,就会有安全感了吗?肯定不会,到了那一天,他们会发现还有年收入几十个亿的人要去追赶。

  父母如果在教育中不断地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把比较的思维植入孩子的内心,还美其名曰竞争意识,那是在毁掉孩子的心理健康,毁掉孩子内心的幸福感。

  

  三、

  大家不要误会,我不是在反对孩子竞争。

  其实大部分孩子天生就具有竞争意识,根本不需要人教!

  和孩子玩过游戏的人都会发现,哪个孩子不想赢?像我这么淡定的妈妈,养出的悠悠,玩桌游也是赢了就手舞足蹈,输了就掀桌子不认账。谁喜欢输啊?爱赢是人的天性。

  不过,不可否认还有一小部分孩子不是这样的,这样的娃天性就不爱和别人竞争,甚至回避竞争。对这类型娃来说,就更没有必要去改变他们的天性,使用强硬手段去逼迫他们竞争了。这是一群最容易找到内心平静和幸福的人。羡慕都来不及呢!

  殊不知,和人比较和竞争是人的天性,不比较才是需要修炼的人生大智慧。

  大家千万不要误会,我真的不是在鼓励大家都养出佛系娃。

  前面说了,我认为进取心是非常宝贵的品质,但我不觉得应该把进取心和超过别人划等号。

  什么叫超过别人呢?学生时代比分数,进入社会比财富?这些都是非常单一粗暴的量化标准,根本无法全面衡量和定义一个精彩的人生。不要被数字绑架,人生不是一串数字。

  一个人不懈追求成为更好的自己,做自己热爱而有意义的事,过更好的生活,渴望看更大的世界,改变世界,这都是上进,但这一定要跟打败别人扯上关系吗?

  也许有人说,和别人比较,有参照物,更能激发人上进。

  他们说得对,可这也同时增加了人的痛苦,降低了幸福感。

  相比对孩子施加外部压力,使用“别人家的孩子”等威胁恐吓手段刺激孩子上进,我更愿意注重培养孩子由内而生的自驱力。

  TA做一件事,是因为自己想做,而不是想证明比别人强;平衡车追求更好、更高、更快的目标,是因为想超越自己,而不仅仅是打败别人...

  这样的人,会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路上不懈努力,并感到由衷的幸福。

  悠悠妈,定居德国,精通德国早教与教育,代表作《跟着德国妈妈学育儿》。公众号“德国育儿研究”(ID: yoyomadeguo),用实例分享德国教育的精髓“用生活完成教育,润物细无声”。

  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