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提醒: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请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

  

  文:惜朝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家长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也有家长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

  班主任再次提醒:

  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单,决定孩子今后的学习。

  1、孩子做错题

  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

  粗心大意,是孩子最爱用的“借口”。

  “这些题我都会,就是太粗心了。”

  可不该错的题目却做错了;

  原本会做的题目,考试时却不会做;

  大部分同学都答对,就孩子丢了分。

  有些错误并非因为粗心,如果误解了,就会掩盖了孩子真正的问题。

  当然,他未必是说谎,只是不清楚丢分的根源不是粗心,而是以下三点。

  第一、注意力不够集中。

  因为没认真审题而丢分,被很多孩子误认为是粗心。

  其实审题很能说明问题,孩子注意力不高,就会审错题。

  有些孩子还没读完题目,就匆匆提笔做题,正因为轻视考试,急于求成,才容易丢分。

  对策:

  平时当考试,考试当平时。做作业时不能东张西望,三心二意,一定要审清楚题目才能下笔,提高准确率。

  第二、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如果孩子经常写错字、混淆概念、胡乱答题,不是粗心,而是没学到位。

  低级错误的背后,都是基础知识不扎实挖的坑。

  对策:

  系统的学习少不得平时的用功,要让孩子构架知识系统,打好学习基础,用好错题本,记得查漏补缺。

  第三、学习习惯有问题。

  写字潦草、做题马虎、习惯拖延,都是孩子学习上经常出现的坏习惯,也会在考试上导致失分。

  孩子平时的学习习惯,会直接影响到考试。

  对策:

  平时要多练字,每天坚持半小时;

  做作业要认真,写完后要检查;

  摆脱拖延,提高专注度,提高学习效率。

  

  2、家长看待成绩的态度

  决定了孩子进步的速度

  孩子的成绩一直是家长心里的一根刺,每次成绩一出,家长的反应往往比孩子的还强烈。

  孩子考得好——

  “真厉害!给你买好吃的。”

  “我女儿就是聪明,不用我管都能考好。”

  孩子没考好——

  “考这么点分数,我都嫌丢脸!”

  “天天就知道玩,能考好才怪!”

  以上这些态度,通通不可取。

  有专家说过:家长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绩单,会直接影响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

  到底是为谁而学习?

  成绩重要还是学习重要?

  学习这件事是快乐还是煎熬?

  如果家长一直暗示“成绩最重要”,孩子就会畏惧学习,越学越差。

  有些家长平时对孩子不闻不问,考好了就奖励,考差了就又打又骂,久而久之,孩子会反感学习。

  家长不能只看成绩,要多关注孩子平时的学校生活,多跟孩子聊聊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才能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

  家长看待成绩单的态度,无形中告诉了孩子:

  你应该为了成绩而努力,还是为了自己而努力。

  请记好以下4句话:

  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绩,考好了要鼓励,考差了要安慰;

  成绩只是数据,考试的功能在于检查孩子的掌握程度,没掌握的要查漏补缺;

  孩子的成绩不会被骂一顿就能提高,与其发泄脾气,不如帮忙找问题;

  比起成绩,孩子怎么学才重要,总结经验,制订计划,争取进步。

  当您看到孩子的成绩时,请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千万不要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3、家长配合得越好

  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一时跌倒了没关系,爬起来再跑,还来得及。

  对于孩子,我们只需给他正确的引导和足够的自信心。

  而站在背后的家长和老师,就要为孩子付出十二分努力。

  有一位资深老师说过:在教育路上,家长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

  为了让孩子的学习尽快走上正轨,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做好这三件事。

  首先,和孩子一起分析试卷。

  比孩子更加理性地面对试卷,帮助孩子找到卷面失分的原因,总结失分重灾区。

  然后和孩子谈谈这场考试,总结收获和经验教训,一一写下来。

  其次,和孩子一起修改学习目标与计划。

  每次考试后都要及时修改学习目标与计划,这样孩子才能一直保持正确的学习方向。

  目标尽可能分阶段,计划也应该更详细,方便孩子做到位。

  最后,配合老师完善对孩子的教育。

  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

  两者多沟通,多商量,一定能找出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过:“家庭教育不到位,学校教育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

  同一班级中孩子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背后家长的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没有完美的家长,也没有完美的学校和老师。

  每一名家长都应该是家校共育的合伙人,我们步调一致,齐心协力,才能帮助孩子真正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