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强代表建议:校企互动 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创业

人民政协网3月15日电(记者 张春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决策出台后,国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动‘双创’活动的开展,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空前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增加了就业并产生了一定经济效益。”全国人大代表马新强如是说。

马新强代表认为,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应当注意到,目前的“双创”活动特别是大学生创业主要集中于互联网服务、休闲娱乐、IT硬件等领域,产业规模偏小,领域细分不够,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度不高,对于距离“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成为经济“新引擎”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同时,大学生由于资源、经验匮乏,导致创业路上屡屡受挫。

为此,马新强代表建议:

首先,“双创”应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形成。应加大对以新技术为基础的创业活动的支持力度,聚焦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打造新技术的策源地;其次,鼓励规模企业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吸纳更多有能力的年轻人在此平台创新创业;第三,让更多的企业家走进大学进行创业教育。政府牵头,校企联合在大学城设“创业小镇”。帮助年轻人增强对市场、对社会的认知,提前对自己的职业和发展进行规划,通过创业教育,让年轻人不仅能规划好人生,更要创造出一种敢闯、敢创的精气神;第四,进一步深入调研并持续跟踪“双创”活动的开展。可选取中关村、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行调研,界定“双创”企业的范围,统计各关键经济指标中“双创”企业对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贡献;对“双创”企业的行业和产品构成,以及与实体经济结合的程度进行调研;调研若干校企互动,利用“双创”转型,实现自身转型与支持大学生创业双赢的规模性企业,以获得实体经济企业与“双创”结合的经验和实感;调研大学生创业中若干拥有核心技术的“双创”企业,及时分析问题,总结经验,适时推广,以标杆企业引领“双创”的深入开展。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

京津冀协同发展急需构建创新共同体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5日电(记者 孙金诚)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当前三大国家战略之一。下一步,怎样抓住用好重要的历史性窗口期、从哪些方面深入推进协同发展?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应再是传统理念下的发展,而应是创新驱动、创新支撑、创新引领的发展。

“这里的‘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创新,而是包括产业优化升级、生态环境保护、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素优化组合、体制机制改革等在内的全面综合创新。”王海波说,三地必需协力打造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紧紧围绕中央的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在机制探索、产业协作和链条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创新平台建设迈出了新步伐。

“京津冀协同发展,应尽早跳出传统发展理念的窠臼,尽快走向‘创新驱动’,并奔向‘创新支撑’。”王海波表示,“当前,对于京津冀而言,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就是着力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协同创新的境界和水平。”

他建议,成立一个国家层面的协调机构,按照京津冀协同创新的目标定位,统筹布局创新平台,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利税分配改革为突破口,在京津冀试行存量不变、增量分成的财税体制,探索更加科学的利益分享机制,解决研发总部与生产基地分离、总部经济与异地纳税带来的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激发三地的积极性;构建协同创新示范园区,在管理体制上创新,并开辟新型的政策特区,以合理的机制设计使三地均能受益;协同推进资源整合,推出三地科技人才共同培养、使用和交流的政策举措;建立科技专家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和服务网,疏通京津冀创新人才、资金和成果之间的沟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