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务员热”到“当老板”——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投身创业潮

新华社成都3月15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吴晓颖 童方)“TBT”,Think Beyond Tradition(超越教条的思考)的缩写,这是格绒彭措为他的公司取的名字,恰巧也是他30多年人生道路的概括。

33岁的格绒彭措是80后大学生中的一员。对于他们来说,当时毕业后最为稳妥、理想的出路或许就是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或去企业做高管拿高薪。

2016年6月1日,“TBT”工作人员在公司过大人的“儿童节”

西南民族大学教务处处长乌尼乌且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一个家庭培养出一名大学生不容易,读书被赋予了较强的目的性,往往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在家长传统观念中,公务员是体面的差事,书读不下去、没有文化的才去做点小买卖。

与身边绝大多数同学不同,出身名校的格绒彭措大学毕业后,却选择了一条“另类”的道路。他放弃北京一家外企的高薪工作,来到成都和朋友合开了一家广告公司,当起了蓉漂“创客”。

最初他尝试着让父母理解自己的选择,告诉他们:“所从事的文化创意行业极具挑战和创造性,比当公务员有意思多了。”但无论怎么解释,父母还是对他的工作一知半解。

格绒彭措在广告公司和员工们开创意会

在格绒彭措的家乡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文化创意行业还是个新鲜事物。丹巴是一座背靠墨尔多山脉,以美人和半山藏寨而闻名的小县城,当地世代居住着以农业为生的嘉绒藏族,格绒彭措的爷爷就是嘉绒藏族人。儿时,他帮着年迈的爷爷种地、割草放牧,望着家乡山头的雪和空中的云,想象着在几百公里外的省会成都,那些雪和云应该是彩色而不是白色的。

受益于政府在四川藏区实施的免费教育政策,以及当地教学质量的提高,格绒彭措考入中央民族大学。他走出大山,开拓了视野,摆脱了沿着祖辈脚印牧马放牛或进城打工的命运。

“在北京的求学经历,让我清楚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这条路。”格绒彭措坦言,在创业初期也碰到缺人、缺钱各种问题,好在一路坚持下来,越走越顺畅了。半年前,他又在成都开了一家婚照摄影工作室,依旧取了一个另类的名字——“唯心主义”,许多新人称赞:这家店拍出了“爱情的味道”。

“唯心主义”婚照摄影工作室

在格绒彭措大学毕业十年后的今天,大学生创业不再被认为是“非典型成才路”。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的政策红利推动下,创新、创业成为时代最强音。在席卷而来的创业浪潮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择业观正在发生改变,选择“主动就业”“造饭碗”的比例正在提高。

西南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的六所委属高校之一,该校毕业生中创业人数逐年增加,去年达106人,西藏小伙珠扎就是其中一员。珠扎读大学时喜欢设计电脑程序,他敏锐捕捉到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趋势,借着这股东风大展拳脚,和同学组建了数字应用创新团队。

大三那年,珠扎带领团队凭借一款藏医藏药手机APP,在一场全国官方比赛中获奖,从此声名鹊起。之后,团队免费入驻成都高新青年大学生创业园,注册成立公司。

从研发智能藏文输入法软件,到建立藏汉双语交互服务平台,再到开发为藏区游客提供私人定制服务的手机APP, 珠扎公司的一项项产品瞄准市场空白,成功吸引到天使投资。在珠扎看来,创业不仅是他兴趣所在,还很有意义:通过所学的知识、技术解决藏族同胞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地方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在许多年轻人涌往大城市、为创业梦奋斗时,已过而立之年的藏族青年罗海斌在成都“漂”了几年后回到了家乡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吸引他回去的,不仅有对故土的眷恋,还有“掘金”的机会。

“安多房子咖啡客栈”

松潘县是黄龙-九寨沟两大风景名胜区的中继站,交通便利,有高速路、机场,游客络绎不绝。于是,首次创业失败的罗海斌,在家乡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他贷款近100万元,利用自己学过意大利咖啡调制的手艺,开了一家“安多房子咖啡客栈”。这虽不是松潘的第一家客栈,却是第一家专业的咖啡馆。

2014年客栈开张后,成为松潘古城人气最旺的地方之一。走进客栈,天花板上是吉祥八宝灯,墙上是羊头装饰,地上摆着欧式沙发,天井里挂着手绘布灯笼,吧台前弥漫着诱人的咖啡香气……人们在这里轻轻地说话、弹吉他、看书、发呆,直至深夜才到二楼的客房,做一个美梦。

“已还清了所有债务,还挣了一些钱。这些钱都没动,我打算今年再开一家客栈。”罗海斌说。(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从“公务员热”到“当老板”——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投身创业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