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实验学校:两年大跨越成就人民满意学校

3月8日,妇女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实验学校执行校长刘晓华的日程安排却是满满当当,上午先后来到西王佐村、西庄店村家长学校介绍学校今年各项重点工作,并向家长征询意见,下午马不停蹄地又来到魏各庄村面向村民家长进行宣讲。

推动家庭教育纳入王佐镇年终考核

谈及这样做的目的,刘校长介绍,初到学校家访的时候,有家长对她说,“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您别心急,我家里准备了好几百万将来给他买个门脸,他能生活。”刘晓华意识到因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当地农民家庭的生活并不贫困,甚至比较富足,过去传统的“小富即安”思想将对她的学生及其学校办学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想改变孩子,就必须先要改变他们的家庭。

因此,刘晓华带领学校教师走遍每一个学生家庭,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和生活生存情况,并对学生家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校还一改在校内设置家长学校的做法,独辟蹊径牵手镇政府创办了王佐镇家长学校,一个中心村一个分校,村支书担任学校校长,学校组织专人每年两次进村给家长讲课,同时给群众汇报学校的教学成果。学校还邀请村代表到学校参加活动,让他们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情况。

作为王佐镇人大代表,刘晓华还建议把家庭教育情况纳入各村绩效考核。目前,王佐镇将家庭教育纳入王佐镇各村年终考核体系的议案已经获得镇政府批准,今年王佐镇对各村年终考核将增加家庭教育的考核项目。新增考核内容包括村级家长学校开办、书香家庭建设、各村子弟在校成长情况、各村节假日组织学生活动情况等环节。

“学校在用心,家长也在用心,都是为了孩子,如果学校需要我们家长做什么,我们会全力配合学校的工作。”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实验学校学生何界兴的家长说。

教会学生种植9种农作物

据了解,学校地处丰台河西,是丰台区为数不多的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学生90%是农民子弟。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推进,农业用地逐步转化为城市用地,学生对基本的农业劳动已经没有了体会,不识农、不会农、不爱农,不尊重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现象日渐严重,农耕教育的缺失影响了这些农民子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对此,学校认真分析研究学校教育现状,结合农村校特点,开展了“学校要把农民子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大讨论,通过充分研讨,最终达成:农民的子弟首先要识农、爱农,做农耕文化的传人。学校还积极争取教委、王佐镇政府支持,利用地方资源,在学校附近开辟了十多亩学农基地,研究学农劳动实践课程,“学生在校学习的九年里,我们要教会学生种植9种农作物。”刘晓华自豪地告诉北京晨报记者。

聚焦核心素养深化学校课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吸收知识的主阵地,民大附中丰台实验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努力打造校本课程、书香校园建设、丰富社团活动等,带领学生在求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刘晓华介绍,学校着力于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研究,创建了“学农实践课程”“修身教育课程”“阅读课程”,形成了共美教育课程体系。尤其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13334”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变“课堂”为“学堂”,有效改变了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学校积极创建“书香校园”,形成了阅读生态环境,去年丰台区以学校为现场推进书香建设。

刘晓华介绍,2015年的3月8日,正是她到民族大学附中丰台实验学校上任的第一天,现在经过两年的努力,学校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在丰台区对全区中小学进行满意度测评中,民大附丰台实验学校连续两年学生家长满意度呈现上升趋势,从低于区平均值到远远高于区平均值,在2016年的测评中,小学部的满意度在全区排名第一,中学部位居前列,中考成绩也大幅度提升,学校优质学生比例增大,有的学生甚至考进了人大附、北京十二中、北京四中、民大附等优质高中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