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缩水,大学生仍需“补课”

昨天《北京晨报》报道,在监管重压下,校园贷业务平台数量急速下降。截至2月底,全国有74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比2015年少34家,且其中53家开始涉足白领等市场。

校园贷平台缩水,似乎意味着大学生身陷网贷漩涡的概率要小一些了,但笔者回想此前各家媒体包括本报的相关报道,仍觉得一口气不能就此放松。因为那些报道所暴露出的问题,显然不是严管网贷平台所能解决的。针对南京6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64.2%的大学生对银行借款利率不了解;清华大学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62.2%的大学生搞不清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受访南京大学生中,有24.8%认为“裸贷”行为正当合理;今年初吉林破获的一起特大校园贷诈骗案中,150多名涉案学生轻信“贷款不用还”……诸多案例中,不懂法律、三观不正的大学生数量令人惊讶。

应该说,网贷平台的缺陷能通过法治手段解决,高校管理亦可查漏补缺,大学生的“免疫力”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就算网贷平台规范了、高校管理到位了,大学生也不能一辈子呆在校园里,总有一天要走上社会。面对形形色色的新诱惑,如果连恶性校园贷的那些粗浅招数都破解不了,以后可咋整?

金融知识匮乏、法制观念淡薄、价值观念偏差,究其根源,这个“锅”不该全由高校来背,但作为大学生身份转向社会人的缓冲区,这些问题的后果开始在高校集中显现。高校如果能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在这方面多留意,多下功夫进行引导,应是能够起到一些防范作用的。但说真的,具备一定的金融和法律常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些本不该是进入大学之后才应补课的内容。尤其是,不少青少年早在大学以前就有了财商等教育欠缺的表现,比如盲目攀比、冲动消费等等。

德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曾提出,青年人应该至少掌握正确运用金钱的能力、处理物质欲望的能力、了解匮乏与金钱极限的能力,其核心是对自己负责,独立解决财富问题,这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至关重要。我们身边有一种天真的看法,以为一些知识和能力的缺乏,能在长大后或步入职场后自然补足,比如恋爱,比如生活自理,比如理财。好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师,注意到了提早进行财商、价值观等教育的重要性。但从校园贷乱象来看,情况还不太乐观。

或许,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我们将不再频繁听到大学生被网贷搞得焦头烂额的新闻,但也不能说明触发当初那些问题的隐患已不存在。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没有网贷也会有别的什么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放眼高校之外,难道社会人、职场人这方面的能力就比大学生强多少吗?报道中提到那53家平台开始把目光投向白领群体,这不能不令人生出隐忧。

(原标题:校园贷缩水,大学生仍需“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