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怎么看,怎么干-声音·观察-就业频道-中工网

“扶优扶需扶特扶新”,让院校差别化发展

根据《办法》,我国将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按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布局建设高校,引导和支持具备较强实力的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

“我呼吁,扶需扶特就应该往地方高校尤其是西部、东北的高校倾斜。”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表示,我国人才建设方面早有类似的倾斜政策,“我多次参加杰出青年科学家、长江学者的评审,这两类人才都有面向地方高校尤其是西部和东北高校的倾斜政策。”

前不久闭幕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教育界别的小组讨论会场里,几种声音形成交锋:好几位来自地方高校的政协委员提到:“中国90%以上的高校是地方高校,要控制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之间绝对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不少来自中央高校的委员则认为:“‘双一流’建设就应当是扶优工程。”当然,也有第三种声音存在:“所有的学校在‘双一流’建设的龙头牵引下,虽然绝对差距拉大了,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也会全面提高一个台阶。”

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说:“‘双一流’最终只能是少部分高校,各类高校要各自找准定位、获得发展,这样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

专家指出,要处理好“双一流”高校和其他普通高校的关系,“如果只有几所一流大学,那是平地上插几根旗杆,要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从‘平原’变成‘高原’,让‘旗杆’变成‘高峰’。”也有专家表示,学校要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带动整个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高办学水平,这才是核心。

“双一流”建设要重视大学精神的塑造

“双一流”评选在即,各大高校已不乏“抢帽子”的硝烟。何为“帽子”?就是具有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科学家、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名头”的高层次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双一流”建设,也是一场人才争夺战。

“如果‘双一流’建设仍然以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科学家、院士等高层次的人才数量为依据来排名,那么,人才抢夺大战在所难免。”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左东岭强调,“不能数‘帽子’,现在人才流动无序在于,根本就不考虑流动的这个人才是否对学科建设有实际意义,只是为了增加一顶‘帽子’。”

与个别人“向钱看”来说,更多人才的流动背后是迫于某种无奈。“我去年到甘肃、宁夏去了一趟,那里最大的问题是学科点少。人才想发展,却苦于没有发展空间。这些评上‘帽子’的人,在当地院校连博士生导师都当不上,除了走还能干什么?”左东岭举例说。

有专家担忧,有些大学把“双一流”建设简单化为一些数字指标的目标达成,甚至不惜重金四处“挖人”,这是要不得的,“因此,‘双一流’建设要重视大学精神和文化的塑造,如果没有适宜的文化氛围,当其他地方有更优越的条件时,这些人才可能随时离去,数字指标也随之而去。”

《办法》对此提出应对之策:“双一流”建设将在充分利用国内外第三方评价结果基础上,形成对高校的多元客观评价,不再单独组织申报,避免突击整合、互相挖角等无序竞争、恶性竞争。

“高等人才的合理流动,也是对高校资源的合理利用。”何友认为。在这方面,还有专家建议,和人才事先签订合同,等到合同到期,人才方可以再次选择,从而保证合约期内人才和用人单位的稳定性。(张烁)

1

2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