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务风采 | 用心服务每一位同学——记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务办张京卉老师

● ● ●

我们身边的清华人

优秀教务员

风采

她(他),可能对院系每一位研究生同学的名字如数家珍。

她(他),或许是你入学报到甚至报名考试时遇见的第一个人。

她(他),恐怕也是你在研究生学习生活遇到困难时想到求助的那个人。

她(他)是研究生教学教务的多面手,她是研究生管理规定的活字典。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她(他)是研究生教育管理岗位上坚守的营盘,默默无闻的倾注心血。

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她(他)做着看似平凡的工作,却是保障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必不可少的那一环。

对,你知道我说的是谁——研究生教务老师。接下来,小编带你走近她(他)们中的几位,感受“平凡中的坚守,岗位上的奉献”。

张京卉

负责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获得2016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荣誉奖。

耐 心

用心、贴心

材料学院的每一位研究生同学,总是能在进入清华园的第一天见到张老师。在学院迎新的现场,耐心细致是张老师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记得报到那天来得很晚,仓促间忘了带毕业证和学位证复印件,非常担心会耽误正常报到,张老师安慰我可以马上去补复印,并在系馆等我等到了晚上六点,交上复印件她才走,”小张同学对这件事仍然记忆犹新。其实不仅是他,许多同学都在迎新时受到过张老师默默的帮助,这让第一次踏入清华校园的同学们能很快融入新的大家庭,感受到学院的温暖。

不仅仅是迎新,在同学们日常学习和科研工作中,张老师也是一贯严谨细致地帮我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我们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在材料学院遇到任何问题,无论是科研、学习、还是生活,大家都会想到逸夫技科楼3203室,这里的门始终向每一位学生敞开,同学们能畅所欲言地和张老师展开沟通和交流,并收获老师最悉心的帮助和指导。有位留学生同学的info密码被锁定,该同学又不会讲汉语,张老师仍耐心的帮他操作电脑系统,并亲自带他到网络信息中心重置密码,使他成功克服了语言障碍,学会了清华网络系统的使用,这得到了留学生同学的连连称赞。

“教务无小事”

材料学院拥有近600名在校研究生,研究生的教务管理工作不仅涉及人员范围很大,而且环节众多,研究生的招生、入学、培养、毕业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务管理。学院每位同学在保研和考研复试的现场都会看到张老师忙碌的身影,同学们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都发自张老师之手,张老师已经成为了许多同学来到清华最早认识的老师。在入校后,张老师会时刻掌握着每一位学生的培养情况,确保每个人都能按时完成培养计划,从而尽量按时毕业。不管是学位课程学分未修满,还是学术活动参加不及时,张老师总是能及时用邮件和电话通知到每一个同学。在博资考、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等重要时间节点,张老师总能做到无一遗漏,让每个同学都能按时完成每个培养环节。现在每年都有4次研究生毕业机会,从答辩、毕业到离校,每个环节都需要老师的仔细核对和信息录入,这些工作看似平常,实则十分复杂和繁琐,稍有疏忽就可能对同学的毕业造成一定影响,张老师辛勤付出了二十余载,保证了每个同学的信息正确,成功实现了零失误。

当谈及毕业工作时,张老师说:“教务无小事,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业进程,同学们开心顺利地走完毕业的每一个流程,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肯定。”许多同学都表示,在清华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老师之一就是张老师。如果没有张老师的耐心指导和事无巨细的提醒协助,同学们很难不遗漏某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张老师已经成为同学们最坚实、最稳固的后盾,引领和照亮了每一个同学的学业之路。

“我只不过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

如今,张京卉老师已经为学院的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了26个年头,带着对张老师无比的崇敬和感恩之情,我们到学院办公室去采访了她。没想到,张老师却说:“我只不过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没什么需要过多描述的。”张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谦虚和低调,然而她为学院每一届每一位研究生做过的事,已经在每个同学心中树立起了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看着一届届的研究生顺利度过‘痛并快乐着’的博士科研生涯,我非常欣慰,期待他们能早日成为栋梁之才!也希望在校的研究生同学,能够尽早规划好自己的学业和科研,并且要行胜于言,不管是实验进程还是文章发表,都要早点行动,才能稳稳当当的走过这硕士博士的三到五年”,张老师惦记的还是每个学生的顺利成长。说完这些,张老师就又投入到了忙碌的工作中,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只能默默的祝福,衷心祝愿张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张老师,您辛苦啦!

供稿:清华大学材料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