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结合”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
在3月1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教育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时,专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不高”的“老大难”问题作了深刻剖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对此,他特别强调要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引领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以“四个结合”( 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育德与育心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来打一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切实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不够的问题,从而真正能够为高校大学生的成长助力、加油、美容。
这是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的科学把脉诊断,切中了问题的要害,摸准了真正的病根,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前瞻思考谋划,把握了内在的规律,开出了有效的药方,有力彰显了攻坚克难的勇气;更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庄严政治动员,指明了行动的方向,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由衷表达了凝心聚力的期待。
不可否认,亲和力缺失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亟待补齐的一块短板。那么到底何谓亲和力?究竟如何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亲和力最早属于化学领域的一个概念,是指一种原子与另外一种原子之间的关联特性,后来被广泛运用于人际关系领域,特指一种使人容易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阈来看,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足够的内生力量,能够让青年大学生由远而近、乐于接触,从“入眼”“悦耳”到“合意”“ 走心”,那么,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亲和力。
亲和力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亲和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之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生力量,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逻辑生成基点,有没有亲和力、有什么样的亲和力、有多大的亲和力,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新的形势下,面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问题、新任务、新要求,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和重视都不为过,关键是我们要正确地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内涵。
从概念本身来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并不是一个单一性的概念,而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其中既要有适应时代需要、反映发展成果、符合内在机理、充满思想养分、能够滋养学生成长的新优“配方”,也要有体现现代文明、展示特色优势、实现整体优化、彰显实践智慧、能够启迪学生思维的精致“工艺”,还要有集聚审美情趣、富含文化元素、运用最新技术、契合个性表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时尚“包装”。
从产生本源上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并不是完全来自思想政治理论课单方面的力量释放,而是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方与接受方良性互动的力量共振,不能离开更不能刻意回避大学生应有的思想认知、合理的内在需求和自觉的道德追求,而寄希望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以与生俱来的、由内而外的所谓亲和力来亲近学生、吸引学生、赢得学生,进而影响、改变和引领学生,这实际上很不恰当、也很不现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真正需要的是供给方和接受方相向而行、双向发力。
众所周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内在要求,更是回应全社会强烈呼声和大学生美好期待的现实要求,理所当然成为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最值得担当的政治使命、最需要投入的研究领域、最体现价值的事业追求。那么,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呢?这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着眼于长远,统筹谋划、系统推进,牢牢地把握“四个结合”。
一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根本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使命决定了它必须旗帜鲜明地讲好、讲清、讲透我们党的基本理论,不讲、少讲、乱讲我们党的基本理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点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必须坚定不移。一种理论要真正让人亲近并且赢得人心,不仅仅要以严密的逻辑和深刻的观点来说服人,更重要的是要用实践的效度和切身的体悟来征服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其他理论相比较,一个最鲜明的特质就在于它是来自于实践,并能够指导当代中国的实践。一个最经典的范例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下,曾经长期遭受苦难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用了90多年的奋斗就成功地实现了“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自信起来”的夙愿,只用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就基本赶上了资本主义国家历经300多年才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而不可复制的奇迹,实践证明,我们党的基本理论是完全正确、真正靠谱、切实可用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的理论本身并没有问题,而最大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在于它与大学生心中的“实践”之间没有很好地对接和结合。一方面,相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个宏大的实践,青年大学生更了解、更看重自身的生活和成长这个小微的实践,那么,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能够用党的基本理论去解释国家和社会层面的实践命题,也要能够用党的基本理论来解释大学生个人层面的实践命题。另一方面,相对于“为什么、是什么”等机理性问题,青年大学生更关切、更专注“做什么、怎么做”等操作性问题,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对青年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既要能够给出合情合理的解释性答案,也要能够开出可鉴可用的解决性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让青年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找到存在感、获得感,进而产生亲近感和愉悦感。
二是育德与育心相结合。这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内在要求。与其他的通识性课、专业性课程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一个自己独特的要求,它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基点但不拘泥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是在这个基础上追求更高远的目标,即政治立场的确立、理想信仰的培植,换句话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高价值和旨趣不在于“授人以鱼”或“授人以渔”,而在于传道铸魂、立德立本,这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而且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从人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来看,每个人都有自由建构自身观念系统的内在冲动,对来自外界的思想教化很容易产生抵触和排斥,因而人们常说做人的思想工作是最难做的。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生因为社会经验不足、生活阅历不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正确的认知,因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认识不到位、理解有偏差,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突破大学生的认识壁垒和情感障碍,做到让大学生接受、认同并产生共鸣,就必须触及大学生的灵魂、触动大学生的心灵。一方面,要以育德为先。对于大学生来说,立德是第一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遵循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强烈的文化自觉自信来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确立向上向善的道德追求,最终找到安身立命之本和人生价值的最高支撑点。另一方面,要以育心为重。对于大学生来说,修心是最实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主动对接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从多学科、多视角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厚资源,不断培育大学生的健康心理、良好心态、抗压能力和情绪自控能力,在他们心灵深处筑起一座坚实而稳固的承重墙。从某种意义上讲,育德强调的是德性的教化,相对比较抽象,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往往体现高大上;育心注重的是心性的感化,相对更为具体,具有明显的即时性,最能实现接地气。两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升的双核驱动,共同涵养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终生幸福所必需的“精气神”。
三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这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重要支点。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环境、载体、手段不断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战场正在发生位移,出现了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的趋向。无论从全社会的期待和大学生的需求来看,还是从课堂的能量供给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来看,光靠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有限空间,光靠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课堂上单兵作战,显然不足以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向纵深发展,更难以完全释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不容忽视的,目前在一部分专业性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特殊院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被人为地“边缘化”“ 孤岛化”甚至“妖魔化”,不仅仅学生“另眼相待” “等闲视之”,抱着“无所谓”“熬时间”的心态进入课堂,而且有的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怀有排斥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宣传的理论不以为然,甚至以自身的狭隘经验和片面理解引导学生如何去应付思政课、学好专业课,这在无形当中助长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非理性态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正面效果。面对来自系统内外的新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升自身的亲和力,必须拓宽视野、放大格局,构筑好课内与课外相互融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两个战略支点。一方面,要打造高效精彩的思政课堂。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并不是不要讲大道理,更不是要用那些“花花绿绿”“娱乐至上”“哗众取宠”的东西来取代理论讲授,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来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首要的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精准把握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成长特征,主动对接大学生的现实关切和理论诉求,尽可能用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案例、话语体系和呈现方式,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道理讲清楚、讲透彻、讲鲜活;与此同时对授课方式进行创新,打破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方式,充分借鉴“微信朋友圈”的话语表达机制,通过提供背景材料、提炼公共话题和设置问题链,引导大学生参与讨论、大胆表达、形成共识,把课堂上的教师“独唱”转变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对唱”和“大合唱”。另一方面,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不能固守传统课堂只搞“自娱自乐”“ 体内循环”,应该积极打通对外出口和通道,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链接和贯通,把大学生自主创造出来的充满着新鲜空气、透露着青春活力、闪耀着时尚光彩的校园文化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系统中来,从而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单调、刻板、枯燥、乏味等形象,更重要的是给大学生搭建起一座思想交流的立交桥,使大学生能够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的所思、所悟、所感、所惑,走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面对面、心与心的互动、交流、对话,在文化的浸泡和活动的共享中对理论进行再咀嚼、再反思、再体悟,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转识成智的升华。
四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这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突破路径。伴随着信息化的浪潮,我国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作为一种创新理念和创新模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并日渐成为新一代青年大学生的常态化生活范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究竟该如何面对“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慕课”纷纷抢滩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域,一些重点大学在国家级“慕课”平台“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上推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既“叫座”又“叫好”,展现了其非同一般的亲和力。这实际上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当前已无需再纠结有没有必要实施“互联网+”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实施“互联网+”,是被互联网 “+”,还是 “+”互联网?对此,我们应该坚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本位,积极引入互联网的创新力量,通过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和高度集成,打造 “思想政治理论课+互联网”的新模式、新机制、新平台。这在客观上需要我们始终坚持以大学生为中心,从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下功夫、求突破。一方面,抓好线上服务,充分运用好信息化手段和网络平台,建立红色微博、微信平台和主题教育网站,开发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APP,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团学干部及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协同,打造新时期的红色网军,通过原创或选编相结合,定期向大学生推送具有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可读性、互动性的精彩故事、经典案例、精品短文、观点分享、时政信息,源源不断地向大学生输送正确、健康而且易于消化的思想营养。另一方面,拓展线下空间,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机制创新为手段,用足、用好、用活、用新课程考试与成绩评定这根“指挥棒”,构建适应学生心理需求、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引领学生健康发展的多元化、立体式、发展性考试评价制度,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奖励和表彰制度,组织开展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思政学科系列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从而助推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阳光空间中不断走向自觉自信自强。
(作者胡艺华系武汉音乐学院思想政治课部副主任、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